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提出,丝绸之路,代指“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之路”,其后德国历史学家郝尔曼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  相似文献   

2.
日本主要媒体早期顾忌美国态度,对"一带一路"倡议多从中美关系等角度进行报道和评论。随着对"一带一路"倡议开放性与包容性,以及对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合理性与必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日本媒体开始积极关注报道"一带一路"倡议与相关实践,并通过专题节目等形式介绍日本政要的外交实践,针对青少年进行讲解宣传。虽然部分传统报刊对"一带一路"的报道显示出一定程度的消极、戒备心理,但各媒体对中日基于国际标准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前景给予肯定和期待。今后,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日传播应挖掘中日间经贸合作的成果,在第三方市场加强合作并加大对成功案例的传播力度,增进互信。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日报》是境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英文报纸,也是国际受众解读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重要信息来源。"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涉外项目,是媒体对外传播的重要议题。本文以《中国日报》2013年至2019年"一带一路"报道为样本,探讨媒体参与国家战略传播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外大传播》2016,(10):10-10
古丝绸之路曾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唱响了各国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主旋律,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带一路”倡议把目光再次投向丝绸之路,唤起了大家对古丝绸之路的共同历史记忆,更凝聚了世界对新丝绸之路的时代畅想。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是中国国家安全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是去年中央工作重要部署,也是中央确定的未来六大经济任务之一,受到世界广泛关注,对推进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促进沿边地区经贸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推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战略安全和周边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建设如历史长卷徐徐展开,展现着人类社会向上的积极活力。尽管当今世界环境纷繁复杂,国际问题频繁多发,但人们向往和平发展的初心不会改变,中华民族追求和平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创造和平发展的信心不会改变。中国共产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意在打造以经济为主的多维度、大范围的合作发展平台,引领世界人民共创和谐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有句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往实里说,是要做好充足的物质准备工作;往虚里说,是相关配套工作的必要性和超前性。"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倡议的一个全球行动计划,它的推行实施自然离不开舆论的宣传。媒体在这个全球伙伴计划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不亚于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不亚于公路、铁路的开通;不亚于互联网、电网、油气管网的互通。它是"民心相通"的润滑剂和桥梁;它是"政策沟通"的助推剂和通道;它是"设施联  相似文献   

8.
<正>自中国国家领导人正式提出中国将与周边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后,"一带一路"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国将通过投入巨额资金来推动沿线铁路、公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这一宏大国家战略,不仅实施细节牵动着外媒的神经,而且,其背后反映出的大国博弈及中国的战略意图,更是外媒热衷于分析的对象。巧妙运用国际关系在各大外媒网站检索"一带一路"这一关键字时不难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习近平主席向世界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努力把中国的发展与沿线各国的发展对接起来,让沿线各国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得助力。3年来,中国各省区市也把各自的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对接,积极推动新一轮的开放发展。陕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  相似文献   

10.
正俄罗斯是"一带一路"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中欧班列、冰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等设想的实现都离不开俄罗斯的支持,但在2013年9月,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时,莫斯科方面略显疑虑。克里姆林宫原计划通过"欧亚经济联盟"的构想以俄罗斯为首整合苏联时期的战略空间,因此担心与中国的宏伟倡议发生竞争。但乌克兰危机后,面对内外压力,经过最初的犹疑,俄罗斯于2015年3月加入了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同年5月,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在莫斯科会晤,共同承诺要将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和中国主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随后普京在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引发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随着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该倡议又一次引发热议。"一带一路"贯穿欧亚非大陆,覆盖全球超64%的人口和30%的GDP,其国际传播的良好效果是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塑造中国国际友好形象的机会。媒体报道在"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属性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当媒体给予议题某一属  相似文献   

12.
在发展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现代化“一带一路”应该如何有效进行的计划,得到了沿线国家的认可。而“一带一路”的合理建设不仅可以加快我国文化输出速度,同时还能够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中国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一次十分重要的挑战和机遇。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提出者、推动者,需要时刻注重自己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言行举止,做好文化的良性交流。因此,该文将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媒体推动文化交流的作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吴明海 《文化学刊》2015,(3):175-176
儒家伦理与商业精神并行不悖,孔子精神与丝路精神息息相通,建议"一带一路"的新丝路沿线系列布点孔子学院,这对保持沿线多元文化生态平衡以及人们跨文化沟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为亚欧非3个大陆开启了广阔的合作前景,得到了沿线各国的高度认同。3年来,合作成果颇丰,如新亚欧大陆桥、中巴、孟中印缅等经济走廊建设正蓬勃开展;中印尼高铁合作、中非合作等合作样板获得国际认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资金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5.
正早在2100多年前,汉代使者和商人从长安出发,伴随着东来西往的阵阵驼铃,拉开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序幕,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从此"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东西方文明相互交织、包容互鉴,演绎出世界文明史上令人惊叹的丝路传奇。"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来,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响应。用行动加入朋友圈,成为许多国家的选择。用行动为中国方案"点赞",也成为潮流。在这个朋友圈里,中国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该战略在赢得不少国外媒体高度赞誉的同时,也招致了不少误解和质疑。那么,如何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对外传播中,消除国际误解,寻求国际共识?本文在全面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面临的国际舆论形势和话语困境的基础上,对影响对外传播的制约因素及提升对外宣传实效性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思考,以期为构建与中国大国地位相称的对外话语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通识教育已成为高校改革与创新的重点区域。本文通过发掘高校通识课程教育与小规模开放性课程(SPOC)的融合方式,探讨了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通识课教学流程和构建区域性通识课教育平台的可行性,以及"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SPOC式通识课程教学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3月18日来自英国的克里斯托弗·谢伊在河南省郑州市一家办公用品生产企业任销售总监,公司80%的产品出口欧洲。最近他注意到,一些欧洲客户陆续将仓库转移到了郑州。"郑州的仓库比欧洲便宜很多,加上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资源,未来可能成为欧洲企业的一个生产和配送中心。"谢伊说。这一变化得益于郑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营及其分拨配送体系的完善。以前,河南的货物出口欧洲走水路,要先运到东部港口青岛或连云港再海运,历时约30天,且行程易受天气影响而不够稳定。2013年7月郑欧班列开通,从郑州到汉  相似文献   

19.
正"海丝之路"塑造了城市精神受访者: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结华Wang Jiehua, Director of Ningbo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Research Institute宁波是一座向海而生、因海而兴的港口城市。宁波的文明发展史、城市建设史,实际上是一部海洋开发史、海丝之路拓展史。早在距今八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远古先民已经开始了对海洋的原始开发;距今七千年左右,这里产生了著名的河姆渡文化,出现了早期的舟船系泊点;距今两千多年前,这里出现了第一座港口城市——句章,为后来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经营欧亚大舞台,世界大格局。“一带一路”全名“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21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