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中物理课本中叙述晶体导热各向异性,是举这样一个实验来说明的:在云母片上涂上很薄一层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的针尖接触云母片,接触点周围的石蜡就熔化了,而熔化了的石蜡成椭圆形,这表明云母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导热性是不同的(见甲种本第二册73页)。首先,必须指出,作为热源的钢针一定要接触云母片不涂蜡的一面,熔化了的石蜡是成圆形的。甲种本上没有写明钢针接触云母片涂蜡层的反面,这是一个疏忽。而乙种本、大学教材上[如《热学》(李椿等编)]都写明钢针接触云母片的反面。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课本[人教版(必修加选修)]中叙述晶体导热各向异性,是举这样一个实验来说明的:在云母片上涂上很薄一层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的针尖接触云母片,接触点周围的石蜡就熔化了,而熔化了的石蜡成椭圆形,这表明云母晶体在不同方向导热性是不同的.首先.必须指出,作为热源的钢针一定要接触云母片不涂蜡的一面.课本上此处没有加以说明,这是一个疏忽.而大学教材[如<热学>]都写明钢针接触云母片涂蜡层的反面.  相似文献   

3.
巧改实验     
上《正电和负电》一课时,我将书上实验中的橡胶棒换为气球和塑料笔,毛皮换成自己的头发穴应干燥洁净雪。气球和塑料笔比橡胶棒轻许多,悬在空中,只需少量电荷,就能观察到明显变化,避免了由于毛皮受潮和橡胶棒过重造成的实验效果不理想。在观察带同种电的物体互相排斥和带异种电的物体互相吸引时,气球和塑料笔被“推”去“吸”来,随意转圈,效果明显,学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在《电热切割机》一课中,用学具袋中的电热丝,效果并不满意。我想到了用电烙铁中的电热丝,到小五金店去买了几个电烙铁芯,价格很便宜,拆开后将里面的电热丝分成小段,分发…  相似文献   

4.
高中物理课本[人教版(必修加选修)]中叙述晶体导热各向异性,是举这样一个实验来说明的:在云母片上涂上很薄一层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的针尖接触云母片,接触点周围的石蜡就熔化了,而熔化了的石蜡成椭圆形,这表明云母晶体在不同方向导热性是不同的。首先,必须指出,作为热源的钢针一定要接触云母片不涂蜡的一面。课本上此处没有加以说明,这是一个疏忽。而大学教材[如《热学》]都写明钢针接触云母片涂蜡层的反面。  相似文献   

5.
李湘林 《化学教学》2001,(11):12-12
由于电烙铁能长时间保持反应所需温度 ,故能使某些实验的演示效果彻底改观。现介绍如下两则应用实例 :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演示试验 :器材 :2 5瓦内热式电烙铁一把 ,单孔橡皮塞 (孔径要大 ,以能与电烙铁接线座圆台及管口紧密配合为宜 ) ,具支试管一支 (2 0× 2 0 0毫米 ) ,洗气装置 (内盛澄清石灰水 ) ,酒精灯 ,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操作过程 :检查气密性后 ,往试管内小心地加入2毫升浓硫酸 ,(勿沾在管壁上 ) ,取下电烙铁 (事先用旧的细砂布将烙铁头打磨光亮 )向学生展示 ,再通电加热 ,并让学生观察烙铁头表面氧化过程 ,直至完全变黑。…  相似文献   

6.
现行高一物理(必修)教材第七章“晶体和非晶体”一节,安排了云母与玻璃片导热性的实验。介绍用钢针接触涂有石蜡的云母和玻璃片,在教学中该实验很难取得成功。我经多次实验和分析发现是材料有问题:一是玻璃片太厚(一般常用的2~3mm);其次是“钢针”太细。我针  相似文献   

7.
初中教材[实验812]对于“浓硫酸稀释放热”是用手去触摸烧杯外壁来感知温度变化的,而在课堂上能触摸感知的学生面是有限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用下列装置来显示“浓硫酸稀释放热”的实验效果。1 用熔化的石蜡将盛水烧杯的底部粘在小木板上,再沿烧杯壁缓缓倒入浓硫酸并不断图1 用玻璃棒搅拌(见图1)。因浓硫酸稀释放热使石蜡又熔化,再拿起烧杯时,则可见烧杯与木板分离。因为石蜡受热熔化是生活常识,因此也培养了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事物变化本质的思维能力。图2 2 如图2所示。未加入浓硫酸时,小试管内澄清石灰水无变化。当缓慢…  相似文献   

8.
《科学课》1986,(3)
一教学《磁铁》一课,由于学校教具有限,无法做到实验时学生人人动手。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制作小组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小磁铁。同学们把准备好的钢针、曲形别针放在永久磁铁上,顺着一个方向摩擦。过了一会,钢针和曲形别针都磁化了。半个小时的  相似文献   

9.
左昌福 《新课程研究》2009,(11):148-148,150
新课程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主要任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是人们在不断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用对实验的观察来推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用有目的的思维去指导学生观察,促进学生形成一个正确思路,去研究化学实验,做好演示实验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做好演示实验必须首先设计好演示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探索了以下几种富有特色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0.
张丽英 《物理教师》2003,24(9):24-24
“布朗运动”是“分子热运动”一节的一个重点内容,只有做好“布朗运动”的演示实验,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的热运动。这个演示实验照课本上的方法做,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作了改进。 我们用教学用书上的方法调节好显微镜,并且观察到布朗运动的现象后,把目镜取出,用显微投影仪,把信号输到电视机屏幕上或者专用投影银幕上观察,  相似文献   

11.
在自然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许多与课本中不同的观点和做法,这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并引导他们去通过实验和观察,验证他们的观点和做法是否成立。 《热传导》课的一个实验,按课本的表述应先把实验用的材料放在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去摸一摸这些物体露在外面的一端,看看哪些变热了?哪些不太热?在指导学生做这个实验时,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能不能把上述实验用的材料先不放进热水中,而是先去摸一摸它们的温度,然后再按课文中的要求去实验?我当即赞同这一观点,放手让他们去实验。学生发现不锈钢汤  相似文献   

12.
[实验准备]1.将12克无水三氯化铝置于蒸发器里,用小火烘炒后,置于研缽里研碎。2.将4克固体石蜡切成小块后与上面制得的三氯化铝粉末拌匀。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对低年级学生要求会用眼辨别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用耳辨别物体的声音,用鼻辨别物体的气味,用舌辨别物体的味道,用手辨别物体的冷热软硬、粗糙光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落实上述要求,尤其是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我们的做法是: 边观察边分析。把观察与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总体上对观察对象有一个鲜明完整的印象,再引导学生把整体分成若干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进行更细致地观察。在观察实验中去发现、思考、探索、总结  相似文献   

14.
纸锅烧水     
纸做的锅能烧水?这也是真的吗?在破解"纸锅烧水"这个科学谜题之前,得先问问你做没做上一次的"水面浮针"的实验。好,既然你已经做了"水面浮针"的实验,并且仔细观察了实验现象,就让我来告诉你钢针浮在水面上的道理吧。如果你仔细观察了,肯定会注意到,钢针本身并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磁场演示实验可见度小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用自制的磁场投影片辅助教学,效果很好。现将投影片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1 制作用具有药膜的透明胶片、条形磁体(碲形磁体)、铁屑、石蜡、筛子、玻璃板、透明水彩、炭素笔、酒精灯等。2 制作程序a.铁屑的加工:用筛子将铁屑筛选得细铁屑,把石蜡碎片与铁屑混合,使石蜡小微粒均匀粘在细铁屑上。b.实验:把透明胶片放在玻璃板上,使药膜面向上。在药膜面上均匀撒一些粘上石蜡小微粒的细铁屑,然后把玻璃板放在条形磁体(或碲形磁体)上,轻敲玻璃板。当细铁屑在磁场中…  相似文献   

16.
一、在研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物理性质时,书上有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在云母片和玻璃板上均匀涂上石蜡,用烧红的针尖去接触带有蜡一面的云母片和玻璃板,从而得到云母片上熔化的蜡形状为椭圆形,玻璃板上为圆形,但是椭圆和圆都非常小,学生看不到,演示效果差,我在教学中作了改进。用小钢珠代替针尖,具体做法如下:在云母片和玻璃板上均匀涂上石蜡,用烧红的小钢珠(直径3~5毫米左右)去接触云母片和玻璃板没有涂蜡的一面,等蜡凝固后,放在幻灯机上打到屏上,全班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云母片上熔化的蜡为椭圆形,玻璃板上熔化的蜡为圆形,从而得到晶体表现为各向异性,非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一物理“晶体和非晶体”这一节中,需要做云母片和玻璃片的导热性能实验。课本上的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在云母片和玻璃片上涂一层薄而匀的石蜡,操作麻烦,很难做到“薄而匀”:(2)用烧热的钢针做热源,由于散热和接触面小、形成的蜡斑很小,几乎看不出明显的蜡斑:(3)用手操作演示,得到的蜡斑形状极不规则(不是椭圆形和圆形);(4)石蜡、云母片和玻璃片三者的颜色差不多,形成的蜡斑和背景间的对比度小,蜡斑不明显。针对以上缺陷,笔者作了如下的改进。  相似文献   

18.
教你一招     
电烙铁加照明灯 有时,使用电烙铁时的环境亮度不够,可在电烙铁手柄上加一只微型照明灯,这将大大方便焊接。方法是:用手电筒聚光灯泡(2.2V)串接在电烙铁电热丝上,聚光灯泡可装在手柄外部。安装时应注意绝缘,串联小灯泡的工作电流应与电烙铁芯的工作电流相近(20W或  相似文献   

19.
.实验材料。两只易拉罐(其中一个直径略小)半透明薄膜、橡皮筋、黑漆、钢针、蜡烛、火柴。b.装置制作。将直径较大的易拉罐去掉上部,直径较小的易拉罐去掉两头,然后将两罐内壁用黑漆涂黑,用钢针在直径较大的易拉罐底部打一小孔,把半透明膜用橡皮筋固定在直径较小...  相似文献   

20.
将一把20瓦的外热式电烙铁平放于桌子上,把两根火柴头朝上搭放在烙铁的紫铜头上(火柴头要与烙铁头接触,烙铁头要洁净无锈),两个火柴头相距20毫米,如图1所示,给电烙铁通电,过2分钟时,靠近烙铁芯的那根火柴首先冒烟着火;再过30秒钟,远离烙铁芯那根火柴也燃烧起来,表明了热是从物体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