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化学试题中常见到一类涉及多步反应的例子。如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铝溶液混和;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二氧化氮和氧气混和后倒置于水中等。这类试题要判断生成物的成分和可能剩余的反应物,难度较大。我不满足按一般的将反应进行分步讨论的方法讲解,而是尝试从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配平角度来分析问题,试题讲解  相似文献   

2.
一、分别配制硫酸铜和重铬酸钾的饱和溶液,并以硫酸铜和重铬酸钾溶液2:1的体积比混和(1:1混和实验效果也很好)。根据U形管的大小,取适量混和溶液注入U形管内。  相似文献   

3.
在教材中制备一氧化氮的实验是在试管中进行的,生成的NO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往往得不到纯净的无色的NO气体。氮的氧化物的逸出还将造成大气污染。如将实验进行如下改进,可彻底解决这一问题。1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1所示,在U形管中装满稀硝酸,将一束铜丝绑在胶塞上,并在胶塞上装上一个装满空气的分液漏斗。U形管的右边装上一个带长颈漏斗的胶塞。实验之前,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带有铜丝的胶塞塞住U形管的左端,这时铜丝将与稀硝酸接触,反应开始进行,在U形管的左端将看到无色气体产生,U形管右端的液面…  相似文献   

4.
一、实验原理 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代替空气或氧气气源,用吸附了氨的木炭代替氨气气源。 将高锰酸钾和木炭共装在一试管中,在受热的条件下,混和气体通过催化剂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相似文献   

5.
1问题提出在一次探究教学的活动中,为了制得干燥的二氧化氮气体,把二氧化氮通入浓硫酸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个异常现象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红棕色的二氧化氮通过浓硫酸后,红棕色消失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二氧化氮哪里去了?二氧化氮制备过程及其现象如下表:  相似文献   

6.
氢氧混和气体爆炸方法探讨娄善平(山东省临沂师专化学系九二级)氢气中混有一定量的氧气,在点燃时则会发生爆炸。初中化学课本(全一册)为了验证这一性质,通过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在空气中通入上方留有小孔(通氢气时用手指或棉球堵住小孔)的纸筒中,然后在小筒上...  相似文献   

7.
一题多变提高能力宝鸡市姜谭联立高级中学安万众西安市六中张掖媛高中化学教材(必修)第一册第197面第10题为:把10mL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在水槽的盛满水的量筒里,片刻以后,量筒里留下5mL气体。计算通入的混合气体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相似文献   

8.
对化学计算题进行分析归类,同一类型的题目,可用同一种思维方法去解,这就是“多题一法”。比如,有关气体反应体积的变化这一类题目的计算,我们可以采用“顺序推理”的方法来求解。就是研究开始反应的体积、反应中变化的体积、反应后的体积,然后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反应中,增加体积为“ ”,减少体积为“-”,反应后的体积是开始体积和变化体积的代数和。例1 把15毫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在水槽的盛满水的量筒里,经过一段时间,量筒里剩下8毫升气体。试计算原混和气体中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各几毫升?  相似文献   

9.
根据混和气体在反应前后体积的变化,推算其体积组成,转化率等,在中学化学计算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也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难以掌握。然而用气体体积差来解答此类题,却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的结果。现举三例,以体积差求解。 [例一]把10毫升NO和NO_2的混和气体,通入倒立在水槽的盛满水的量筒里,片刻以后,量筒里留下5毫升气体。计算通入的混和气体里,NO和NO_2各占几毫升? 解:设NO_2为x毫升,则NO为(10-x)毫升,并设在此条件下1摩尔的任何气体占有V毫升。  相似文献   

10.
1将少量杂质转化成原纯物质1·1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将混和气体通入盛适量CuO的试管内,然后加热CuO,即将杂质CO化为原纯物质CO2和易分离的Cu单质,反应式为:CuO CO△Cu CO2此实验应注意:这少量的CO能否将混和气体在O2中用点燃的方法除去?分析讨论,回答不能,原因是:混和气体中  相似文献   

11.
1.洗手池的排水管仔细观察一下洗手池的排水管(如图1所示),就会发现排水管不是竖直地通入地下,而是弯曲的U形管.U形管实际上是一个连通器.当洗手池中的水排完后,在U形管的AB部分总会有一段水柱,其作用是防止下水道中的臭气通过排水管进入室内.在U形管的下部留有孔,平时用螺栓塞住,可防止杂物通过排水管进入下水道.通过这个孔可以清理U形管中沉积的杂物.  相似文献   

12.
压力锅是一种家庭常用的炊具,由于它的密封性良好,可用来做很多物理实验。下面就介绍一种用压力锅组成的多功能实验装置,供同行参考。1 实验装置用一根较长的橡皮管将压力锅的排气孔与三通管相连通,再用一节短橡皮管与微小压强计的U形玻璃管相连通。在U形管内注入红色水,待两管液面相平后用橡皮帽将三通管的第三个管口套住,如图1所示。2 实验方法a.气体的热膨胀。 用双手按在压力锅的锅盖上,由于手的温度比压力锅锅体温度高,立刻会看到与压力锅相连的U形管的一端液面下降,另一开口管的液面上升,说明气体的体积增大,这表明气体的温度升…  相似文献   

13.
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学生实验中的铜和稀硝酸反应,按课本上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因烧瓶内空间大,空气多,生成的一氧化氮易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所以在烧瓶内看到的是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而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学生难以相信是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的,而易误解为是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的,易与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现象产物混淆。经改变反应装置和实验方法,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1实验装置将原实验装置中的圆底烧瓶改为小试管(以下简称试管)。2实验操作把试管配上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检查装置气密性。在试管里…  相似文献   

14.
一、实验装置:(图示药品为反应开始前的情况。) 二、实验原理利用铜片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在 U 形管中被蒸馏水吸收(蒸馏水中事先放置几小片铜片),制得无色的硝酸溶液。生成的稀硝酸又与铜片缓慢反应,无色溶液逐渐变成蓝色,产生的无色一氧化氮气体经导管进入盛有氧气的烧瓶中,在烧瓶中被氧化为 NO_2,致使烧瓶内压强减小而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入烧瓶,而形成喷泉.  相似文献   

15.
二、化学反应中的气体体积 1.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即在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反应) 例1.将25毫升氢气和氧气的混和气体点燃,充分反应后剩余4毫升气体。试求原混和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各是多少?(该反应是在标准状况下进行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中课本化学第一册(人教版)第184页,有这样一道题:“用大量筒收集一筒二氧化氮气体,倒扣在盛水的水槽里,一会儿看到量筒里红棕色气体消失,量筒里水面上升到量筒溶积的2/3,再往量筒里通入适量氧气,又出现红棕色,一会儿红棕色又消失,液面又上升,这是什么原因?”笔者认为,该题中的“量筒里水面上升到量简容积的2/3”一句有两处叙述不够准确,特提出与各位商榷.由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可知,反应后生成的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是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的1/3…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化学练习题中,常遇到一定体积的NO与CO_2的混和气体(或NO_2与CO_2的混和气体)通过足量的(Na)_2O_2后,体积缩小到另一体积,求混和气体中NO与CO_2各多少体积的有关问题(如:将NO与CO_2混和气体120毫升先通过盛有足量(Na)_2O_2的干燥管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再通入蒸馏水中,最后收集到10毫升无色气体,试求:原混和气体中NO和CO_2各多少毫升?反应前后温度、压强不变) 此类命题的目的是通过CO_2与(Na)_2O_2反应后生成的O_2与NO反应生成NO_2,生成的NO_2与O_2的混和气体再与水反应生成HNO_3这一系列反应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与计算能  相似文献   

18.
稀硝酸与铜反应,会产生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但是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会立刻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红棕色的气体,进而得出错误的结论: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二氧化氮气体。这样容易误导学生,因此,有必要对该实验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9.
研究解有机试题的思路和技巧,特别是研究巧解妙算,对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非常重要。现举例说明。 一、巧用平均式量 速推物质组成 例1.某气态烷烃和气态单烯烃的混和气体2.24升,完全燃烧后可产生3.36升CO_2气体和4.05克水。另取2.24升(上述气体体积都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原混和气体,通入过  相似文献   

20.
一、物质的量计算 例1.氢气和氧气的混和气体,在120℃和一定压强下体积为a升,点燃后发生反应。待反应恢复到原来温度和压强时测得其体积为b升。原混和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各是多少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