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电视民生新闻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莺 《传媒观察》2008,(6):52-53
电视民生新闻在当前新闻传播中令人瞩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的作用。做好民生新闻,办好民生新闻栏目,也已成为电视媒体贴近受众、赢得市场的一个重量级武器。扩大民生新闻的反映面社会在发展,国民的生活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原有的民生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民生问题。经济社会越是发展,民生的内涵就越丰富。这为传媒扩大民生新闻的报道面提出了必要性,也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贾宁 《声屏世界》2007,(3):18-19
人们对科学的日益关注,使传媒对科学的报道在整个报道中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在2001年华盛顿新闻博物馆公布的美国公众评选的“20世纪世界100条重大新闻“中,科学新闻占了37%,而体育、娱乐两类新闻加在一起才3%①这种趋势也使科学新闻与社会新闻这本来是毫无关系的两大新闻类别发生联系,越来越多的有关科学的报道以社会新闻的形式表达出来。用社会新闻传递科学信息,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势报道科学,寓教于乐,这本是件好事,可是随着社会新闻对科学报道数量的加大,报道中出现误差的情况也相当普遍,甚至一些伪科学的报道也经常见诸媒体。  相似文献   

3.
在媒体极度发展的今天,传统的通讯员正在逐渐淡出媒体的视线,短平快的报料人正取而代之。这一巨大的变化,缘于社会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也缘于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更缘于媒体对新闻从宣传到报道层面的重大变化。这一巨变的最重要表现是,传统的通讯员多为部门、国有企业单位等的宣传干事,他们往往以成稿形式向媒体提供报道素材。而报料人无所不在,遍布全社会,他们利用电话、网络等形式,口述新闻事件,吸引记马上奔赴现场深入采访。  相似文献   

4.
成为主流媒体是每一个媒体的梦想。要成为主流,在无法放弃社会新闻的前提下,必须改变社会新闻的传统报道方式,寻找一种社会新闻的崭新报道方式,把社会新闻变成人人需要的“实用新闻”,加大社会新闻的服务功能。让读者感觉到:社会新闻不仅“好看”,而且“有用”。那么,怎样增强社会新闻的服务性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宋倩倩 《新闻世界》2012,(1):177-178
媒体对深圳“联防队员施暴”事件的报道引来了社会各方面的口诛笔伐。众人责难媒体为了抢发新闻不顾采访对象的感受,逼迫受害者回忆受辱经过。而媒体辩解,采访第一当事人是对新闻的尊重,是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要求,是对新闻价值的挖掘。一方面是新闻价值以及媒介生存现状对轰动性新闻的需要,一方面是采访对象的感情,媒体应该如何选择?本文以“联防队员施暴”事件为例,试从事件的分析、挖掘新闻事件与维护采访对象情感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三个方面来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6.
新闻是对客观存在的事实的报道,这是新闻的基本规律,言下之意就是,"新闻始终不是策划出来的"。然而,随着传媒业的发展、媒体竞争的加强,新闻策划已成为媒体不能不用、不能不重视的问题,每个记者、编辑都应该掌握并运用新闻策划,因为策划新闻不但是这一新形势下的客观要求,也是弥补单纯新闻报道的不足、使报道产生更好社会效果的现实需要。经过匠心独运的新闻策划,新闻的报道质量会明显提高,使媒体的新闻竞争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7.
对于众多媒体尤其是经济类报纸来说,经济报道都是重头戏,这是由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决定的,而不断发展经济报道的样式也成为各媒体努力的方向。于是一种介于经济新闻与社会新闻之间的社会经济新闻出现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新闻奖对于获奖作品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之中,新闻作品报道手法也在不断地求新,从首届中国新闻奖到第17届,新闻作品更加贴近社会、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贴近受众。  相似文献   

9.
陈明 《青年记者》2006,(8):65-65
当前中国体育报道中存在的问题1、新闻真实性让位于新闻的轰动性部分体育记者往往在新闻竞争的压力下置新闻真实性于不顾,这严重影响记者及媒体声誉。比如在韩日世界杯期间,有一条范志毅和郝海东打起来的爆炸性新闻挂在网上,弄得满城风雨,事情真相不过是国内两名记者坐在一大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的新闻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我们的主流新闻媒体在传播党的重要思想、引导社会舆论、向人民群众报道最新的新闻事件、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些新闻媒体中,单纯追求知名度和经济效益,追求媒体的轰动效应而不顾社会效果的现象屡见不鲜,突出地表现为忽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低俗、媚俗之风盛行,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  相似文献   

11.
民生之后,电视何去何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所谓的“民生新闻”,我认为它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新闻类型,它实际上也还是传统的“社会新闻”的花样翻新,这有点类似于家电业的概念游戏,只是为了听着更新鲜更招人耳目罢了。在经历了当前的繁荣之后,其命运也将像其他的概念一样,成为过去。那么,在“后民生时代”,电视媒体又将何去何从呢?我们可以从民生新闻热的深层背景中找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社会新闻因其报道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贴近、利益相关、情趣相连,因此在媒体中有着极为广泛的读者群。鉴于中西方社会背景和文化等方面的种种差异,中西方的社会新闻报道也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当然也不乏共同点。本文将在社会新闻人性化、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新闻话题的选择、新闻观念等多方面对中西方社会新闻进行多维观照。  相似文献   

13.
张锋 《新闻传播》2022,(1):98-99
民生新闻是以百姓的日常生活为报道对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近年来受众较为关注和喜闻乐见的新闻题材之一。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加速,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广播类民生新闻自身存在的同质化、泛娱乐化等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广播作为主流媒体公信力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播媒体唯有通过改革创新,推出更适合百姓需求,更容易接受的民生新闻作品,才能不断提升广播媒体的社会认可度,实现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是关于新近事实变动信息的记录,首要任务是帮助人们消除对世界的不确定性。因此,新闻必须真实地、客观地反映事实,真实性是新闻的核心。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环境、条件、结果等基本事实,乃至有关人士的年龄等微小的细节,都应准确无误。因此,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准确观察世界,向人们提供可靠的、可以查证的事实的能力。这就要求媒体工作注重科学精神,加强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用求知、求真、求是的“科学之眼”来观察世界。一个好的记和好的编辑应与科研工作一样老老实实地对新闻事实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得出真实的结论,而绝不能不顾事实,哗众取宠。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不得不承认.近几年来.媒体的不断发展。新闻竞争的愈演愈烈,一些媒体为了抢发新闻。争取读者,已放弃对新闻真实性进行思考和甄别的责任。这一点在娱乐新闻上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对一些明星的绯闻、丑闻的“妙作”上,而且已到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程度。为此中国记协呼吁要提高娱乐报道的格调,从中央到地方的42家媒体也表示从自身做起,坚决抵制文化娱乐报道的低俗风。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播》2005,(10):79-79
本刊综合报道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于8月16日揭晓。258件新闻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28件(广播媒体5),二等奖89件(广播媒体15),三等奖131件(广播媒体17),中国新闻名专栏10个(广播媒体3)。  相似文献   

17.
王毅 《新闻前哨》2001,(2):13-14
新闻具有美育功能。新闻作品的结构、布局、语言都能表现出美感意识。穆青曾这样强调:“我们记者是美的传播者。新闻记者要把生活中最美的东西传播给人民,从而教育、感染、影响我们的人民,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境界。”要发挥新闻的美育作用,除了增强报道的思想性外,更重要的是要增强报道的艺术性,这是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对新闻提出的新要求。 但是,毋庸讳言,一些媒体由于片面强调新闻工作党性,而影响了新闻宣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相对格式化的新闻表现方式,把新闻的审美价值淹没和遮盖了。其实,作为思想外衣的语言文字也可以…  相似文献   

18.
度的概念来自哲学。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质的度,新闻也不例外。新闻的度是指在将新闻事实写成新闻作品并将之发表的过程中,保持新闻的质的数量界限。新闻的度有时直接表现为数量,而在多数情况下表现为一种态度和程度。新闻的度至少应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媒体和编辑、记者对某一新闻事件、某一新闻人物、某一社会现象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衷芸 《声屏世界》2007,(12):61-61
满足受众需要提高新闻竞争力。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老百姓对“软新闻”的需求与日俱增。因为受众普遍存在好奇和讲究情趣等心理。只有社会生活类新闻能够满足。因此.“软新闻”能够在众多的新闻中脱颖而出。新闻的竞争力增强了,媒体的竞争力也就增强了。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各家电视媒体越来越重视民生新闻的原因。而社会生活类新闻的采访与报道主要靠什么形式?实践证明,主要靠体验式采访。体验式采访带来的软新闻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实践中,我们主流媒体常常会接到宣传主管部门的阶段性报道任务,如西部大开发、精神文明建设、“十五”规划等等,但往往“最强音”是什么我们清楚,怎样鼓出来却不一定清楚了。换句话说,如何把高扬主旋律的精神转化为能引起共鸣的新闻形式和新闻语言,一直是各媒体认真研究的问题。 下面我结合自己和所在的要闻部这几年在政务报道中的新闻策划实践,谈些粗浅的认识。 所谓要闻,我的理解是,国家和地区出台的重大方针和举措,关于社会发展和社会安全的新闻(政治新闻、财经新闻、社会新闻等)。要闻的必读率高正是因为人们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