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不仅在政治、军事上绩效卓著,而且在农业上,采取重农政策,恢复和发展了蜀国农业经济,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增强了蜀国的国力,促使国小贫弱的蜀国与实力强大的魏、吴鼎立对峙多年。本文试从诸葛亮重农政策、重农影响、重农原因三个方面来对其重农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经学家,因无著作传世,经学思想散见于各种史料之中,故学界研究付之阙如。文章通过钩稽史料,系统探讨了诸葛亮经学思想的理论形态和学术渊源,以及他与《左氏传》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诸葛亮是千百年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广为传诵。而他的“志当存高远”的教子名言也世代流传。为人称道。 诸葛亮有个儿子叫诸葛瞻,很小的时候就非常聪明伶俐。不仅博闻强记。而且触类旁通,人们都赞扬他是“神童”。诸葛瞻也因此得意扬扬,经常喜形于色。诸葛壳看到后。心里想。孩子从小就聪明过人。  相似文献   

4.
诸葛亮在治理蜀国的实践中,提出并实施了许多惠民的观念和措施,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劝农业、均贫富、禁末作、节用度等措施“抚百姓”,通过教令、教化、赏罚等方式“示仪轨”,通过“省官并置”、“亲贤臣,远小人”等途径“约官职”等。诸葛亮关于惠民的许多观点,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今天,仍然很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综观诸葛亮治蜀期间所施行的经济政策,看出他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盐铁官营,蜀锦为主;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提倡节流积蓄,反对奢侈风气。  相似文献   

6.
东汉前期,儒学的思想统治地位真正确立,儒学成为思想化的主流,谶纬盛行。白虎观会议实现了谶纬、今古经学的合流。东汉中后期,儒学的地位发生动摇,各种化思潮兴起。思想化的多元化为诸葛亮政治思想的形成提供了营养,其治蜀的政治措施是对汉末诸种化思潮的发展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诸葛亮是三国史上的重要人物,其思想与实践深受易学的影响。在治国实践方面,《周易》损上益下、惠民富民的思想成为诸葛亮治蜀的指导性方针;在军事思想方面,《周易》的为将之道理论被诸葛亮继承发展,易学的思维模式更成为他创制八阵图的基本理论来源;在人生理想方面,《周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价值观贯穿于诸葛亮毕生的政治实践之中,对他人格的塑成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因此,在研究诸葛亮的思想实践时,不能忽视其中的易学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从举贤、善任、纳言、执法几个方面分析了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用人观及其实践,希望能从认识意义的视角给我们以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9.
诸葛亮的《诫子书》、《诫外生书》集中体现了其"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和"勉志力行"的家训思想。他勉励后辈"志存高远",在品德培养上主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在治学上提倡"学以广才",希望子弟通过静心学习和广泛咨询来增长才能,成为国之"重器",以济世安民。诸葛亮的家训思想是其宝贵人生经验的升华,备受后人推崇,不仅成为帝王教子的指导思想,也被许多文人士大夫传承,对当代面临生存困境的中国人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诸葛亮是古代治国治军的典范,以法治国、以法治军是其法治思想的集中体现。诸葛亮法治思想的形成,与其家世家风、平生所学及所处时事等主客观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探索诸葛亮法治思想成因,有助于对其法治思想及其实践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业不偏安”是诸葛亮北伐的根本原因。天下虽然三分,大一统观念则是民族的共识。诸葛亮正是受大一统观念的支配而伐曹魏,决不是“欲求三分”而“以攻为守”。“性能命通”的哲学信念是诸葛亮坚持伐魏的思想基础。从伐魏的客观条件出发怀疑诸葛亮北伐的目的不能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2.
廉政,是一个古老而沉重的话题。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不少人在谈论廉政,而庶民百姓,也都企盼执政的官员能够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然而,历史上真正廉洁勤政的官员并不多。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却以他一生的实践,成为中国历史上廉洁勤政的化身。诸葛亮廉政思想有五点主要表现、三点主要原因及对现实的三点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诸葛亮立志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分析了其立志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光武二十八将”的主体是南阳一带人才群。诸葛亮寓居颍川昆阳8年,躬耕南阳12年,对南阳一带人才群及其产生的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得出南阳人才群“忠贞智勇,无所不有”,“光武中兴”内在机理是“君明臣贤,谋合议同,共成王业”的结论,从而确立了“尚贤”思想,并用于指导鼎立一方的治军、治国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除了是智慧的,还是无奈的.诸葛亮有着远大的理想,但他选择刘备是无奈的,他和刘关张三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无奈的,它的理想和现实之间也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障碍.诸葛亮的追求与无奈,正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那种关注现实、积极入世、不计名利、舍生取义的人文精神,也显示出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艰难选择的尴尬处境.这也正是诸葛亮之所以受到后人的特别关注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来扮诸葛亮     
提起书,我就会眉开眼笑,因为它是我最好的朋友。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就是星期六妈妈带我去图书馆借书。看着一层层书架上摆满图书,恨不得一口气把它们都读完,省的妈妈总是那么小气,一次只允许借两本书。我在书海中遨游,一会跑到了《蓝精灵》的村庄里与格格巫和阿兹猫斗智斗勇,一会神游到《哈利波特》的对角巷制定魔杖,转眼又跟着《名侦探柯南》一起侦破疑难案件……在读过的书中,我最喜欢的还要数《三国演义》了,书中那位神机妙算、呼  相似文献   

17.
诸葛亮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方面,留下了至理名篇《诫子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这既是他对晚辈的谆谆教诲,也是他自己学习、修养经验的结晶,修身治家之道的概括,至今仍具有鲜活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在这众多的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是千古难遇的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大多数研究者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颂。但一个人终究是有缺点的,诸葛亮的形象也并非完美无缺。本文从多种角度,全面地客观地重新认识诸葛亮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20.
在我国古代虽然没有管理工作这样一个概念,但有着大量的、丰富的属于管理方面的思想和经验,这些方面的东西,只要是能给我们以启发、切合我们实际需要的东西,就要本着拿来主义的精神,加以改造和利用。作为一个实例,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诸葛亮,从管理工作的角度来说,留下的许多经验非常值得我们重视。《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评论说,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于,优于将略。”所谓“治戎”“理民”,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管理”。具体说来,诸葛亮可以给我们提供些什么样的借鉴呢? 首先是他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