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理一元论与真理多元论之争是近年来我国哲学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数年前,有的论者发表文章提出“真理是否唯一”的问题,并且激烈地抨击所谓“真理唯一性观念”(《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3期:《现代科学与真理观的进化》),引出了这场争论。这场争论与当代社会实践密切相关,具有十分广泛的社会思想背景。争论的实质,在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随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深入,很自然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真理究竟有没有阶级性?因为,要坚持真理内容和真理标准的客观性,并把这个观点贯彻到底,必然要否定真理的阶级性;相反,如果承认真理的阶级性,就得在真理的客观内容之外又加个阶级的内容,在真理的实践标准之外另立个阶级的标准,这势必同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相抵触。关于真理有无阶级性的问题,文化大革命前学术界曾在《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层开过讨论。有的说无;有的说有,或部分的(在社会领域)有。那时的讨论,认识虽未统一,但把问题、论点、论据提了出来,有助于进一步的探究。但是后来这个问题竟然成了人们讳莫如深的禁区,完全是由林彪、陈伯达、“四人帮”设置的。这伙政治骗子和理论骗子,或通过他们控制的报刊发社论,或通过他们授意炮制的《哲学小辞典》、《马恩列斯论辩证唯物  相似文献   

3.
<正>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通过语文实践,使已经获得的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实践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与自然界有关的物质实践、与社会生活有关的交往实践、与各种符号有关的符号实践。语文  相似文献   

4.
李校利同志的《“客观真理说”的内在矛盾》一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质疑。例如,有的哲学教材说:“真理的客观性,不是指事物的片面的、局部的、零碎的个别现象,而是事物整体上和本质上的客观性,是客观事物的多方面的客观现象的总和,是长期发展过程中历史过程、历史现象的总和。”这种提法使人们对真理的客观性理解成为真理等同于客观事物自身了。列宁在《辩证法的要素》中,把“观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技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列为辩证法要素的第一条,这就深刻地揭示了要坚持辩证法首先要坚持…  相似文献   

5.
魏石金同志在《生产力二要素与三要素之比较》(以下简称魏文,见《内蒙古师大学报》1985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了生产力“三要素”说的矛盾,並提出了对确定劳动对象是否应成为生产力要素的一些具有启发  相似文献   

6.
读了薛纪湉同志的《在“较深的意义”上界说真理》一文》(见《天津师大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五期,以下简称薛文),很受启发,它对于我们防止把真理简单化,是有帮助的。但是,笔者对薛文定义“真理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理性认识”,而“把正确的感性认识从真理范畴中剔除出去”的提法及其理由,则不敢苟同。正如薛文所说,真理定义问题“涉  相似文献   

7.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裕,人们对艺术生活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音乐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音乐工作者在繁荣音乐创作、演出,努力满足人民的这种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还应考虑一个更为长远和艰巨的任务,即如何提高广大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音乐文化素质,如何培养能欣赏思想内容和艺术性较高的严肃音乐的听众。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音乐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社会实践包含知觉、情感状态和肢体动作三个要素,人对真理的认识,并不能马上变为对真理的实践,而必须先具备这种实践行为所必需的情感状  相似文献   

8.
本单元包括散文《“论语”六则》、《扁鹊见蔡桓公》、《周处》、《口技》、《观巴黎油画记》五篇和诗八首,体裁分为散文与诗两类,体裁不同教法也相应有异,故分别讲述.(一)散文部分一、本单元智能训练的基本点在字词句上下功夫,应成为这一单元教学的首要任务。但这些又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有的含意隽永,有的表现手法高明,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而充分讲述这些,又可激起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新近完成了《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研制工作。本刊记者就《标准》的若干基础性问题对编制小组有关人员进行了访谈。编制小组:《标准》所指办学条件是根据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一定地区在一段时期内举办合乎基本使用要求的学校所需的物质资源,以及排除可能影响学校的消极物质因素。办学条件所需物质种类很多,包括经费、师资、学校用地、校园建设要素(如植物、道路、艺术小品)、各种校舍建筑、教学和生活的设施与设备、管理设备等,由于有关部门已制定经费和师资标准,本《标准》不再涉及。不应有的消极物质因素…  相似文献   

10.
吴家麟同志在《概念要明确──关于真理有无阶级性问题的讨论》一文(以下简体“吴文”,载人民日报1979年8月7日)中正确地指出:“主张任何真理都没有阶级性的同志,一方面把真理包括在认识、理论之类主观现象的外延之内,另一方面又认为真理是客观的东西,因此就难于自圆其说了。”“只要谁把真理的外延包含在认识、理论的外延之内,谁就回避不了‘有的真理有阶级性’这个结论”。但遗憾的是,“吴文”并没有根据这些正确论断,遵照真理属于认识、理论范畴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得  相似文献   

11.
学习了黄兆龙先生《现代学校应“无为而治”》(见《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1期,下称“黄文”)和鲁明先生《“无为而治”不可取》(见《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5期,下称“鲁文”)两篇观点截然相反的文章后,深受启发。现谈一点个人的肤浅认识,以向两位先生请教。  “黄文”和“鲁文”都认同“无为而治”是两千多年前道家的哲学思想,都以《老子》等文中有关章节或语句作为各自观点的论据,并作了深入的阐述,使我获益匪浅,但孰真理,只有看实践检验的结果了。  笔者对“无为而治”实无深入的研究,只是凭直觉在工作中摸索试…  相似文献   

12.
《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教育的一门课程。教学的基本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对立统一、量变质变、辩证否定、认识和实践、真理是客观的又是发展的,以及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等基本原理;逐步学会分清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什么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的方法观察、分析和处理一些问题,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初步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是一门科学,有严密的科学体系,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它是一门基本概念较多的课程。初步统  相似文献   

13.
胡福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作者)在《开放时代》1996年第1——2期发表了长达16000字的回忆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序曲》,其中提到1978年4月中下旬,他在北京修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篇文章,同宿舍的黎克明是知道的.我不妨补充一点情况.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综合》(以下简称《考纲》)政治部分哲学常识认识论的第二个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第三个考点是"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而教材里的表述是"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见2008大纲版高二思想政治下册15页)。两种说法是一回事吗?若不是,哪种说法更准确?真理是理性认识吗?就《考纲》和教材给我们的两种说法:"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真理是人们  相似文献   

15.
第一单元课文:《我的老师》《挺进报》《山的那一边》《刘胡兰慷慨就义》【要点梳理】一、记叙的六要素记叙文,一般是六个要素都具备的。新闻体裁尤其如此,因为记叙的是真实的重要的事情。在有的记叙文中,如果六要素中的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多指时间和地点)。因此,并不是每篇记叙文中都可以找全记叙的六个要素。二、理解和推断词义文章表情达意的功能,归根结底是靠准确用词来实现的。因此,准确理解和推断词义就显得非常重要。本单元的课文中有的语言比较委婉,有的比较含蓄,有的朴实而含义…  相似文献   

16.
当今的中国语言学界,正积极思考汉语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探究汉语的文化底蕴。但是,对于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却一向少有专论。汉字是中国文化系统中的一个要素,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汉字,为了建立更加科学的民族化的汉字学,我们应重视对中国文字与中国文化关系的研究。如果把文化分为物质的、制度的和心理的三个层次的话(见庞朴《要研究文化的三个层次》,载《光明日报》1986年1月17日),那么,思维方式则是属于心理层次的一  相似文献   

17.
尤佳 《教育》2014,(1):72-72
正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以学评教"。"以学评教"应是推进"减负增效"的关键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当然要以"促进发展"为取向,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着眼,评价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评价要素要涵盖所有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面,包括学习态度、习惯、方法和知识与技能、探究与实践、合作与交流等能力。课堂教学评价要素《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8.
李校利同志在其《“客观真理说”的内在矛盾》(《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流行于我国哲学界的“客观真理说”是出于对列宁论断的片面的误解。是用被反映的客观来证明作为反映的客观,从而将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真理与客体相等同,把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相混淆,将真理实体化、本体化,完全是在本体论意义下谈论真理,否认了真理是主观认识的范畴,排除了真理的认识论意义,在某种意义上是与实践标准相矛盾的,并且不能合理地说明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据此,李校利同志提出要“放弃‘客观真理说’”,认为“放弃…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要求,职前教师教育应着力加强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小学职前英语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应包括情境认知能力、交流管理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等四个要素;其培养应依靠高校和中小学教师的合作指导,并贯穿本科学习整个阶段;全程分三个阶段进行,各阶段侧重不同,但是各项能力的提升相互作用,循环往复,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20多年来,我国哲学界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研究实践范畴,着重探讨了“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的关系,并在对实践的结构和要素的研究中,讨论了目的范畴与实践观念的关系;从历史观的高度,着重探讨了交往范畴与实践范畴的关系,凸现了实践范畴的交往维度,并提出和研究了交往实践观;从本体论的角度,探讨了物质范畴与实践范畴的内在联结,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的讨论中.实现了对实践范畴的当代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