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人们很容易注意到它们的差异性,可是往往忽视甚至遗忘二者之间的共通性。特别是在当代人与自然紧张的矛盾冲突中,我们更应该在自然、社会与人的相互关联中把握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社会运动是人类发展过程,一受自然界制约,二取决于自身意识成果积累;与其他物质运动既趋同又趋异,其规律呈现结构内容、表现形式互补互动的形态学特征。社会规律形态可区分为价值法则内容和社会法则形式,前者体现与自然界关系,由人类整体生成的价值理念和部分生成的价值原则构成;后者体现自身关系,由人类整体发展的社会形式和部分发展的社会制度构成。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可从社会规律形态得以解释。  相似文献   

3.
规律作为本质的联系是关涉物的根本性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契合和统一。这种契合和统一,都是世界普遍联系的统一性、和谐一致性,在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具有普遍性的形式表现。换句话说,规律客观性的根据就在于世界所固的普遍联系的统一性、和谐一致性。尽管有的规律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来实现的,但一切规律存在的根据都是客观,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反而决定人的意志,制约和规定着人的活动。也就是说,人必须按规律办事。当然,人在实践中可以创造性地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4.
按社会发展理论的一般观点,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社会形态,应最有条件首先实现社会制度的突破。事实上,历次社会交替往往都是首先发生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这并不违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因为只有那些已经具备向新的社会形态过渡条件的经济相对落后国家才有可能实现社会形态的交替,其中基本的首要的条件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形态的变更首先发生在经济相对落后国家,这是人类社会交替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时代 ,信用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从唯物史观高度考察 ,作为一般规律的社会信用 ,可以理解为优化社会结构的一般规律、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一般规律、完善社会动力机制的一般规律、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般规律四个方面的高度统一。深化认识作为一般规律的社会信用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肖玉明在《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11期上撰文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高度发展的结果,是一个不断实践、逐步实现的过程,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通俗表述,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它实质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一,从社会发展规律角度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规律发展的另一种表述。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和本质特征之一,当然作为一种必然趋势而内含于其中。第二,从国际…  相似文献   

7.
社会规律包括生产力规律体系,生产关系规律体系,上层建筑体系三个层次,它们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变化的社会总规律,只有遵循规律的总体要求,才能取得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效应。  相似文献   

8.
社会规律是对人(社会)的活动的本质关系的揭示,自为性是其本质特征。社会规律的实现过程有其内在的机制:既是社会规律本身的实现过程——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中从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转化过程,又是社会主体认识社会规律和在实践中促进社会规律实现的过程,是这两个方面的辩证的、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0.
社会规律与主体选择都有其各自的辩证性质,同时,二者又是辩证统一的。社会规律从根本上制约着主体选择,但社会规律作为一种可能性的总和,又为主体选择提供了客观前提和广阔的余地;主体选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但主体选择绝不因此而失去意义,它是社会规律得以实现的契机和不可缺少的环节。逻辑的统一性根源于历史本身的统一性,主体选择与社会规律统一的中介是历史主体对社会规律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1.
社会理解的客观性既不能完全归结为自在客观性,也不能完全归结为主体间性。从本质上说,社会理解的客观性是一种自为的客观性,即它是以人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内蕴了人的目的性、价值性和目的性等要求的一种内在制约性。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A total of 107 high-school bookkeeping students were divided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The groups were evenly matched in terms of I.Q. and pre-test scores. The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aught in the traditional manner using conventional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aught by means of programmed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Both groups were then given three identical posttests. The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on all three tests at the > .025, > .001, and > .001 level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lso experienced a reduction in learning time of 43 percent.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use of programmed materials can individualize instruction in the classroom and can also be used effectively as homework.  相似文献   

13.
论价值的主体性与客观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价值的主体性和客观性之关系问题,是价值论研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厘清价值的主体性和客观性出发,扼要地探讨了价值的主体性和客观性、多样化与一元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人们对教科书知识的客观性有种种批评与责难。从正面来看,教科书知识的客观性是指:越是教科书知识越重视知识的客观性;学校教育的年段越低,教科书知识就越具有普遍性;强调教科书知识的客观性,并不会抹杀知识的主体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社会现象的客观性是社会认识能够科学化,从而使社会科学成为科学的一个基本条件.迪尔凯姆论证了社会现象的外在性、普遍性等客观属性,纽拉特从物理主义进一步要求社会现象的客观性是用物理语言表述和支持的.对社会现象客观性的实证主义论证,形成了一条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可观察性原则,即社会科学中的客观性要素是以可测量的物理语言表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在批判"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基础上提出"显示偏好理论",说明了现实的社会科学研究是如何贯彻实证主义的可观察性原则的.  相似文献   

16.
价值作为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它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是客体的属性、结构同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形成的一种客观现实的关系。价值又具有主体性,在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中,有需要的主体是价值关系的中心,主体的现实需要是价值的内在尺度,价值具有属人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校规”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规”,简单地说,是学校的规章制度。人们对它屡见不鲜,习以为常。惟其如此,教育名流一般不屑于关注这种平凡小事。由于他们志在实现教育改革的宏图大业,他们主要关注教育新思潮、新创造、新经验和大工程,是很自然的。其实,像“校规”这样的平凡小事,由于在学校中经常起作用,发生普遍的影响,对于学校来说,其影响未必在新思潮、新创造、新经验及大工程之下,其中的问题也就不容忽视。这样看来,《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第3期发表的题为《校规的反功能》的署名文章,至少就选题来说,算是难得了。不过,关于“校规”问题,可…  相似文献   

18.
结构是文章的要素之一,《易》对它最早论及。之后,后代学者多有研究,而以梁代刘勰的研究最为全面与确切。但对文章结构的客观性的研究至今较少,宜需深入探讨。文章的结构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是写作主体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其客观性主要体现在: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结构要素及其规律性,文章的结构不过是客观事物的结构及其规律性在文章中的反映;构成客观事件的结构不同,决定写作主体选用的文体就不同;不同的文化,决定不同的"文化人"写文章时所用的结构会不同;读者影响结构等。  相似文献   

19.
在夏丏尊为数不多的散文中,“对话体”散文占据了一定比例,并成为他区别于其他散文作家的特色。“对话体”现象体现了夏丏尊散文写作的“客观性”倾向。这种倾向既体现在它的散文作品中,也在他的文学批评中有所阐述。而这种“客观性”则从根本上来源于他的教师身份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0.
知识不能简单地作为一个客观的“事实”领域加以对待,无论是课程知识的选择、组织还是课程的实施和教学都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完全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传递“价值中立”的知识是难以实现的教育鸟托邦。正确对待课程知识的意识形态特征与客观性是课程编制与实施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