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强调教育过程中的幼儿主体性问题,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尊重人的自我需要和价值,促进人的个性的和谐发展,业已成为当代教育思想改革的重要标志。幼儿园理应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和环境条件,以确保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确立,儿童的个性及个体差异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通常是教师只顾怎样教,不管幼儿怎  相似文献   

2.
当代德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道德主体地位的缺失。因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道德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得到确立起来,这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将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从现代化发展的过程来看,道德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标志。因此确立道德主体地位在我国目前的德育构建的过程中显得极为紧迫,是当代德育构建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3.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与幼儿都是互动行为的主体,无论在互动行为的发起和行为的反馈方面都应具有主动权。但是,在现实的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更多地处于主动者的地位,她们控制着互动行为的发起和互动过程,左右着幼儿的行为,而幼儿常常处于服从、依赖的被动地位,他们在互动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幼儿在互动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当代我国德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道德主体坞位的缺失。因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道德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得到确立起来,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从现代化发展过程来看,道德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标志。因此,确立道德主体地位在我国目前的德育构建的过程中显得极为紧迫。是当代德育构建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立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就应该让幼儿主动去探索、理解、记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通过自身的感知、实际的操作、情感的体验、行为的练习来获得知识,形成习惯。要让幼儿的主体地位得以保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教师,因为幼儿主体性是在与外界刺激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教师在其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中介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幼儿参加各种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强化幼儿发展的内部活力,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确立科学的目标体系  1在观察…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理论中,我们早就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把所有的知识当作定论呈现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创造的空间。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起来。下面。我就对新课程的学习和理解,淡自己的几点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幼儿教育中,让幼儿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幼儿教育日渐深入的今天,家庭环境在教育过程中对确立幼儿主体地位,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要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8.
幼儿师范的舞蹈教学是一种具有艺术性的创造性活动,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是外因,学生自身是内因,但教师这一外部条件却是关键因素,教师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要贯穿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活动区是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地充分利用空间为幼儿创设的学习、游戏和自由活动的区角,开展活动区活动是幼儿教育实施个性化教育和主体性教育的需要,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把握活动区活动的特点有利于我们遵循幼儿活动区活动的基本规律,正确处理好活动中的师生关系,确立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幼儿都能真正在自己的活动中去感知体验,探索发现,展现才能。 活动区活动是教师主体和幼儿主体彼此相依互动的过程。在活动区活动中,教师和幼儿都是互动的控制者,但是他们的活动又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幼儿活动的特征 在活动区活…  相似文献   

10.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也就是说新型的师幼关系是一种平等、友好、相互学习、相互作用、共同成长的互动关系.教师的主体价值应体现在了解幼儿、尊重幼儿、理解幼儿、促进幼儿主体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上。要真正落实幼儿的主体地位.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在活动中充分放手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那么在幼儿自主活动中教师应处于怎样的角色和地位呢?应该说.这是一个观念和态度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前 ,不少教师注意到了培养幼儿音乐能力的重要意义 ,积极引导幼儿参与音乐活动 ,力求把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 ,但对音乐能力的认识还不够 ,对幼儿的指导也显欠缺。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幼儿音乐能力的前提长期以来 ,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在设计和实施音乐活动时 ,一直都处于主体地位 ,并往往把眼光放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上 ,关注的是“教什么” ,而对于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 ,却只能采取“望天收”的策略。转弯观念,确立幼儿主体地位 ,使原来音乐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虽然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但教育过程中幼儿主体地位难以保证,特别体现在对幼儿的规则教育过程中。面对幼儿在规则教育过程中失去主体地位的问题,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经常遇到,但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且置之不理。今天,我就根据平时工作中对一些教育现象的反思,就幼儿规则教育中培养幼儿主体参与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做粗浅的分析,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以期提高教育效率,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一、深入研讨课改理念,幼儿才是教育主体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3.
幼儿师范的舞蹈教学是一种具有艺术性的创造性活动,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是外因,学生自身是内因,但教师这一外部条件却是关键因素,教师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要贯穿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4.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创新精神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朋友自己想自己做”,强调的是主体性、实践性;二是“每个小朋友做一个以前没有做过的、如别人不一样的”,强调的是求新性、求异性。这就要求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以幼儿为主体,激发幼儿在的创造意识及创造能力。绘画是最常见的一种美术形式,如何在绘画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新观念:培养道德主体黄崴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没有谁能够准确告诉他现在和将来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为什么而做。他要自己独立作出判断和决策,自己思考和行动。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们就打破了宗教神学对人的精神的垄断,人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  相似文献   

16.
成玉梅 《学子》2014,(11):98-98
儿童中心理论由美国著名教育先驱杜威率先提出,他强调儿童不仅是教学的起点,是中心,还是教学的目的。这就表明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幼儿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们的个性特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站在幼儿的角度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发挥每一个幼儿的潜在特长,实现幼儿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在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探究路上,不少教师已经颇有建树,提出了许多见解与富有成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即使有一些幼儿园开展了文学教育,也出现了不少误区,具体体现在:无视幼儿的欣赏主体地位;轻视幼儿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忽略幼儿审美情感的陶冶;没有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这是教师在组织和实施幼儿文学欣赏教育中必须加以警惕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中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即使有一些幼儿园开展了文学教育,也出现了不少误区,具体体现在:无视幼儿的欣赏主体地位;轻视幼儿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忽略幼儿审美情感的陶冶;没有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这是我们在组织和实施幼儿文学欣赏教育中必须加以警惕的。  相似文献   

19.
自主性学习条件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性学习作为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与传统的被动适应式学习相比,在学习的主动性、开放性、建构性上都具有明显的区别,它解放了学生,使学生的独立性得到充分发挥,内部潜能得到释放,它是对接受性学习的超越。但现实教学中人们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还停留在理论观念上,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形式。那么,实施自主性学习需要创造哪些条件?一、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自主性学习的首要条件是学生主体性的确立,学生既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生是青少年儿…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起来,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在深入分析高师院校学生主体地位及主体意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教育过程的教化和内化两个环节入手找寻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及培养其主体意识的途径,以提高高师院校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