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话叙事     
自人类步入文明,从来没有一个时刻像20世纪那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热衷于神话.现代艺术发展的神话化倾向和人文科学中对神话研究与日俱增的兴趣同样格外引人注意.20世纪,只有神话才能超越社会历史的限定和时间空间的限定来表达人类存在的永恒的或本质性规律.神话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然而历史发展到了当代,当文学重新找到神话,那么一切的奇迹又将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2.
本从研究神话的动因和目的,神话的起源和解释,中外神话的同异及其原因,中国神话的保存、修改和丧失等四个方面,探讨茅盾对神话研究的情况和成果,说明茅盾对中外神话的研究,不仅是神话学的宝贵遗产,也是比较学的宝贵遗产;既是属于民族的,又是属于世界的。  相似文献   

3.
神话往往被认为是一个民族文学传统文化主题最早的审美形态,民族文学传统思想文化主题来源于民族神话.古希腊神话人本主义思想文化主题和中国古代神话理道思想文化主题,对各自民族文学和文化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后世的历史、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对文学的主观意识包括文学思想主题的作用是有限的,并非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4.
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一书的出版在人类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传统的神话学家不同,他认识到对原始思维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以往的心理学或社会学角度.因此他由神话研究入手,强调"神话思维"是包含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的统一体,是一切思维模式的源头,并以此为基础奠定了他的文化哲学观.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前期的中国神话史研究者主要是茅盾和顾颉刚。茅盾的进化论是历史的视角。但其视野仅及原始社会;顾颉刚的专题神话史也是过程研究,注意到了神话发展的动力问题。20世纪后期,袁珂的广义神话学的观念拓展了神话学的空间。神话史研究着眼于神话与社会的互动,是在社会矛盾与神话的运动中把握神话历史发展轨迹的。对待原生态的神话和次生延续的神话,是神话史研究不得不辨析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符号是卡西尔人类符号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与卡西尔的神话观点有着重要的联系,也可以说神话思维是符号产生的思维基础,符号是神话思维的结果,同时神话也是符号的表征,通过神话和神话思维探究神话与符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云南民族众多,有其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大约自汉代以降,就逐步融入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多源一体、多元共生、多元并存之文化总体格局之中.这不仅维系、强化了云南少数民族神话叙事内容、母题、存在形态、民族特色的丰富多样性,而且有利于活形态神话的存续.这样,云南理所当然地成为一个世界罕见,至今尚未完全崩溃的神话王国.一直以来,云南就是神话研究的最佳考察地及研究单位.深化对云南这一神话王国诸相的认识与把握,有助于推动我国的神话研究.  相似文献   

8.
创世神话在整个神话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许多神话都是从创世神话变化和发展起来的。就其思维方式、内容及价值而论,它可以说是人类最初的"百科全书"。本文主要对我国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做了一个考察和探究。  相似文献   

9.
约瑟夫.坎贝尔认为神话中英雄冒险的标准道路是成年式所代表的公式的扩大,即分离———传授奥秘———归来;这种公式可以称之为单一神话的核心单元。神话英雄的历险更是内在心灵的历险,这是最古老的原型,并能够体现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0.
明清神魔小说因其题材形态上与神话的同一,经常而自觉地借用神话形象、观念、情节等母题,注定了与神话的不解之缘。本文从神话思维、神话形象、神话情节、神话主题等若干方面论述神话与神魔小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神话是人类文化之起源,宗教之萌发,艺术之滥觞。对人类发展有巨大的影响。神话产生于上古,是人类凭借想象力的一种创造,心口相传,相互影响。凡有人类的地方,皆有神话。故不应以希腊神话一种模式去对待所有民族的神话。华夏民族神话也独具特点和魅力,不仅丰富且因民族众多而各具特色,多彩多姿,与宗教的西方神话比,更显浪漫、朴实、神奇多姿。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创作出了许多色彩斑斓的神话,开启了古代文明的先河.上古神话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批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作品,而且无论是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还是表现其中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及乐观主义精神,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的神话思维更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相似文献   

13.
汉赋中运用的神话素材非常丰富,其产生既受到先秦以来的神仙思想及汉代思想文化的影响,也受到诗骚及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主要讨论的是汉赋的神话叙述体式对诗骚,尤其是楚辞体式的继承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孙晓琴 《文教资料》2008,2(16):80-82
关于神话产生的时代,人们目前普遍的观点是:"人类的童年时代".这一说法是比较模糊的.通过神话反映的乱伦制婚姻状况,可以推知,神话最迟产生于原始群时代末期.  相似文献   

15.
神话和神话思维共时性地潜藏于人类的心理结构之中,对文化和文明发挥着重要影响。西方思想界对于神话进行多维度的探究,阐释神话和审美活动与艺术生产的逻辑联系,从而诞生具有一定理论价值的神话美学。  相似文献   

16.
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文论界兴起,对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运用神话原型理论进行文学批评的实践也层出不穷。但是,文章认为,将神话原型批评只限定在运用“神话原型的交际作用”来找出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主题等是不够的,还应深入神话文本进一步探讨这种神话原型意象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方文学与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话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神话与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本义拟从古代与现代来分析探讨神话与文学的关系,神话与西方文学有深厚的渊源,在古代两者相辅相成,而20世纪文学出现了神话复兴。  相似文献   

18.
电影是一种现代叙事手法,它将古老而神秘的神话搬上银幕得以使更多人来倾听并了解这些最初的故事.电影Brother Bear成功地改编了一则印第安人的熊图腾神话,本文通过对这则神话进行母题提炼、结构解析以及同鄂温克族的熊图腾神话比较,对该神话所蕴含的重要图腾崇拜观念——图腾仪式、图腾禁忌、图腾祖先神、图腾化身等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先秦时期的神话,是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多数学者或是从文学的角度分析神话的演变与艺术价值;或是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人类思维的产生与演进,进而研究神话的产生与发展。因而多强调先秦时期的神话历史化,而忽视战国时期的历史神话化,给人一种先秦时期只是对神话的破坏的误解。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产生这一误区的原因作一分析,认为只有从中国历史实际出发,只有正确理解马克思经典作家的有关神话论述,只有灵活地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材料,才能全面地理解中国神话。  相似文献   

20.
黄帝神话的产生与演变,是一个在战国中后期历史人物神话化运动中由历史人物演变为神话人物的典型个案。本文试就黄帝神话化的过程进行梳理,认为黄帝神话发端于战国中后期,兴盛于战国后期及秦汉时期,其后,黄帝的神性趋弱,而人性趋强,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