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作用。特别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快慢,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推进。我认为,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点解决好教育发展中的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村学生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简称为教“育三农”问题)。一、实“施三个工程”,加快农村学校建设步伐解决教育“三农”问题,前提是建设好农村学校。如果农村学校功能设施不全,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得不到改善,那么,教育“三农”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1.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一是巩固“普九”成果的需要。我州虽然实现了基“本普九”的目标,但与全面“普九”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中小学仍有部分危房存在、初中学位不足、初中辍学率偏高。通过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可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普及程度,巩固“普九”成果。二是优化整合教育资源的需要。目前,我州村平拥有小学0.9所,有一师一校的村小和教学点525个,23人以下的村小和教学点568个。由于学校设置分散,办学规模过小,使得投入成本加大,办学效益不高。实施农村寄宿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科研兴校”已经成为中小学发展的共识。各农村学校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科研活动,并且这些科研活动在部分学校已成为发展的动力与保障。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不认识到,一些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没有真正带来学校的变化,往往是轰轰烈烈的“科研”一番,教师的行为依然故我,学生的状态仍同往常,学校发展与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教育简讯     
《宁夏教育》2010,(3):39-39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宁夏今年城镇农村“百校牵手”今年,宁夏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组织实施“百校牵手”城镇学校帮扶农村学校计划。宁夏“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后,上学难的问题已不存在,但城乡间的教育仍然存在差距,城镇学校的教育质量、教育资源、教师素质普遍高于农村学校,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是目前家长呼声最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全面实施“特岗计划”确保教师聘用质量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加大;同时,部分农村学校特别是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师仍然紧缺,毕业生下不去,合格教师难以补充的问题仍然突出。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并有效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部近日就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发出通知。通知要求,全面实施“特岗计划”,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亟待有效提升,以帮助农村教师应对日益严峻的数字化挑战。本研究认为,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是农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源泉,能够持续赋能数字化转型走向纵深;有利于教师适应新技术、新模式,从而创新教育教学体验;有助于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农村学生带来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能够带动农村学生数字素养提升,有效弥补城乡学生间的“数字鸿沟”等。提升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有:农村中小学教师自身提升意愿较弱、农村教师研修仍存在诸多现实桎梏、难以准确评价并表征教师数字素养等。对此,应以智慧教育平台为“桥梁”缩减城乡教师提升动力差,强化农村中小学教师提升积极性;以农村教师真实需求为“蓝本”开展循证式研修,提升研修定位的准确性与实施的有效性;以数字徽章为“支点”,撬动农村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评价及表征难题。  相似文献   

6.
2005年5月,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拉开帷幕。在计划推进过程中,各地区提出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如大规模培训工作应该怎样做,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如何培养等。为解决以上问题,沈阳师范大学和辽宁省电化教育馆联合对辽宁省农村学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全面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大力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有效地提高了办学质量和效益;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三新一亮”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室里破旧不堪的现象彻底消除;大力实施“六有”工程,改善农村学校卫生设施和生活条件,使农村教育迈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步伐,大大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为农村孩子提供了均等的教育设施条件,有力推动了教育公平的进程。与此同时,我省不断加大扶贫助学力度,实施残疾儿童少年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制度,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的救助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吸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伴随着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当前最主要、最突出地反映在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和教育条件的不均衡两个方面。2005年4月9日下午,江苏省教育厅组织教育公平大讨论,来自教育厅机关、厅直属事业单位、省教科院和部分市、县教育部门的16位同志登台发言,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斌泰也亲自参加了讨论。这些同志的发言充分肯定我省教育改革发展成绩,同时直面客观存在的教育不均衡现象,剖析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探讨推进教育公平的对策。下面摘要发表参加讨论的同志的看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我国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这对于实现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等有重要意义。以衡水部分中小学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深入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虽然信息化建设在这些学校取得一些成绩,但因为是建设初期,所以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9.
笔者作为世行项目专家组成员之一,于3年前参与了在宁夏数百所农村学校开展的“世界银行贷款和英国政府赠款‘中国西部基础教育发展’项目SDP/PTT子项目”和“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子项目的实施工作。在项目实施和推进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宁夏一些农村中小学中有不少睿智的校长和教师,他们随着项目的深入发展,不断吸收世界上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0.
我市从2000年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先后实施了“明天教师培训计划”、“李嘉诚基金会农村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项目”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试点示范工程项目”。到2007年全市实施工程项目学校达到2530所(其中一模学校1192所、二模学校1176所、三模学校162所),项目工程总投资5327万元,基本实现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全覆盖。项目的实施为我市农村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典定了基础,有利于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了商洛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商洛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邵胜林  梁霞 《林区教学》2022,(9):104-107
党史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全国中小学纷纷采用各种方式关注和推进党史教育,掀起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高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当前部分中小学的党史教育工作仍存在着对该项工作重视不够、理解不透以及成效不彰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党史教育工作,中小学应加强学校党组织对党史教育的领导、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党史教育合力、提升各学科教师的党史教育素质、创新党史教育的形式,以赋能党史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2.
农村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国家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中小学校的比重很大,很大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都在农村。因此,重视农村教育发展、关注农村教育现状,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刻不容缓的重任。在农村教育中,农村教师问题、农村学生问题、农村学校问题,被称为教育“三农”问题。当前我国教育“三农”问题较为突出。下面就此话题和大家交流研讨。  相似文献   

13.
王林发 《师道》2021,(4):9-10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内容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中小学教育惩戒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今年3月1日,《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开始实施。目前我国的教育惩戒仍处在探索和初步实践的阶段,顶层设计虽然在逐步完善,但就教育教学实践而言,许多学校管理者、教师在认识和实施教育惩戒上都存在不少问题。中小学教师该如何界定教育惩戒;如何权衡教育惩戒的刚性和弹性;实施教育惩戒怎样接受制度的监督和管控,谁来做监督和管控的主体,监督和管控的力度如何把握等问题,都有待解决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1、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资金是困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通渭县经济条件差,社会经济基础薄弱,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而且我县大多数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存在“有硬件没软件”、“有电脑没网络”,即使为学校配备了教材,教师也被安排了正常课时上课,但是配套设施的不足导致很多内容没法讲,即使讲了,也没有实践来检验。  相似文献   

15.
丁文平 《教育家》2004,(9):59-60
校本研究是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宗旨,以学校教育实际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一线教师为研究主体的新的研究行为或研究方式。校本研究将教育研究的重心下移到了学校,倡导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研究理念,提倡“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教师即研究”。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研究越来越成为中小学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话题。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倍受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为了切实推进新时期农村教育的新发展,我国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施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例如,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保障全国城乡适龄儿童与少年都能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对农村中小学进行布局结构调整,以使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惠及农村学生。与此同时,寄宿制学校纷纷建立,以对农村儿童尤其是对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支持;建立城乡教师双向交流机制,鼓励城市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定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此外,国家还通过启动种种专项工程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如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地贫困地区学校工程、中西部地区农村教师特岗行动计划等等。  相似文献   

17.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农村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卫中 《江苏教育》2007,(21):20-21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推进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促进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抓手,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保证。目前,宜兴市有在职教师10815人,其中农村学校教师6572人,占全市教师数的60.77%。近几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优师”、“惠师”、“师德”三项工程,多方位、多形式、多层次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张金 《甘肃教育》2011,(19):18-18
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是改善边远艰苦地区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在农村长期从教、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城乡教师交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事关农村教师的切实利益和农村教育的稳定发展。自2004年以来,甘肃通过实施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重大教育工程项目,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住宿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这些教师宿舍大都属于宿办合一,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周转房,教师周转房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全省教育信息化(电化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资源建设力度,不断提升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实现我省教育现代化而努力。一、以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和推广应用为重点,做好“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工作。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学校需要大量的电子音像教材资源,我们在继续做好与课程改革相配套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改革开放30年来维吾尔族基础教育发展进行了论述:以“两基”为重点,基础教育得发展,以保证投入为前提,提高教师水平,以大力推进双语教学为发展,切合实际的落实到实处。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教育教学质量得以加强和提高。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地方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投入有限,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支出,国家加大扶持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中小学教师严重缺编,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应向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申请教师定向名额、申请延长定向招生的优惠政策、以统招的原则分配定向生;中小学学生流失仍严峻,狠抓法令法规,遵守劳动法,国家对贫困县的少数民族高中阶段应纳入义务教育范畴,解决贫困县学校的正常开支;提高高中升学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