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002年11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三类特殊教育学校新课程方案研制工作。在教育部谢敬仁处长和全国培智学校新课程研制组组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主任陈云英教授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各研制单位专家、校长、老师的努力,全国培智学校新课程的方案已经初步定案,已进入全国培智学校课程标准论证、制订阶段,并于2004年9月22-26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培智学校课程标准研制第一次工作会议。经过几个月的工作,许多参与课标研制工作的单位已按要求提交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为推动全国培智课标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  相似文献   

2.
2002年11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三类特殊教育学校新课程方案研制工作。在教育部谢敬仁处长和培智学校新课程研制组组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主任陈云英教授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各研制单位专家、校长、老师的努力,全国培智学校新课程的方案已经初步定案,已进入全国培智学校课程标准论证、制订阶段,并于2004年9月22-26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培智学校课程标准研制第一次工作会议。经过几个月的工作,许多参与课标研制工作的单位已按要求提交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为推动全国培智课标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  相似文献   

3.
2002年11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三类特殊教育学校新课程方案研制工作。在教育部谢敬仁处长和全国培智学校新课程研制组组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主任陈云英教授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各研制单位专家、校长、老师的努力,全国培智学校新课程的方案已经初步定案,已进入全国培智学校课程标准论证、制订阶段,并于2004年9月22-26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培智学校课程标准研制第一次工作会议。经过几个月的工作,许多参与课标研制工作的单位已按要求提交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为推动全国培智课标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  相似文献   

4.
20 0 2年 11月 ,教育部正式启动三类特殊教育学校新课程方案研制工作。在教育部谢敬仁处长和培智学校新课程研制组组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主任陈云英教授的直接领导下 ,经过各研制单位专家、校长、老师的努力 ,全国培智学校新课程的方案已经初步定案 ,已进入全国培智学校课程标准论证、制订阶段 ,并于 2 0 0 4年 9月 2 2 - 2 6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培智学校课程标准研制第一次工作会议。经过几个月的工作 ,许多参与课标研制工作的单位已按要求提交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为推动全国培智课标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中央教育科…  相似文献   

5.
6.
全国培智学校课程标准研制第三次工作会议于2005年10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市平谷区金海园宾馆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主办,北京市平谷区特殊教育中心协办.这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修订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实用数学、综合常识、职业技能三个课程标准.来自北京、天津、吉林、辽宁、山东、山西、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广东、云南、四川、重庆等地的五十余名有关教科研院所、培智学校、康复机构等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培智学校新课程研制组长陈云英教授、平谷区政协副主席吴祈琳、平谷区教委杜秀伶科长等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全国培智课标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教育部全国培智学校新课程方案研制组决定,于2005年10月18-22日在北京市召开全国培智学校课程标准研制第三次工作会议。其任务是:论证、评价、总结全国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草案;交流、总结各参加研制工作单位在课程标准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8.
2002年11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三类特殊教育学校新课程方案研制工作。在教育部谢敬仁处长和培智学校新课程研制组组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主任陈云英教授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各研制单位专家、校长、老师的努力,全国培智学校新课程的方案已经定案,从而进入全国培智学校课程标准论证、制订阶段,并于2004年9月22-26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培智学校课程标准研制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05年3月24-27日在广州市召开全国培智学校课程标准研制第二次工作会议。经过几个月的工作,许多参与课标研制工作的单位已按要求提交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职业技术教育》2006,(9):21-23
背景篇 中职撑起"半壁江山" 第一次全国职教工作会后的五年中,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的学校数、在校生数分别由1985年的2529所、100.90万人,3548所、74.17万人,8070所、229.60万人,增加到1991年的2977所、160.30万人,4269所、142.21万人,9572所、315.5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在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中的比重,由1985年的35%上升到1991年的45%;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的招生数比已接近1:1,撑起了中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同时,到1990年底,全国已建就业训练中心2100余所,年培训待业人员90多万人.  相似文献   

10.
6月6日至9日,第二届全国培智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在太原市杏花岭区特教中心学校开赛,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71名培智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参加技能比赛。此次比赛是继2007年首届全国培智学校青年教师(东部片)基本功大赛之后,中、西部片青年教师能力的集中展示,比赛内容包括特殊教育基础理论测试及个案设计、说课、评课、计算机能力、科研能力、教具制作能力等六大项。  相似文献   

11.
培智学校社会适应课程标准研究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培智学校社会适应课程已不能满足现代特殊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亟需开展社会适应新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本文阐述了培智学校社会适应课程标准研制的原因、理论基础与初步研究结果,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刊于1989年8月24日至26日在四川省教育学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通联工作会议。来自各省(区、市)教委、教育厅(局)师范(师训)处或教育学院的代表三十多人参加了会议。国家教委师范司金长泽司长、师  相似文献   

13.
12月2日到7日,教育部召开了以“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的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这是对1998年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以来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的一次全面总结,研讨了落实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试图分别按照盲校、聋校、培智学校类型进行分别制定,既分立于普通课程,又各自独立、自成体系.然而,残疾类型与课程标准之间不存在完全的对应关系.借鉴国际经验,对一些基础性的核心科目,应以普通课程标准为基础,通过对普通课程标准的调整,适应不同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保证所有学生参与并完成基于普通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推动特殊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近日,本刊编辑部在河北大学召开了第二次工作会议。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顾海良、副司长靳诺,高教社副总编郑惠坚,社政司思想理论教育处有关负责人以及本刊编辑部全体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上半年的工作并研究了存在的问题:强调要规范刊物组稿、编辑加工、版式设计、印制和发行等工作环节,尽快提高编辑素质、刊物质量和扩大发行量,并研究建立全国通讯员网络和做好建国50周年、迎接新世纪的宣传工作。顾海良司长充分肯定了本刊编辑部的工作,具体表现在:起步急,起点高;人手少,人心齐;重改革、重发展。他指出,刊物受到了各省教…  相似文献   

16.
全国高师教育系科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小组第二次工作会议综述1995年4月5日-8日,国家教委师范司在广西师范大学召开了全国高师教育系科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小组)第二次工作会议。会议交流了近几年来教育系科改革的经验,研究了下一阶段的工作;研讨...  相似文献   

17.
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主办,广州市番禺区培智学校承办的"全国特殊学校信息技术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会议于2005年3月27日至3月30日在番禺区丽江渡假花园顺利召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主任陈云英教授主持本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北京、广州、深圳、佛山、曲靖、杭州、张家港、湘潭、合肥、安阳、济南、长春、乌鲁木齐等地特殊教育学校与儿童福利院的领导与骨干教师.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5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特教分会和西安市教育局主办、西安市启智学校承办的全国培智学校校长论坛在西安举行。论坛就如何提升培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培智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实施人性化培智教育、培智学校课程解读等议题进行了专题讲  相似文献   

19.
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特殊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重新认真研读、实施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贯穿于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始终,构建不同形式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实施个别化教育教学和多元性评价,以促进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1987年5月21日至23日,我校召开了第二次实验室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党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总结我校第一次实验工作会议以后的实验室建设的新情况、新经验,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水平,表彰近几年在实验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