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理念告诉我们: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孩子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去填充;有人说,孩子是一幅多彩的画,需要我们去仔细欣赏;我说,孩子是一本书,需要我们去用心解读。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个性独特的书,只有用心去读,才可以读懂。  相似文献   

3.
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主办的“读懂孩子塑造未来——首届‘木铎心声’心理健康教育高峰论坛”于2015年11月1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活动中心拉开了帷幕.参加本次大会的人员既有国内外心理学界的顶级专家、教授,也有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人员、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心理教师、心理学爱好者.本次论坛既讨论了国内当前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问题与任务,更有国内外包括我国台湾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介绍.课程安排虽然紧锣密鼓,但大部分听课教师还是感觉时间太短,有的课程和话题专家没有讲够,我们也没有听够.下面就把我觉得特别好的内容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4.
曹晓 《教书育人》2005,(7):46-46
&;#215;老师:你好!今天我怀着复杂而无奈的心情,为我的女儿给你写信。  相似文献   

5.
读懂孩子,读懂自己 我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是我的先生 在各自的生命世界里 我们都是权威的信息发布者 我是孩子的伙伴,孩子是我的朋友 在各自的生命成长中 我们都相互滋养着率真的天性  相似文献   

6.
尹心英 《家庭教育》2007,(3S):18-18
儿子上学了,似乎更加懂事了,他不但能体会到老师、家长、同学对他的关爱,还时常用得到的爱去试着爱别人。同学一块儿玩,他懂得谦让并照顾比他小的同学。临近节日,他会忙着剪纸、画画、叠和平鸽,送给老师和爸妈。每当这时,我都会说:“鹏鹏的手真巧!这样的礼物比花钱买的礼物还珍贵。”过十字路口,总是小手牵着大手走。前天下雪,拐弯时没注意前面全是一片薄冰,我不由得叫了一声。儿子紧跟着下了车:“妈,我来推车。”俨然一个小大人。我赶紧拍拍他的小肩头:“儿子。不愧是个男子汉,妈妈谢谢你!”他爸爸有段时间出差在外,恰好儿子不小心碰伤了嘴,缝了两针,我又心疼儿子又无助:“跟爸爸说吧?”你猜儿子怎么说:“爸爸事情够多了,咱就不跟他说吧。妈,我没事,一点儿都不痛!”我不禁流下泪来:“儿子,你真勇敢,妈妈也要像你一样坚强。”有时没空接送,儿子说:“日本、美国的孩子十几岁外出打工。我都这么大了,自己走就行了!你尽管把我放开,你放心,我自己能行!”我眼前一亮:“乖儿子,你让妈刮目相看!不过,可要稳当、安全呦!”[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侯登强 《师道》2009,(7):112-113
读吴非老师的《前方是什么》,知道了他对孩子的那份细腻的关爱和痛彻心扉的担忧。他说:我喜欢孩子.特别是那些刚刚会说话的小孩子,看着他们清澈的眼睛.捧着他们白白的小手,我的心灵常常会有一种震颤.我的眼睛会莫名其妙地湿润……吴非老师何以流泪?我想那是他已经用心读懂了孩子的美好.读懂了孩子的伤与痛。  相似文献   

8.
一天中午,我刚到办公室,匡云就急冲冲地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老师……祁贵……吐了……”我一听,吓了一跳,连忙起身跟了过去。  相似文献   

9.
前些天,办公室里的老师聚在一起聊天,有位老师讲起了他十岁儿子的一个笑话。一天,儿子慎重而拘谨地跟妈妈说:“我有好多问题都不敢问,我怕别人笑话我,可我又真的不懂。”妈妈说:“不懂就问吧,说不定妈妈可以帮助你!”儿子问:“妈妈,新闻联播里每天都在讲‘巨蜥’,可是我从来没有看见过!”  相似文献   

10.
薛梅 《教育文汇》2013,(5):42-43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这种天性离不开老师的呵护和引导。  相似文献   

11.
何志宏 《湖北教育》2004,(24):57-57
“老师,我知道这道题目怎样做!”“老师,你的这个解法没我的简便!”作为老师,如果你的讲课被这样的声音打断,你会怎么样?  相似文献   

12.
徐静 《班主任》2013,(3):24-25
“老师,您别再管他了,他简直不可救药,随他去吧!”晚上八点半,终于等到小翔母亲的电话——孩子找到了,正在广场边打台球。放下电话,我不由深深叹了口气。  相似文献   

13.
“喂!” “喂!是朱老师吗?我是丁X。” “哦,有事吗?” “我不舒服,明天去不了学校,想跟您请个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入,品德课堂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是仍然会有追求形式主义的走过场,把课堂等同于花哨的秀,单纯地为了活动而活动。忽略了孩子的主体性,不以孩子发展需要为目标的活动终将是无效的。本文借浙教版三下年级《我的家乡在哪里》一课为例,从目标制定、活动内容设计两方面来阐述“读懂孩子的渴望.从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去设计活动”的观点并呈现了具体的操作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金英 《中国教师》2009,(24):46-47
<正>同事的女儿欣欣,这几天拒绝上幼儿园,甚至是害怕从幼儿园经过,但是幼儿园就在自己家旁边,要想外出,幼儿园是必经之路。欣欣妈妈带孩子外出经过幼儿园时,只好按照欣欣的要求,把欣欣的眼睛蒙住,抱着欣欣快速地从幼儿园门口跑过去。欣欣在幼儿园究竟遭遇什么,使她对幼儿园如此惧怕?原来有一天在美术课上,老师让小朋友画画,许多  相似文献   

16.
王涛 《青年教师》2006,(3):28-29
“小朋友,请把手里的玩具收起来,我们要上课了!”“怎么又上课了!”“我不想上课!”“老师,再让我们玩一会儿吧!”面对孩子沮丧的小睑和此起彼伏的抱怨声,兴致勃勃赶来上课的年轻老师愣住了。  相似文献   

17.
当我还是一名幼师学生的时候.老师问:“什么才是对幼儿的尊重?”我不假思索地说:“尊重就是让幼儿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尊重就是不把成人的要求强加给幼儿,而是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相信幼儿有自己的见解!尊重就是……”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我确信自己懂得如何尊重幼儿了。带着对幼教工作美好的幢憬以及又寸孩子的满腔热情.我走进了教工幼儿园,工作实践让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尊重。  相似文献   

18.
一次,我去剐的班级听课。课堂上,老师正在指导学生写生字时,一个男孩的铅笔突然断了,他举手向老师报告:“老师,我的铅笔断了,我没带转笔刀,也没带多余的铅笔。”老师听后便问全班学生:“谁有多余的铅笔?”一些学生听后纷纷打开文具盒去找。这时,坐在前排的一个女孩首先把铅笔递给了那个男孩。  相似文献   

19.
袁宇迪 《师道》2014,(6):26-26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与他在生活环境中一些细微末节的事情息息相关。一个孩子的成功成长需要家长的关心,更需要学校老师多一个心眼.留心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呵护其成长的信念。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传统的集体教学,幼儿园中的学习性区域游戏又称为个别化学习性区域活动,它是促进孩子个体差异发展、全面发展的良好途径之一。借助交响曲的结构模式,来解析教师在学习性区域游戏开展中如何运用不同的支持策略,观察孩子,推进游戏,和孩子进行有效的互动,从而使孩子自主学习。用交响曲四乐章中四种曲式,形象、直观、感性地阅读孩子的行为,并运用教育教学实践中丰富翔实的案例来进一步诠释教师的支持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