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使用乙醇生产制备C4烯烃具有良好的前景。本文以乙醇作为平台化合物,获取乙醇催化偶合制备C4烯烃的最佳条件。从催化剂组合设计与反应温度入手,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出线性回归表达式,然后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最后得出制备C4烯烃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450℃,催化剂组合为200 mg质量分数0.5%Co/SiO2-200 mgHAP-乙醇浓度0.3 mL/min。  相似文献   

2.
围绕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混用能否引起氯气中毒的争论,从考察两者混合反应有无碱和氯气生成入手,设计系列实验进行求证;结合理论计算,讨论分析影响氯气逸出浓度的关键因素。实验结果发现,在84消毒液与医用酒精混合的初始阶段有少量氯气逸出,而体系中存在的酸性物质会促进Cl2的生成和逸出;当C2H5OH的氧化产物CH3CHO积累到一定浓度,CH3CHO与Cl2、NaClO在强碱催化下可发生卤仿反应。  相似文献   

3.
酯化反应是高中非常重要的实验,但是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存在危险性高、副产物多、环境污染性强等缺点,将常见、便宜、低毒性、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Al2(SO4)3·18H2O作为催化剂,利用无水乙醇和冰醋酸合成乙酸乙酯,反应结束后,Al2(SO4)3·18H2O通过简单过滤即可回收利用,适合应用于中学课堂实验中。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10种含膦胺配体的1,2-二芳基乙烯-1,2-二硫醇的镍配合物[(p-XC6H4N(PPh2)2)Ni(S2C2(C6H4Y-p)2)](1:X=Br, Y=CH3O;2:X=Br, Y=CH3;3:X=Br, Y=H;4:X=Br, Y=Br;5:X=Br, Y=F;6:X=F,Y=CH3O;7:X=F,Y=CH3;8:X=F,Y=H;9:X=F,Y=Br;10:X=F,Y=F),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镍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DMF的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镍原子处于近乎完美的四方平面构型的S2P2配位环境中,通过循环伏安法测定了配合物在DMF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以及在三氟乙酸(TFA)存在时的电催化制氢性能....  相似文献   

5.
题目.过氧化尿素是一种无毒无味的白色粉末,是一种新型的漂白剂与消毒剂。它的合成方式如下:原理:CO(NH22+H2O2(?)CO(NH22·H2O2流程(见图1):图1过氧化尿素的合成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反应原理,CO(NH22·H2O2分子内存在的作用力是<sub><sub><sub>。  相似文献   

6.
制备H2SO4-硅胶固体酸,用约0.2 g的硅胶固体酸替换2 mL浓H2SO4应用于催化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通过减小当量进行对比实验后发现,只要0.1 g硅胶固体酸即可达到2 mL浓H2SO4的催化效果。在该反应中固体酸催化剂使用量少,危险性小,操作简单,反应产生酯的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7.
联苯乙酸是一种重要的非甾体抗炎药,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利用Suzuki偶联反应,发展了一种合成联苯乙酸的新方法。以对溴苯乙酸(1 mmol)和苯硼酸(1.2 mmol)为原料,以Pd(OAc)2(1%)为催化剂,以Na2CO3(3 mmol)为碱,以纯水(5 mL)为反应溶剂,80℃下反应4 h,联苯乙酸的产率可高达99%。本研究为联苯乙酸提供了一种简单、经济、高效、绿色的合成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放出的氢气质量不等1.基础知识例1 等质量的 Fe、zn、Al、Mg 与足量的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放出 H2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sub><sub><sub>;放出 H2的速率<sub><sub><sub>.解析设 Fe、Zn、Al、Mg 的质量为1,与稀硫酸反应放出 H2的质量分别为 x1、X2、x3、x4,则:  相似文献   

9.
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浙江新高考改革,对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创设真实问题情境“用CO2与H2制CH3OH”。以“用CO2与H2制甲醇可以实现吗?→用CO2与H2制甲醇反应能进行到什么程度?→用CO2与H2制甲醇反应快吗?”为教学主线,构建化学反应原理的认知模型,为高三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围绕基本问题“如何探究乙醇与钠反应产生的气体成分”将实验探究分为3个组成部分:制备并收集气体、改进气体检验装置和优选气体净化装置,并依次展开实证研究;实验表明:用注射器作为乙醇与钠反应的简易装置,并在针头位置安装填充浸有酸性K2Cr2O7溶液硅胶的尖嘴导管可以有效地除去气体中的乙醇蒸汽,用CO2传感器可以更准确评估乙醇蒸汽的净化效果从而确定气体的成分。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表面活性剂,四氢呋喃(THF)为溶剂,钛酸四丁酯(TBOT)为钛源,通过溶剂热策略制备出多级结构二氧化钛微球。利用浸渍还原法将Pt纳米粒子负载在二氧化钛微球上,得到Pt/TiO2催化剂。采用XRD、N2吸附脱附和TEM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糠醛加氢为模型反应考察了Pt/TiO2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Pt/TiO2催化剂在糠醛加氢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活性,在30~80℃反应3 h,对糠醛加氢反应的转化率为82%,选择性为78.4%。Pt/TiO2催化剂循环使用过程中仍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因此研究TiO2微球载Pt催化剂对糠醛加氢生成糠醇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言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是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化学反应原理教材中出现在探究浓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影响内容中。为了达到良好的演示实验效果,草酸要过量,使高锰酸钾完全反应。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具有不同形貌的CeO2 催化剂在CO催化氧化反应中的性能差异,对反应物中的有机配体富马酸的添加量进行调控,通过煅烧获得了片型CeO2 、哑铃型CeO2 和雪花型CeO2 。采用XRD、Raman和SEM测试对三种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采用CO催化氧化装置评价了三种催化剂的性能,结合XPS和H2-TPR表征结果分析了雪花型CeO2 性能较为优异的主要原因。高结晶性的雪花型CeO2 含有丰富的氧空位和活性氧,结合其纳米片自组装的特殊形貌,在催化反应中表现出最低转化温度。  相似文献   

14.
使用廉价的Si粉作为原料通过反应烧结获得了Si3N4,后续高温烧结过程中,Si3N4与粉料中Al2O3发生固溶反应,制备出单相β-Si Al ON陶瓷。经过1 700℃高温烧结后,获得β-Si Al ON相和β-Si3N4混合相陶瓷,随着烧结温度增加至1 800℃,Al2O3在Si3N4晶格中完全固溶,形成了单一β-Si Al ON陶瓷。选用Y2O3和Sm2O3两种烧结助剂,并对比其对反应烧结β-Si Al ON陶瓷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使用Sm2O3制备出长径比较Y2O3高的柱状晶粒,柱状晶粒相互交织桥接和连接,可以显著提高β-Si Al ON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NO2与H2O反应并无NO生成”这一异常现象进行探究,发现通常利用NO2与H2O反应制备HNO3的过程是分步进行的,NO2与H2O反应先生成HNO3和HNO2;HNO2不稳定,随后分解生成NO和HNO3。  相似文献   

16.
酸碱的中和反应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命题的常青树.现将有关中和反应知识要点和考点分析梳理如下,供参考.【知识梳理】1.特点: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需要注意的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uO+H2SO4=CuSO4+H2O;CO2+2NaOH=Na2CO3+H2O等就不属于中和反应.  相似文献   

17.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中最为重要的反应类型,其有关知识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同学们应高度重视该知识点的学习与复习。下面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考类型归类分析如下,供参考。一、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常考内容有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等。分析时应抓好元素化合价。例1 Cl2是纺织工业常用的漂白剂,Na2S2O2可作为漂白布匹后的"脱氯剂"。S2O32-和Cl2反应的产物之一为SO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该反应中还原剂是S2O32-B.H2O参与该反应,且作氧化剂C.由该反应可判断氧化性强弱顺序:Cl2>SO42-  相似文献   

18.
1.(福建南安)目前有关部门做出决定,司机酒后驾车会受到严惩,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  相似文献   

19.
我不知道化学教学同仁是否愿意讨论这个问题。就笔者的经历,我知道这是大家很难回避而又颇感棘手的问题。中学化学教材上不涉及这个问题,课堂上教师有理由可以绕过它,可是它早已铺天盖地遍及多种教参、教辅以及多种应试练习题,作为任课教师你还能在课外回避得了吗?一、双氧水跟碘化钾人们根据在KI溶液中滴入双氧水,溶液显橙黄色表示有I2(实为KI3),提出了如下的答案:2KI+H2O2=2KOH+I2,这种表达式似乎顺利地解释了反应是生成I2,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高效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的锰钴氧化物催化剂,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模板,采用硬模板法制备了具有三维有序大孔结构的尖晶石型锰钴氧化物(MnCo2O4)。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全自动物理吸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对硼氢化钠还原对硝基苯酚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多孔MnCo2O4催化剂具有立方晶相结构,其三维有序大孔孔径均一,比表面积达到65.7 m2/g;与体相MnCo2O4和其他贵金属催化剂相比,多孔MnCo2O4催化剂表现出更优异的催化活性,对硝基苯酚还原的反应速率常数可达6.59×10-2s-1。多孔MnCo2O4催化剂在5次重复利用后对硝基苯酚的转化率仍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