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数学高考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课本例题、习题不仅是教师施教、学生学习的主要素材,而且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在高考复习中,应回归课本.  相似文献   

2.
’96高考化学试题以《化学科考试说明》为依据,紧扣教材,全面考查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前几年的试题比较,’96高考化学试题更加注重对教材内容和课本习题的检查.’96高考化学试题把教材作为高考题的生长点,纵览全卷,有一半以上的试题可直接从教材上找到答案或由课本习题加以改造而成,现具体分析如下.1 试题直接源于课本知识直接选取课本知识作为高考试题,对引导化学复习教学既是必要也是合理的,它对那些热衷于“题海战术”,忽视课本的人们是一贴“清醒剂”.  相似文献   

3.
<正> “重基础、考能力”,“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做到“两个有利”是高考命题的原则.因此,对课本进行合理的利用,特别是对课本习题进行挖掘、引申与改造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以立体几何课本中的一道习题为例,看一看高考题是如何从课本习题改造得来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均沿袭“在丰富背景下立意,在贴近教材中设计”的命题风格,很多高考试题就来源于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以教材中的素材为依据,经过组合加工、改造整合和延拓提高而成,这为高考复习提供“依靠课本”的导向.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梳理教材,在课本的例习题中寻根探源,发掘更多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近年高考命题谈高三数学总复习孙岁超(广东省吴川市二中524500)究竟高考试题与课本中例、习题有何关系?高三数学总复习,怎样对待课本中例、习题呢?笔者结合近两年全国高考题,作些探讨,供参考.一、取材于课本中例、习题的高考试题仔细观察近两年全国高考题...  相似文献   

6.
紧扣教材出题,是高考的命题原则。命题者以教材中一些重要的例题、习题作为基础,编拟高考题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每年高考中有不小比例的此类考题。高考题目大多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其中这“高”意味着对课本中的素材加以挖掘创新。课本素材是高考命题取之不尽的源泉。笔者就以2006年高考为例谈试题如何源于课本或变形组合、拓延而来,为考生提供启发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紧扣教材出题,是高考的命题原则.命题者以教材中一些重要的例题、习题作为基础,编拟高考题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每年高考中有不小比例的此类考题.高考题目大多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其中这"高"意味着对课本中的素材加以挖掘创新.课本素材是高考命题取之不尽的源泉.笔者就以2006年高考为例谈试题如何源于课本或变形组合、拓延而来,为考生提供启发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高考数学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这是历年高考试卷命题所遵循的原则.因此,我们在高考数学复习时应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尤其对课本中典型的例习题更要注重加以引申、拓广、变形、发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充分利用课本例题和习题的价值,引导学生推广结论,探究解法,构建知识模块,提炼通性通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可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回避题海战术,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题可以发现,在试题中能找到课本习题、例题的影子,来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因此只要抓住课本不放,强化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夯实课本教材知识,认真研究例题、习题,定能走出困惑的题海,变苦学、死学为乐学、活学,在备考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以部分试题来说明高考试题无论形式上还是方法上源于课本.例1(2015年湖南高考)设函数f(x)=ln(1+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离不开例题的教学,提高例题的教学效果,可以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的眼光不要死盯着高考题和课外资料.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课本例题、习题或例题与习题的变形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教师应当把精力放在充分发挥教材例题与习题潜在的教学功能上,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1.
高考命题体现"植根于教材,来源于课本,着眼于提高"的原则,本文以圆锥曲线的复习为例,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挖掘教材,夯实基础,深入研究课本典型例题、习题及其引申、演变.高考圆锥曲线模块知识点:定义与方程、轨迹、定点、定值、最值、共线等.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材是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是形成基本技能的蓝本,教材丰富的内涵是命制高考题的不竭源泉。每年高考之后,我们不时会发现高考试题中总有几题是直接来自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或是由课本例题和习题经适当改编而成的。  相似文献   

13.
高考数学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这是历年高考试卷命题所遵循的原则。因此,我们在高考数学复习时应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尤其对课本中典型的例习题更要注重加以引申、拓广、变形、发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充分利用课本例题和习题的价值,引导学生推广结论,探究解法,构建知识模块,提炼通性通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可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回避题海战术,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王芝平 《中国考试》2007,(10):21-24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是高考试题的真实写照,高考万变不离其宗,依纲扣本,其中的“宗”和“本”指的都是课本,每年高考结束,我们都会发现:“题在书外,根在书内”,即很多高考题都源自课本中的定理或定理中的思想方法,或是例题、习题的重新组合,课本题大多都蕴涵着丰富、深刻的背景,实践证明。以课本为素材组织高考复习不仅不会影响高考成绩,而且是提高成绩的非常有效的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高考试题有很多是来源于教材,选编于教材的“原题”或仿制教材例习题的“类似题”,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课本例习题的潜在功能,深入挖掘其应用价值,注意课本例习题的结论,思想和方法的再利用,而一题多解,命题的推广和应用性研究,是实现以上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高考数学题常出常新,令高考数学试题丰富但不重复,新颖但不偏怪,灵活但有章可循.如果我们在高三总复习时,认真研究一些历年高考题,重点分析一下命题的思路,就会知晓高考数学试题是怎样由命题专家精心锤炼而成,从而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数学注重基础,《考试大纲》也明确强调考生要注重基础,因而紧扣课本出新题,是命题方向之一.课本习题通常都是命制中档题的“原材料”,特别是2005年广东省高考试题为能体现课程改革的导向,一定会加大中档题目的比例,所以关注课本是决胜高考不可缺少的一环.本文就与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往年部分高考题是怎样从课…  相似文献   

17.
一道课本习题的深加工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张振民近几年的一部分高考试题“植根于课本,着眼于变形”,是课本上练习题的变形或能从教才中找到它的“影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课本习题的处理,并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其“深加工”,“再处理”。...  相似文献   

18.
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源于课本的题占据了一定的分量.高考命题的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取材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课本中每一道例题、习题的设置都有其目的和作用,许多高考题都能在课本上找到"根源",都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形、改编及综合.  相似文献   

19.
李昌 《中学教研》2006,(3):11-13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奥加涅相说过“必须重视,很多习题潜在着进一步扩展其数学功能、发展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可能性…”课本习题不仅是教师施教、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认真钻研教材,活化课本习题,拓展其教学功能,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重要素材,也是高考复习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高考复习历来提倡回归课本.一方面,翻开课本。可以重温学习的历程,回忆学习的情节,知识因此被激活。联想由此而产生;另一方面,课本又是高考命题的一个主要依据。是命题人创作高考试题的园地。课本中的例题、习题蕴藏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数学内容,激发着命题人的灵感.因此,每年高考之后,我们总会惊喜地发现高考试题中总有几题是直接来自课本中的例习题。或是由课本例习题经过适当改编而成的.高考命题追求创新。创新可以推陈。推陈意在创新.下面以2006年高考中几道推陈出新题为例,领悟高考命题人思想的精彩,并从中探索回归课本复习的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