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中国区域电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同质化严重,缺乏科学定位;过度娱乐化、过分依赖电视剧;节目生产能力低下,频道空心化严重等等.对此,笔者提出中国区域电视发展的策略:契合自身优势的频道定位策略;支撑频道定位的品牌栏目策略;围绕品牌栏目的产业价值链策略.  相似文献   

2.
汪茜 《新闻世界》2014,(5):45-47
类型化电台以其低成本、受众定位明确精准等优势,在各地成长的势头很快。某一地区往往汇集好几家类型化电台,彼此之间差异日益减少。用类型化的运营思路管理传统的栏目化节目,使之既保持栏目化特色又能实现稳定的节目质量,将成为一种广播运营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2006年元旦,温州广电总台新闻综合频道的电视"帮忙类"节目--<闲事婆·和事佬>栏目正式推出,这档以"帮忙"为独特定位,以温州方言为播报形式的新闻栏目一出现就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尤其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经过几次扩版之后,现栏目分设帮忙、新闻、故事、当家人等多个板块.这档节目的最高收视率更是达到十三四个点,成为频道乃至整个温州台的王牌节目.笔者了解到,国内媒体类似的帮忙类电视节目还有浙江电视台的<范大姐帮忙>等.这些节目都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特点,立足为百姓办实事,是观众的贴心人,而且在收视率上都有不俗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广电运营正在由栏目化阶段跨入频道化阶段。该阶段突出特点是以品牌栏目为龙头,整合一系列符合专业频道要求的类型化栏目。包括品牌栏目在内的所有栏目都将面临改造、升级、重塑的课题。因而,品牌建设显得愈发重要。"限娱令"提出,要综合调控引进节目形态的总体数量、题材内容、类别比例等,防止集中引进同一地区、同一类型、同一内容的节目形态;杜绝格调低下和内容庸俗,防止跟风、抄袭、模仿境外或他台的节目类型。这对于指导我国广电学习借鉴境外优秀节目形态,开阔眼界、更新观念、拓宽市场,会起到积极作用。"限娱令"还提出,广电总局每年将评出十大创新创优栏目和十大优秀栏目予以表彰,对在导向、内容、格调、形式等方面具有引导性、示范性、创新性的节目以及节目制作人、主持人予以表彰。这是鼓励创新、保护原创、维护品牌、避免跟风的重要举措,也是举办全国健康品牌栏目和金牌主持人评选的政策背景。  相似文献   

5.
怎样让自己的节目留住观众,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直至胜出,许多业者提出了打造电视品牌栏目的口号.现结合实际谈一点想法. 要素之一:节目定位要准确稳定 在大众传播进入分众化,各种专业频道层出不穷的今天,一个栏目要有稳定、明确、细化的节目定位,这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法治在线>节目的文本形态由"第一现场"和"法治聚焦"两个版块组成."第一现场"版块是对某一法治事件的新闻性叙述,实现当期节目内容的"故事化表达"与"议题设置";"法治聚焦"版块通过对同一事件的法理分析完成"议题"的思想性延伸.作为一档日播法治类专题栏目,<法治在线>的核心竞争力、差异化定位与新闻品牌策略主要是通过"第一现场"来加以打造并实现的.<法治在线>的"现场体"新闻叙事模式不仅是对央视新闻频道整体定位的吻合与呼应,更是对法治类新闻题材"强纪实性"电视传播手法的探索与试验.  相似文献   

7.
如今,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栏目化成为时尚。这对满足受众不同需求,方便受众收听收视起到了良好作用。但由于栏目的骤增,管理部门在栏目统筹设置、科学管理等诸多方面跟不上事业发展的需要,栏目的采编播人员在认识、操作上还有些问题没有真正解决,栏目良莠不齐的问题不容忽视,尤其在同一套节目中出现栏目内容重叠、形式雷同的问题更亟待解决。有鉴于此,本文拟就栏目的定位、编排、选材等最基本的方面,进行一些分析,提出精办栏目的粗浅意见。一、注重节目整体优化,让栏目精确定位众所周知,栏目这一形式是从报刊借鉴来的,为的是将各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频道专业化的理念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但是在频道专业化的进程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专业频道的内容并没有摆脱新闻资讯、娱乐综艺、纪实专题、电视剧的综合性构成,内容形态的雷同与相似,导致了同质化.为了努力避免同质化、无特色问题,频道普遍采取了特色定位的方式.然而在具体实现特色定位的途径上,一般都会从频道直接过渡到主打节目、栏目上,对于特定时段的专业化、主题化、功能性的设计,从理念到实施上,都还远未自觉,也远未到位.因此,在频道和主打节目、栏目之间,着力开发"时段"这一中间层次,使之更具专业性、功能化,对频道的专业化特色实现,以及编播创新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我国的电视屏幕兴起了一股"新势力"--故事化栏目.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有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江苏卫视的<人间>等.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袁方预言:故事化节目将取代选秀成为电视的新宠.可以预见的是,电视故事化栏目的热浪会滚滚袭来,跟风之作也将层出不穷,此轮"故事热"甚至还可能重蹈选秀热"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相似文献   

10.
重"策划"轻"执行",在电视界几乎是一种通病.无论是开设新栏目、改版老节目、组织专题报道还是举办大型活动,都要进行前期策划.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策划相当卖力,结果却跟预定目标相去甚远,有的甚至因缺乏执行力而草草收摊.  相似文献   

11.
思考之一,市场经济呼唤节目质量。在广播电视界,现在都在探索节目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有的一台变多台;有的扩大信息量,准点新闻,滚动播出;有的节目板块化、栏日化、主持人化,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受众面前。这是一大进步,节目与市场经济接轨,并与之相适应,是个渐进的过程。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化,新的举措会不断出现,声屏将更加繁荣但改革的目的和出发点,在于提高节目的整体水平,归根结底还是个质量问题。广播电视是以节目作为精神产品进入市场的,即节目市  相似文献   

12.
作为电视法制节目而异军突起的典范<今日说法>栏目自1999年1月2日开播以来,以"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为宗旨,将节目定位为"切入新闻事件、百姓参与、法学专家点评",目的在于普法,推动立法和监督执法,已经成为央视法制类节目中的王牌栏目.  相似文献   

13.
石宁 《新闻传播》2012,(5):39-40
频道运营在近几年中遭遇的"非典型"状况明显多了:同一时段播出同一部电视剧,几家卫视的收视率偏偏有天壤之别;自办栏目花了血本,该有的明星、嘉宾有了,该设置的环节一个不落,宣传没少做,但收视就是不如人家;更甚的是,化大价钱都请不来的明星,偏偏  相似文献   

14.
卢莉 《记者摇篮》2012,(4):38-39
随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等栏目的开播,各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相继成立,新闻评论栏目在观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新闻节目的竞争表现为新闻评论的竞争:在同一城市同时出现几家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同一电视台同时出现几个新闻评论节目;甚至在同一频道内部不同时段也出现多个新闻评论类栏目。在此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评论从业者已认识到新闻选题的重要性。谁拥有高质量的新闻选题,谁就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受众的注意力,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那么如何进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呢?第一,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需要具备典型性、异  相似文献   

15.
1995年5月1日,《中国之窗》节目正式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普通话节目中播出,每天10分钟。《中国之窗》节目的开播,受到海外听众的热烈欢迎。江西省赣州人民广播电台连续四年参加了《中国之窗》节目的制作,并连续四年在中央外宣办等单位举办的广播外宣优秀作品评选中获奖。本文结合赣州台的实践,谈谈地方电台在对外宣传专题节目创作中应着重注意的几个问题。一、为谁制作:准确把握节目定位我们生活在一个非群体化传播不断发展的时代。传播的非群体化原理凸现了外宣节目准确定位的重要性。地方电台一般没有外宣任务,由于缺乏…  相似文献   

16.
黄枫 《今传媒》2007,(2):4-6
在传媒领域,他轻松自如地舞动着研究与运营的双节棍. 他出版过4本深受行业人士追捧的传媒研究专著,现任两所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他为4本杂志写过专栏;他在湖南电视台工作的8年时间里做过4个名牌栏目的制片人,提出了超女式"节目活动化,活动节目化"的电视理念;2003年调到中央电视台研究室负责新节目研发小组工作;在15个月的时间里他一手将列车电视实验变成现实;他先后策划和操作五十多个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大型活动;他凭借<媒体活动实战报告>在第二届中国节庆年会上捧回"2006年度中国十大节庆理论人物"奖杯;如今他创办的新媒体机构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视台"中国武警"栏目,是向全国介绍武警部队的窗口.从1996年创办至今,"中国武警"几经改版,风格逐渐形成,影响日益扩大.特别是去年,栏目综合评估居央视第7套节目前十名,乃至前三名,居军事节目第一名.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专题片,分别获"五个一工程奖"、电视"金鹰奖"、优秀军事节目奖,有的节目成为大学的教材,引起不少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电视台"故事天下",前身"天下夜航"依托于全国著名新闻栏目"新闻夜航",是全国28家省级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一档大型全国民生新闻故事类电视杂志栏目,2009年7月1日,正式成为日播常态节目,之后为走出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更名为"故事天下".拥有不同于省内其他民生节目资源的"故事天下",具有自己的特色定位.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河南卫视新推出一档文化娱乐类栏目《知根知底》,本文认为该栏目在文化类栏目的娱乐化呈现上做出了尝试,力求做到节目定位收放有理,节目形态收放科学,节目设置收放有度,节目效果收放有节,节目推广收放有序,但节目在细节表现、制作手段、内容把控等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在电视传媒的诸多栏目中,法治专题节目有着比之其他栏目不同的特殊性,因为此栏目的宗旨是宣传和普及法的,而法的看点是有其制作特性的。栏目定位是节目的灵魂准确的定位是栏目的灵魂所在,从节目的选题、结构、拍摄乃至包装,都要以栏目的定位为出发点。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