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例"一次课堂意外的发生",从教育教学效益的角度探析,我想说三个问题:(1)张老师这节课上对华某"顶撞老师"这一意外事件处理的环节效益高吗?(2)张老师以往的教学效益高吗?(3)张老师今后应该怎么做才有更高的教学效益?先谈第一个问题。可以肯定地说,张老师对意外事  相似文献   

2.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拿出一张彩纸,对折后描出“爱心”图的一半。谈话:老师把这张彩纸对折一下,沿着这条边剪一个图形,你能猜出老师剪的是什么图形吗?(演示:剪出图形并展开),原来是一个“爱心”图。我希望三(1)班的同学们每人都有一颗爱心。(把“爱心”图贴在黑板上)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图形的左右两边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3.
案例一:“小数的意义”教学片段 (出示一张正方形白纸) 师:假设这张正方形白纸用1来表示,你能表示出0.3吗?  相似文献   

4.
(一)莫让“小白杨"失望早上一进教室,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望着我,目光中充满期待:“老师,今天带我们植树吗?”“到哪里植树?”……我脑袋一懵,这一个个小精灵又想出什么新花样?这个班,有好多孩子鬼精鬼精的,想出的一些“招”,有时真让人无奈。可是,今天怎么就想起植树了呢?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玩一个猜扑克牌的游戏,有兴趣吗?老师这儿有一副完整的扑克牌,多少张?(54张)把大王和小王取出,还剩多少张?(52张)  相似文献   

6.
陈岚(以下简称“陈”):张老师,您好!您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及研究已经40余年了,尤其是对小学作文教学很有建树。您能谈谈对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的看法吗?  相似文献   

7.
刘艳辉 《成才之路》2013,(29):15-15
高二教师张志敏在一节语文课上说:“把语文的《自主学习与水平测试》(黄色书皮)拿出来。”某一学生诡异地说:“老师,就是那本黄书吗?”学生听后一愣,老师也是惊愕,随即张老师缓过神来说:“对,就是那个黄书。”另一个学生不干不好意地说:“老师,你真色。”  相似文献   

8.
(一)复习诊测媒体出示 :把各图中标出的部分用分数表示(1)学生独立做在书上117页。(2)做完后指名回答 ,并提问你是怎样想的?(二)激思引新(1)媒体显示一张数学王国大门紧闭的图片。(2)师谈话 :“同学们 ,想跟老师一起去数学王国作客吗?”当学生跃跃欲试时 ,教师语气一转 :“不过 ,要进入数学王国必须打开这把智慧锁。解开智慧锁的密码才能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3)引导学生看密码 :“数学王国大门高2米1分米 ,可以写作———米。”提问 :“这个密码你会解吗?”当学生露出探求的神色时 ,抓住时机 ,顺势交代 :“今…  相似文献   

9.
[教学片断]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及比例尺后,教师上了一节“设计校游泳池”的数学活动课。1.出示“校园鸟瞰图”师(指着食堂西北边的游泳池):这是什么?它建在校园里的哪个位置?生:这是游泳池,它建在食堂的西北边。生:老师,食堂西北边的空地真的要建游泳池吗?师:是的,学校打算作为第二期工程施工的项目。校领导动员大家为游泳池设计图纸。你们有信心吗?生(齐答):有!2.学生自行设计图纸(发给每人一张8开铅画纸)师:你们估算一下空地的长和宽,按一定比例尺独立设计“游泳池”。将设计方案画在铅画纸上。…  相似文献   

10.
如何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在达到识字教学目的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讣陈思维,讣)练语言,培养语文素质,增强主体意识呢?请看长沙市开福区麻园岭小学张扬老师关于“看图读拼音识字6”的教学。实录(一):张老师一上课就举起一支粉笔,带着几分神秘,不紧不慢地问学生:“谁记住了怎么写横、竖、撇、捺、横折和竖钩这些笔画吗?”学生一听,情绪立即兴奋起来,“我会!”“我会!”的呼声此起彼伏。张老师“很吃惊”地对学生的反馈来了一个“反馈”:“你们都记得写呀?那我请最近写字进步f引夫的xx同学来写。”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张老…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教学过程:1.认识“放大”和“缩小”。师:(出示图1)这节课,我先请大家看一张贲老师的照片。师:能看清吗?生:看不清。放大一些!(师把图1分别“放大”成图2、图3、图4)师:如果按照我们平时的想法,这三幅图都放大了。不过。三幅图中,只有一幅图符合数学意义上的放大。你认为是哪一幅呢?  相似文献   

12.
在三年级“轴对称图形”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常有这样一些疑问:飞机(实物)是轴对称图形吗?判断轴对称图形需考虑内部的图案或颜色吗?不少老师为此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第2课。 教学流程 一、画画导入,趣学“目” 1.师:(课件展示“眼睛”图)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2.师:对,这是一只明亮的大眼睛。(一边指一边说)这是眼眶,这是眼珠。同学们,听美术老师说你们特别会画画,那么你们能把这只美丽的大眼睛画下来吗?(生画)  相似文献   

14.
自从“0”归为自然数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有些问题的确不好界定和划分。正如《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第5期蓝玉文老师在《都是“0”惹的祸》一文中所阐述的那样:“0是偶数吗?0是合数,还是质数?相邻的自然数是互质数吗?0/4是真分数吗?”笔者在教学中曾疑惑过,也和同事们讨论过,但就是没有提起笔像蓝老师这样正式“申请”过。因此,笔者读过蓝老师这篇文章后,就其中几个问题提出个人拙见,以期与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5.
<正>【案例描述】张老师执教《坐井观天》时,请一名学生将“无边无际”这个词语板书在“小鸟”的旁边。学生板书时,教学流程继续进行,谁也没有注意学生写在黑板上的四个字。“大家看看,这两个‘无’字有何不同?”张老师指着刚才学生板书好的“无边无际”问大家。我一看,咦?这两个“无”字没什么不同啊!这个字才四画,每一个笔画不是都交代得很清楚吗?哪里错了?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p39~41“统计:简单的数据分析(例2)”。 案例A: 1.引入。 “你想了解老师吗?”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统计图中的信息来了解老师。在投影上出示一张画有条形统计图的较大的纸(投影上显示不下),创设一个矛盾情景,从而引出把纸下面一部分折叠起来,既能显示完全,又不会影响数据的观察,为正式教学起始格与其他格不同的统计图做铺垫。  相似文献   

17.
“主观能动性”等同于“意识的能动性”吗——兼与杨年昌老师商榷■郭成振“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关系如何?”对这一问题,《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7年第10期发表了杨年昌老师“哲学概念关系例释”一文(以下简称“杨文”)。文章认为...  相似文献   

18.
“刺啦——”老师从本子上撕下一张普通的作业本纸,紧接着说了一句让全班同学都感到不可思议的话:“大家看见这张纸了吗?今天,我就要从这纸里穿过去!”  相似文献   

19.
汪素琴 《科学课》2008,(12):M0002-M0002
一天,我在布置学校橱窗,往里面张贴科学家的图片,一些围着观看的学生在议论:“科学家真了不起!你瞧,爱迪生发明了一千多种东西。”“你长大了想当科学家吗?”“我连想都不敢想。”“假如我成了科学家,这里也会挂上我的照片,那多神气啊!”……当我贴到最后一张图片时,沈辉同学大声叫起来:“汪老师,刘明说,请你把这一块留着,将来贴他的照片。”咦?!我灵机一动,取下了中间的一张图片,留下了一个醒目的空白,并且激励各班学生:老师相信,十年、二十年以后,你们中会出现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这块空白将由他(她)来填补,你想成为这样的一位科学家吗?  相似文献   

20.
汪素琴 《小学自然教学》2008,(12):M0002-M0002
一天,我在布置学校橱窗,往里面张贴科学家的图片,一些围着观看的学生在议论:“科学家真了不起!你瞧,爱迪生发明了一千多种东西。”“你长大了想当科学家吗?”“我连想都不敢想。”“假如我成了科学家,这里也会挂上我的照片,那多神气啊!”……当我贴到最后一张图片时,沈辉同学大声叫起来:“汪老师,刘明说,请你把这一块留着,将来贴他的照片。”咦?!我灵机一动,取下了中间的一张图片,留下了一个醒目的空白,并且激励各班学生:老师相信,十年、二十年以后,你们中会出现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这块空白将由他(她)来填补,你想成为这样的一位科学家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