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戏剧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其动作是取得艺术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戏剧动作美的主要表现,即:戏剧动作在外形中显真情,在内形中透怎力;戏剧动作往往以夸张的形式为主要表现方式;戏剧动作既是表现内容的形式,又是传达意念的内容;戏剧动作本身体现着一种戏剧艺术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传统戏剧"寓教于乐"理论存在着明显的趋同性,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都以"善"为教育目的,都以普通人民大众为教育对象,都坚持教育与认识、审美作用的关联互补。这种现象体现了中西戏剧理论的"文心"相通,说明了异质文化背景中的文学艺术存在着共同的、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和特质。  相似文献   

3.
过程戏剧是国外一种盛行的语言教学手段,但它在国内的语言教学中运用很少,与此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很匮乏。基于此,以传统戏剧为比较对象,探讨二者的本质区别和教学模式,便于国内的语言教师对过程戏剧有较清楚的认识,对他们的语言教学有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文人画家是有士大夫气息,高蹈于山林、胸中有气味的中国传统文人精英。文人画家历来鄙视专业画家与画工。戏剧票友视戏剧为修身养性的雅趣,是娱己娱人的享乐方式,其内心视那些专业戏剧演员为“戏子”、“贱业”。文人画家与戏剧票友利用自己话语霸权把他们的审美好恶强加给了绘画和戏剧,并影响了绘画与戏剧艺术的发展,从而造就了文人画家与戏剧票友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美学取向的影响,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相似文献   

5.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家在完成“三一律”、重解“卡塔西斯”和创立悲喜混杂剧体诗等方面,对于西方传统 戏剧原则作出了突破和修正,此举从表面看似乎是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但实质上并非如此,一代文艺复兴思 想家乃是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身的历史要求。  相似文献   

6.
歌剧《托斯卡》从两个方面表现了音乐中的戏剧美;音乐的戏剧性与音乐的抒情性高度结合;使典型的创造和意境的创造水乳交融,音乐的戏剧性推动音乐的发展走向高潮。  相似文献   

7.
1869年到1875年,一种新的戏剧形式逐渐在秘鲁首都出现,只是当时还没有在利马社会引起很大反响。中国移民为其赋予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并让这个南美国家对它产生了兴趣。本文依托诸多出版于十九和二十世纪的利马报刊档案,以异质文化研究者对中国戏剧的阐释和误解为主体,针对中国传统戏剧在西语国家的传播和接受做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戏剧经过多年的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的出版,将中国戏剧搬上了研究的舞台。王国维、吴梅、周贻白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戏剧进行了研究,但是由于历代学者重视戏剧的文学性,使得王国维的重文学的治学之法成为主流。进入21世纪,学者们又提出了关于建设完整的中国传统戏剧理论的思想构架,戏剧研究的发展又有了新的目标,本文在总结前人对中国传统戏剧文学性、艺术性、民族性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发现传统戏剧理论建设研究的不足之处,努力探索传统戏剧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戏剧的美学特征作了概括的归结和论述。本文认为,在戏剧的审美特征中应含悬念美、剧情美、性格美、语言美等因素;而在中国的戏曲的审美特征中应含生活虚拟化、表演程式化、形式独特化、时空自由化、风格多样化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谐谑"即诙谐逗趣,我国戏剧在诞生之初就蕴含了这一重要的元素。滑稽调笑,谈言于微中其本身即为一门艺术,将这门艺术融入戏剧,以其独特的形式展现戏剧的内容,往往比"歌"、"舞"更具吸引力。从上古至五代的"优人优戏"到唐之"弄参军"、宋之"滑稽戏",都体现了这一传统。  相似文献   

11.
金元时期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巨大的反传统的历史潮流,这股潮流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中国戏剧本身所有的平民化色彩在这种情况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对传统做到了较好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蒋景艳 《文教资料》2006,(30):162-163
王维国和姚华都是我国著名的戏曲评论家。姚华的喜剧论与王国维的悲剧论相互辉映,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戏曲研究的良好开端。本文分别阐述了王维国与姚华对于中国戏剧中悲剧与喜剧的独到见解,来展现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戏剧的发展历程和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藏族传统的八大戏剧是藏族学史上占重要地位的传统学作品,为了继承和发扬藏族历史化传统,本对八大传统戏剧在塑造人物形象、结构方式、语言特征等方面作了一些简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尝试回归传统语境,认识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精神、艺术骨骼.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戏剧不刻意追求结构、规模,所谓写意、表现与再现的不同,正在于它可以以其自身艺术基本精神、艺术骨骼为基础,专心处理戏剧的内在诸元素,从而达成完善的综合,在任何可能的体段内,抒情写意.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骨骼由戏、歌、舞结构而成,其艺术精神凭此传达.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英美文学作品中,戏剧独白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学艺术的表达形式。在英美的诗歌作品中常常使用这种特殊的表达形式,来对诗人与第一人称进行区分,来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进一步的展开和塑造。随着几个世纪的不断发展,戏剧独白也对英美文学产生了越来也大的影响,这使得戏剧性独白这种文学形式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歌剧《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为例,通过对其戏剧和音乐的对比分析,得出音乐和戏剧之间必须紧密结合,平衡统一,剧中音乐的演唱与情节发展环环相扣,同时歌词根据音乐的旋律走动,从而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均衡。  相似文献   

17.
我国戏剧遗产极为丰富,和人民群众有密切的联系,继承这种遗产,加以发扬光大,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和变迁,如不及时加以抢救,无形文化遗产的消亡将比有形的文化快得多。为此,我们组织这组文章,分别就传统戏剧的保护、传承,濒灭剧种青年观众的流失问题,中国古代戏剧剧场的演变,传统戏剧唱腔的声韵美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期望能对传统戏剧的保护、传承及研究起到一定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戏曲文化在近代石家庄城市大众文化发展中独领风骚.石家庄的各种传统戏剧在向近代戏剧转变过程中,存在着不同剧种之闻的广泛交流和相互吸收.不同剧种搭班同台演出的实践活动,扩大了各种戏曲的社会影响,加强了各剧种之间的艺术交流,丰富了不同剧种的演唱方法和技巧,扩充了各剧种的演出剧目数量,促进了各个剧种自身的日臻完善,产生了一批戏曲名伶.石家庄的城市化为本地乡土戏凸丝弦从农村走向城市并扎根城市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促使丝弦在与百戏伎艺的竞争中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9.
间离效果是中西戏剧艺术的分水岭。中西戏剧艺术在舞台效果和叙事方式上的种种差异,体现了两者在间离效果上的不同立场。追本溯源,这些差异都要归因于中西不同的美学本质。尽管中西戏剧艺术千差万别,各有千秋,但只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就能将戏剧这一艺术形式达到完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英美文学是英美文化在时代发展中的重要产物,是西方文学在世界文学中所占距的重要地位之标志。英美文学对戏剧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形式与创作技巧方面来看,英美诗歌在戏剧独白方面不断追求诗歌形式对内容的重要意义,并用“包容万象”的艺术胸襟,不断对现代诗歌创作的艺术进行探索,使现代新诗的创作形式更加丰富,一方面又对现代新诗传统进行发展,创作出大批与现代新诗存在差异性的诗歌作品,对现代新诗的创作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