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功法锻炼-八段锦配合针灸治疗对肩周炎患者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其中医症候及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指标的变化,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中医症候及其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功法锻炼对肩周炎患者的中医症候及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指标指标有改善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八段锦功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利湿化瘀法治疗维持期狼疮性肾炎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湿瘀内结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狼疮肾炎患者采用随机开放和平行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中医温肾健脾、利湿化瘀法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实验室指标、感染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SLEDAI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实验室指标、不良事件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温肾健脾、利湿化瘀法结合西药治疗维持期狼疮性肾炎脾肾阳虚、湿瘀内结证,能明显控制狼疮性肾炎复发,延缓慢性肾脏病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对抗精神病药物的管理状况,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方法:选取217名精神疾病患者家属,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药物管理方面的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03份,患者家属对疾病的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基本知识的了解等,都影响了患者家属对药物及患者服药的管理.结论:医院应加强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进行有关精神卫生知识普及,强化药物对精神疾病的维持治疗、预防复发的健康教育知识.  相似文献   

4.
《健身科学》2011,(12):8
一项新研究发现:笑声可以治疗老年痴呆症,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相对于接受标准疗法的老年痴呆患者来说,接受了幽默疗法的老年患者情绪不安性减轻了20%。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者认为笑声可以有效地替代抗精神病药品。研究者选取了36个护理中心和400名自己在家居住的老年痴呆症患者作为样本,对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临床资料统计,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病理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分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中医针灸和推拿手法对此病患的治疗结果统计研究后发现:中医针灸和推拿对急慢性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均有很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小,费用低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效果.方法:按研究需要共纳入符合本研究的文献7篇,按照Meta分析要求整理数据,建立数据库,应用Cochranc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软件对各研究中的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中医手段中的针灸与推拿、中药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总体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手段中的推拿、针灸、中药对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均有一定的疗效,其中针灸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总有效率要高于推拿和中药.由于检索到的文献数目较少,尤其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报道欠缺,导致文献评价结果尚不能得到完全肯定的结论,其疗效有待于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来证实.  相似文献   

7.
栾一波  燕泓杰 《武当》2007,(12):50-50
中医点穴按摩疗法历史悠久,但多以治疗肢体关节疼痛为重,治疗脏腑内科病症的按摩尚不多见。敝人数年前掌握了道医脏腑点穴疗法这一独特的点穴按摩技术,经临床验证后感到此术确为按摩疗法之精品。该术以中医整体观念与脏腑气化理论为指导,独创的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疗水平和康复技术的发展,经过正规的医疗及康复治疗后,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可恢复步行功能,但仍有至少1/5的患者会遗留足下垂、内翻等踝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步行能力进一步改善.并且患者回归家庭后,因为缺乏专业的康复治疗,踝关节功能障碍往往进一步加重.所以采用何种手段能延续患者回归家庭后的有效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旨在对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特点、机理、评价指标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居家康复现状做一简单总结;同时对动态电刺激原理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可用于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的居家康复治疗.为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的居家康复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20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治愈16例,好转2例,无效2例。强调了本病的中医治疗应以辩证分型为主,同时如病程较长或体质虚弱者,应服药时间相对治疗延长,不能过早终止治疗,且需采取扶正方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制约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康复以肢体功能恢复为主,躯干核心肌群功能训练容易被忽略,随着核心训练成为临床康复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研究证明其对脑卒中患者有益。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脑卒中患者核心肌群训练的最新研究进展,从训练机制、训练方法、功能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完善核心肌群训练的临床理论基础,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以期为治疗师和研究人员提供康复治疗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观察手法复位加针灸理疗对运动中膝关节骨错缝的临床疗效。4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手法复位加针灸理疗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中医常规疗法;4次为一疗程,疗程内治愈不重复治疗。得出结论,手法复位加针灸理疗对运动中膝关节骨错缝有显著性疗效,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观察手法复位加针灸理疗对运动中膝关节骨错缝的临床疗效。4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手法复位加针灸理疗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中医常规疗法;4次为一疗程,疗程内治愈不重复治疗。得出结论,手法复位加针灸理疗对运动中膝关节骨错缝有显著性疗效,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对200例踝关节扭伤的患者以外用中药进行分期治疗,临床治愈率达89%.认为此方法能发挥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取得良好疗效,同时强调初诊时仔细询问病史及检查体征具有重要意义,以及过早下地行走对远期治疗效果会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强  唐运鸿 《灌篮》2021,(2):30-30,37
我国自闭症家庭接近一千万。其中,0-14岁的自闭症儿童超过200万。但医学界尚未形成明确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措施,自闭症的诊断、评估大多依赖于对其行为的描述。虑到自闭症患者发病率的增高及运动干预的可能性及便捷性。分别对国内和国外的自闭症儿童的运动干预进行了综述,以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体育医疗在防治疾病和临床上退渐得到推广和应用,特别对一些常见病、慢性病,效果明显。应广大患者的要求,从本期起我们将连续刊载黄美光大夫整理骗写的具有良好疗效的几种常见病家庭体育疗法,供患者在家庭进行健身锻炼。  相似文献   

16.
报告了膝关节粘连纤维性僵直41例治疗结果,涉及柔道、摔跤、足球等9项运动。治疗采用我院传统的中医骨伤科疗法,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改善76度,最佳者改善130度,效果良好。结合其诊治经验就膝关节粘连纤维性僵直的临床特征与病理改变、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治疗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7.
《湖北体育科技》2017,(11):967-970
目的探讨传统中医综合治疗干预对偏瘫患者产生肩痛的有效康复方法。方法对1名确诊的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患者进行6周综合治疗,采用上肢功能评分以及量角器测量患侧肩关节前屈、外展、内外旋和后伸5个维度的关节活动度。同时结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评价患者实验前、后疗效。结果 6周治疗后患者肩关节前屈、后伸、外旋和外展的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内旋减少。上肢Fugl-Meyer运动评分明显提高。结论传统中医综合治疗对偏瘫肩痛是有积极意义的;偏瘫肩痛是由肩关节活动受限、痉挛收缩导致的损伤和神经受损或压迫等原因造成的;偏瘫肩痛的治疗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肩袖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关节粘连传统松懈术联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来开展研究,患者共计34例。应用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联合运动疗法对患者开展治疗,并对采用JOA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来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疾、关节活动度均有了较为明显的好转;同时,患者的疼痛、无力等症状也得到了良好的缓解,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症状有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仅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比为2.94%。结论:应用关节粘连传统松懈术联合运动疗法还可以很好的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踝关节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中医的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理论,阐述了踝关节扭伤的临床治疗体验。其中是以气功为主并汲取其它治疗方法之精华进行的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20.
膑下劳损是运动医学的病名,中医统称为痹证,它与现代医学的关节炎是截然不同的疾病。一般认为膑下周围组织发生了广泛的退行性病变,在病程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如早期的局部微肿,疼痛明显,即所谓的关节炎;后期则疼痛并伴有膝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即成膑下劳损。本病治疗方法较多,我们用中医按摩、针灸疗法,治疗10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了继承祖国医学遗产,为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下面就临床工作中谈几点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