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女性主义叙事学主要研究叙事话语与性别及身份的关联,是西方后经典叙事学发展的前沿理论。《刺猬的优雅》通过看门人荷妮和富家少女帕洛玛的交替视角,展示了巴黎一栋高级公寓里发生的故事,揭露她们的经历和心路演变。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为理论依据,围绕小说的叙事声音、叙事视角及叙事结构特点对小说文本进行分析,探讨芭贝里身为女性作家在写作中如何通过女性叙事策略,建构起女性叙事声音和女性话语权威。其写作尝试也对中国的女性主义小说创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对鲁迅的小说主题凸现技巧作了探讨。鲁迅小说的叙事视角主要还是较为传统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和“全知叙述视角”。但具体小说有具体的表现方式,而且无可替代,为鲁迅的“为人生”的小说观作了最有力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自传体小说从十八世纪初诞生以来,鲜有研究其叙事聚焦的历时性演变问题。本文以19世纪至20世纪的四部西方自传体小说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经典叙事学理论和修辞叙事理论,通过文本细读和文本间对比阅读两个维度,分析叙事聚焦与叙述者、作者、读者三者间的关系,探讨西方自传体小说叙事策略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特征,以期丰富自传体小说叙事艺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略论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学开辟了以小说为主的叙事文学研究的新天地,而罗兰.巴特又是结构主义叙事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模式颇有成效,用它来分析我国传统小说的叙事问题,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我国传统小说的叙事特点和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5.
晚清小说处于近代短篇小说崛起时期,这一时期的小说尽管仍未彻底扫尽旧小说的习风,但在很多方面,显示出现代化的特性。本文试从叙事学角度对吴趼人小说《黑籍冤魂》这部处于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转型时期的作品进行分析,来探寻这一时期作品在叙事视角、叙事时间等方面的“转型期”特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晚清的狎邪小说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文本《花月痕》和《青楼梦》为标的,以叙事学理论为依托,尝试从预叙、时间刻度和叙事视角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希望通过细读分析,能做到对作者写作套路更准确的把握和对文本脉络更加清晰的理解,进而在此基础上对整个晚清狎邪小说的叙事特征有一个概貌性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远山淡影》是石黑一雄的长篇小说处女作,该小说的一大特点是性别化叙事的运用。本文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分析解读小说主人公悦子的第一人称回忆叙事。叙事者悦子通过性别化的叙事声音对女性叙事权威进行建构,借用叙述视角转换再现包括自己在内的边缘女性群体的生存现状。小说批判了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男性中心主义、白人中心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同时也体现了同属边缘的少数族裔作家石黑一雄融入西方文坛中心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雷小燕 《海外英语》2013,(2X):183-184
《奥兰多》是英国现代主义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最具想象力的作品之一。该文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出发,重新阐释这部小说,发现其独特的叙事技巧有效地消除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男性话语权力的控制,从而建立了女性叙事权威。  相似文献   

9.
单文华 《中国教师》2009,(Z2):118-120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价值,表达了文化融合的思想,还透露出对男性中心和西方中心主义的颠覆。在艺术形式上,小说也显示了背离传统叙事手法的诸多叙事特色。本文试依据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观点,从叙事结构、叙述视角和叙述声音三个方面,对小说进行分析,探讨作者如何运用独特的"讲故事"的模式来表现意识形态,剖析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来探讨和研究池莉小说的叙事艺术,分析池莉小说中叙事声音、叙事视角、叙事时间的复调手法,并努力探讨促使池莉运用复调叙事手法的原因,以此来透视池莉小说作品的艺术独特性及作家通过小说传达出来的生存困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小说类体裁从19世纪开始兴起,至今已有了众多变化与更新,特别是内容与形式上有着许多的突破。叙事学自20世纪中期开始就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在有关叙事技巧的探讨中,视角问题已成为热门的话题之一。视角的使用策略可充分体现作家的叙事谋略,从限制视角中的零聚焦到内聚焦和外聚焦,甚至特殊视角的探讨都已进入深层阶段。而现今学界对此的研究与探讨相对集中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作品上。通过对叙事学的研究揭示茨威格小说《伟大的悲剧》的叙事视角的独特之处,从而从中学语文叙事课文教学的角度对《伟大的悲剧》一文做关于叙事视角方面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2.
《老残游记》作为一个叙事文本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试以叙事学的视角,从其对古典章回体小说的承继、对西方小说叙事视角的借鉴以及在这两方面合力作用下的叙事结构的新变三个方面来论述《老残游记》的叙事特点,力图寻找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在具体文本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黄金时代》是已故当代作家王小波的得意之作,本文试图利用叙事学相关理论从叙事时间、叙述者、叙事话语等方面分析作者构建此小说文本的特点,并且透过这些特点洞察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入挖掘小说的主题思想与隐喻内涵。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作品的叙事形态出发,从作家的现实处境、文化背景、写作姿态和精神困惑出发,揭示并剖析了邱华栋小说创作中潜存的男性叙事模式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5.
试论小说叙事视角的艺术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叙事理论中,叙事视角的艺术选择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叙事谋略。小说作为一种叙事学,其叙事视角包括三种基本类型,并且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艺术功能,难分高下优劣。因此,我们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就应该根据三种叙事视角各自的特点和优点,根据小说题材、内容和生活容量进行艺术选择,做到合理选择、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6.
沙汀小说大致存在着三种叙事视角: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以及一些交叉视角,分别呈现了不同的叙事功能,从而更准确地反映了作家的冷静客观,暴露讽刺、含蓄蕴藉,选材精深的叙事个性。  相似文献   

17.
小说文体以叙事见长,从叙事学角度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在关注小说写什么的同时,更关注小说是怎么写的,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尝试从叙事节奏、叙事视角和风雪意象的意象叙事等层面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行教学解读,以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林冲的心理、命运和小说主题,提升解读文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叙事学一般是研究文学(主要是小说)的叙事话语,对新闻话语进行叙事学分析还远远滞后于文学。本文着重从叙事学角度探讨新闻话语选择叙事视角的艺术,结合新闻报道实例分析了新闻话语中常见的全知视角、固定式限知视角、转换式限知视角和纯客观视角等四种类型的叙事视角。  相似文献   

19.
论唐五代小说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五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它的出现表明中国古典小说创作已摆脱子、史的束缚,逐步走向成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指出唐人“有意为小说”,叙事艺术的增强是唐五代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唐五代小说的叙事艺术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勾勒唐五代小说叙事视角的多样化以及各种叙事视角自身的特点;二是在叙事时间上,标注年号、有意识“扭曲时间”,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预叙等叙事笔法的运用构成唐五代小说独特的叙事时序;三是叙事结构上,呈现出程式化、板块状的特点,作还通过设置“小说之眼”,使叙事结构趋于谨严、完整。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男性叙事视角是中国叙事文学的传统叙事模式,那么新时期的女性小说则反叛了这一传统,显示出鲜明的女性叙事视角的特征。新时期尤其是8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小说大量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是一个显著现象。同时,80年代后期成名的一大批女作家几乎都采用了多种叙事技巧,多样化的叙事视角也是她们热衷于尝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