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要掌握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因为在阶级社会中,人都是划分为阶级的,人们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活动,都是代表其所属阶级利益的。各种事件也都具有一定的阶级性。以商鞅变法为例,要了解其性质、作用、影响等,只有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从变法所代表的阶级———新兴地主阶级来确定这次变法是一次封建地主阶级变法运动。从其内容看,经济上“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政治上,“废除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实行按军功授爵”和“推行县制”,都是在打击奴隶主贵族利益,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封建经…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合纵“与“连横”。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确立封建统治的政治改革。 2.战国时期,经过各国变法,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分析商鞍变法成功的原因,以培养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史上,出现过两种类型的变法运动。商鞅、吴起变法是在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向没落奴隶主阶级夺取政治、经济权力的斗争,它实质上是地主级阶对奴隶主阶级的革命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属于另一种类型,它是在我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打击秦国奴隶主宗室贵族,彻底铲除使秦国贫弱落后的腐朽势力,全面推行“农战”方针,商鞅在改革政治制度的间时,大刀阔斧地在秦国进行了一场土地制度的改革.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政治改革的成果,又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所以,对秦国土地制度的改革,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图对商鞅如何改革秦国土地制度和改革后秦国土地所有制的性质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管见.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三六一年,秦献公死了,二十一岁的太子——孝公继承了君位。处在西北的秦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比东方的六国要落后一些。直到献公的时候,秦国地主阶级才取得统治权力。不过,历史发展的规律,往往表现为“后来居上”。从孝公起,秦国开始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这和商鞅坚持革新,实行变法是分不开的。作为新兴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的孝公,是一个有朝气的青年统治者。他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代替周室,统一六国的雄心壮志。要这样大干一番,不用说,首先要充实国力,打击奴隶主旧贵族的反动复辟势力,从而巩固和发展新兴的封建国家。因此,孝公一上台,就下令求贤,为社会改革运动作好组织准备。商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募入秦的。商鞅出生于卫国,年龄和孝公差不多。自小爱读法家的书,把法家的先驱者魏国的政治改革家李悝作为学习榜样。他怀抱法家理想,曾投奔过魏国统治集团。可是当时的统治者魏惠王不愿重用这个反对复古倒退,主张变法革新的青年人。正在这个时候,商鞅听到秦国召贤的消息,就满怀希望地赶往秦国。  相似文献   

6.
道不拾遗     
商鞅,原名卫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他在秦孝公时任秦国的宰相,因功劳显赫而受封商地15邑,故称商鞅。为进行国家的改革,秦孝公听从了他的建议,任他为宰相。他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废除了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变法令下达后,商鞅将一根3丈长的木头放在国都的南门,贴出告示说:有谁能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赐10两黄金。但人们都以为是骗人的,无人响应。商鞅又将赏金增至50两黄金,  相似文献   

7.
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处于被消灭过程中的没落奴隶主阶级推行着一条复辟倒退的政治路线,而正在为巩固封建政权而斗争的新兴地主阶级,则推行着一条革新前进的政治路线。两条根本对立的政治路线,决定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军事思想。战国中期最坚定的法家商鞅,在泰国推行了一条当时最彻底的变法革新路线,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商鞅的军事思想,是他的政治路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8.
商鞅变法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改革 ,历来都是教学的重点。现行中学课本中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有 :废分封行县制 ;实行什伍连坐法 ;奖励军功 ,实行军功爵制 ;废井田 ,开阡陌 ,用法律的形式肯定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以及“燔诗书明法令”。商鞅变法的重要意义是打击了奴隶主阶级的特权 ,建立了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 ,使秦国强大起来 ,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其实 ,除此而外 ,秦国强大还有另一重要原因———秦国实行客卿制。这也是秦国政治上由弱变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学习历史,搞清时间的概念是很重要的,所谓时间概念当然不仅指具体的年月目,大体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掌握。第一,社会发展阶段的概念。我们谈到历史上的一个事件或一项发明,首先耍弄清楚这是发生在哪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事。如大家熟悉的商鞅变法,只有当我们了解到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初期,才能领会商鞅变法是一场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变法,是废除奴隶制度,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变法。  相似文献   

10.
1.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的相同点是A.都代表地主阶级B.都废除井田制C.都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D.都实现富国强兵【解析】答案选D。考生易错选A,原因是没有注意两次改革的阶级本质差异。管仲改革属于奴隶制改革,而商鞅变法是属于地主阶级的变法。启示:在复习时同学们要注意对两个类似概念(如此题的两个概念、府兵制与募兵制、察举制与科举制等)进行异同点的比较分析。2.秦朝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并为后世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汉继承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但又有所损益变化B.县级行政单位是秦朝最基层的行政组织C.…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奴隶制和封建制之间有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从战国封建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至西汉武帝经济改革后结束,历时约五百年之久。以地主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制度和残留在工商业中的奴隶主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贯穿了过渡期的始终。与此相适应,“重本抑末”政策,即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基本政策之一。自商鞅变法始,经历  相似文献   

12.
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被齐桓公任用为相后,改革内政、发展生产、通货积财,使齐国国富兵强,壮大了争霸实力,成就了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大业。教学中许多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管仲改革和战国时期商鞅、吴起变法都在确立封建生产关系,为什么前者没有遭到奴隶主贵族的反对,后者却遭到旧势力反攻倒算,落得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本文试从意识形态与社会改革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荀子名况,赵国人。他生活在战国末叶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时代(约公元前三一三——前二三八年)。当时,奴隶不断起义,新兴地主阶级与没落奴隶主贵族之间,夺权与反夺权,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异常激烈。荀子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在奴隶斗争的推动下,向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儒家学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是先秦法家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战国中期,在燕国发生了燕王哙把君位"禅让"给相国子之的事件.目前一些流行的历史著作,都认为它与秦国的商鞅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一样,是在"进行封建的政治改革";或者更明确地说,是给新兴地主阶级"和平转让政权".这些论述,与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有出入的.为辨明历史真相,特作如下剖析.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的商鞅变法,曾遭到妄图阻挡历史潮流前进的儒家的反复攻击。在深入进行批林批孔的斗争中,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认真研究商鞅变法,正确评价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反过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变革反过来促进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革命阶级与反动阶级的斗争。我国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就是在社会生产力已经向前发展、奴隶制生产关系急剧崩溃、封建制生产关系正在形成的情况下,代表新的生产关系的新兴地主阶级起来改革  相似文献   

16.
1.北宋诗人王安石在《商鞅》中吟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王安石如此述怀,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同情商鞅因变法被车裂而死B.自己变法遭遇巨大阻力,半途而废C.大宋腐朽之极,改革无力回天D.王安石变法不合时宜,且力度过大  相似文献   

17.
孔子处于春秋末叶,这是一个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社会基础动荡,阶级关系变化。新兴地主阶级同奴隶主贵族,以及奴隶主贵族内部都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孔子基于他的保守为主的思想意识和基本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立场,而对当时“礼坏乐崩”的社会状况深感不安。他站在旧道德、旧制度一边,反对新兴地主阶级坏礼乐,乱纲常的过激行为,而总想使社会秩序象西周王朝“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  相似文献   

18.
商鞅(?——公元前三三八年)是我国先秦法家的杰出代表。他不但是一位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改革家。由后人辑录的《商君书》,包含了商鞅批判儒家反动教育观点,主张改革奴隶主旧教育的一系列进步的思想。但是,由于历代反动派长期尊儒反法,一些地主、资产阶级学者攻击商鞅“言武力不言文教”、  相似文献   

19.
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变法,根据地上文献和地下考古发掘资料的"二重证据"法研究,商鞅变法创建了一个以高压的社会氛围、鲜明的社会等级和快捷的上升渠道为特征的秦国社会。此次变法对秦国的主要贡献是完善了"军功爵制",提高了秦人的战斗力,但是商鞅并没有刻意打击旧贵族;在经济方面,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大众的生活水平也没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关于商鞅变法的性质,史学界一般认为:这是一次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通过它在秦国废除了奴隶制,确立了封建制。然而近年来出土的秦律,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这次变法的新的珍贵而可靠的史料。从秦律中我们没有看到废除奴隶制的痕迹,却发现了许多巩固奴隶制的条文。这就不能不使我们有必要对商鞅变法的性质作重新探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