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汉语里两个以上音节在连续的时候,由于受前后音节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连读变调。濉溪方言里的连读变调有非叠字两字组连读变调和重叠式连读变调及其他特殊连调,其中非叠字两字组连读变调有“不包含‘一’和‘不’的非叠字两字组的连读变调”和“包含‘一’和‘不’的非叠字两字组的连读变调”两种情况;重叠式连读变调有叠字两字组的连读调和叠字三字组的连读变调,其他特殊连调是指无规律可循的变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胶南方言的声调系统,考察了胶南方言的两字组连读变调情况,并从中分析了胶南方言的连读变调规律。  相似文献   

3.
海宁方言属于吴方言,有着丰富的连读变调,海宁方言中的连读变调和声调类型,语法结构有关.本文对海宁方言两字连读变调作了初步分析,发现了不同声调连读变调的基本规律,特别提到了动宾结构字组连读变调特点和阳平阳去在变调中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4.
常州方言属吴方言,从声调上可分为"绅谈"和"街谈"两种口音。本文基于赵元任1970年发表的《常州方言》一文中所记常州方言"绅谈"连读变调情况,与汪平1988年发表的《常州方言的连读变调》一文中所记常州方言"街谈"的连读变调进行比较,找出同一方言的这两种不同口音在连调上的异同,并从生成音系学的角度对常州方言的连读变调进行解析。本文认为常州方言的连读变调中存在扩展变调、语境变调等变调形式,由此探究常州方言连读变调现象的深层机制。  相似文献   

5.
费县(刘庄)方言的两字组连读变调可以分为非轻声两字组连读变调和轻声两字组连读变调两类。非轻声两字组中除前字为上声的两字组前后字都不变调外,其他两字组普遍表现为前字变调,后字不变调;轻声两字组连读变调普遍表现为前字和后字都发生变调。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陈渊泉(2000)提出的关于普通话上声连读变调的制约条件发表了不同看法,认为上声连读变调应该放到节奏范围里讨论。变调域的划分应该充分考虑音节间的松紧度而不是只考虑句法结构,而且各变调域应该独立执行音系规则。基于这种假设,笔者对四上述宾结构的变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套制约条件能准确地预测出其变调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扬州方言两字组和三字组的连读变调。扬州方言两字组的连读变调有两种类型:A式是前字变调,后字不变调;B式是前字、后字都不变调。两字组变调形式取决于今音环境,变调后产生三个新的调值。三字组的连读变调受两字组连调规律的制约,可以看作两字组的延长。全文分四章:壹,引言;贰,声韵调;叁,两字组连读变调;肆,三字组连读变调。  相似文献   

8.
烟台方言具有两种不同的连读变调形式。在两字组中,最后一个音节的声调保持不变,而首音节的声调遵循字调变调规则发生连读变调,在所有的两字组组合中四种组合发生连读变调。在三字组中,末尾音节的声调依然保持不变,而首音节和第二音节声调,受到尾音节声调的同化作用,遵循词调变调规则发生连读变调,所有的三字组组合都统一按照末尾音节声调的类型发生相应的连读变调。这种现象印证了词调变调与字调变调是语言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山东日照方言有四种声调,两字组连读共有十六种组合,其中八种发生了连读变调。运用优选论对日照方言两字组的连读变调进行音系分析,提出日照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制约条件及其等级排列顺序。  相似文献   

10.
昆山方言的连读变调.情况复杂却存在某种规律。经过整理、简化。作了较为明析的表述。将昆山、上海、苏州三地方占的连读变调进行比较,发现在语音发展中,连读变调的调型也有新老之分:老的调型昆山保留最多;其次是老派上海方言;再次是苏州方言;发展最快的是新派上海方言。  相似文献   

11.
普通话二字组词语不同的声调组合方式 ,使前后位声调产生不同的动态变化形式。前位声调的动态变化明显表现在上声调变为低降调和中升调上 ;后位声调的动态变化则表现在调值的明显改变上。后位声调的动态变化更为普遍 ,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新闻传播思维与话语形态发生了重大转变。在新闻关注视角上,新闻思维由泛政治化叙事思维转向民本大众思维,新闻语态由精英宣传语态转变为平民纪实语态;在新闻观点阐发上,新闻思维由封闭的聚合思维转向开放的发散思维,新闻语态由主观定论语态转向客观探究语态;在新闻表述方式上,新闻思维由模糊抽象思维转向精确形象思维,新闻语态由抽象概述语态转为具象描述语态。新闻思维与语态的转变,使新闻主体在社会变革语境下建构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的传播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13.
甘田 《海外英语》2014,(10):227-228,274
In English,intonation i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of supra-segmental phonology,it refers to the changes of tone and pitch.English intonation is non-tone language which means the word meaning will not changed with the changing of the independent word's tone,while Chinese is Tone language,in which tone often determinates the meaning of word,different tones are representative of different meanings.Chinese language function exerts differently in tone and intonation,and it is a bit complicated compared with English.  相似文献   

14.
本列举大量古书中的例,进一步证实了清代学提出的“阴阳对转”现象,即在古书中韵腹相同而韵尾不同的阴、阳、入之声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5.
张家口方言的调类与古调类相比也有平,上,去,入四声,但无浊声;与普通话调类相比,其平声不分阳阴。在连续变调时较突出的是,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由高平调度为降调。  相似文献   

16.
南京方言声调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方言的两字组有五种常见的连读变调现象 ;上声字儿化以后声调读如阳平 ,“菊花脑”读如“菊花劳”之类现象可能是儿化变调的残迹 ;修饰亲属称谓名词的单数人称代词定语有读如阳平的变调情况 ;轻声与有些连读变调、声调组合会出现较多的交叉音位现象 ;南京话的入声的特色是“高”和“紧” ,南京话在稳定地保持着入声这一调类的同时也具有向普通话靠拢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7.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留学生来说,语音关系到语言学习的全局。语音教学不仅要教声、韵、调,还要教音联、音变,还要教停顿、轻重音、语调等语句韵律。根据语音教学中的重难点,可提出一些可行的语音教学方法,希望能为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声调标调法在声调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中符号标调法、五度标调法、九度标调法、分域四度制标调和调素标调法是五种比较重要的方法。根据声调所具有音区特征、曲拱特征和顺延特征,上述的五种标调法分别突出了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特征。  相似文献   

19.
明末乔中和<元韵谱>一书中的声调系统,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类,其中平分阴阳、保留入声调,反映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河北内丘语音的面貌.该书音系平分阴阳在非曲韵类韵书中是具有革新意义的声调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用实验方法对梅县话的六个单字声调和连读变调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1)单字调调形为四个降调两个平调;(2)在连读时阴平、去声和上声产生调形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