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大新闻改革创新的力度,挖掘新题材,丰富新语言,探索新手法,创造新风格。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养料、寻找线索、提炼主题"。本文就如何在挖掘新闻题材上下功夫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当来自四面八方的新闻裹挟而来之时,漫画以它的意蕴深邃在读者心中有着其他新闻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位置. "漫画"二字的使用由丰子恺先生始,而丰老先生认为陈师曾的简笔画是中国漫画的起源,虽然漫画的产生到现在还不足200年,可这种简单而夸大事物特征的绘画以随意、无拘无束的直观形象较之于文字相比,能更快地缩短读者与报纸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从表面来看,“旧闻”与“新闻”是对立的。但从深层来看,这两者又是辩证统一、相互转化的。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旧闻”,而昨天的“旧闻”经过挖掘包装后也可以成为“新闻990近一段时间,《广州日报》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尤其是对重大历史题材的挖掘,成为近期报纸的亮  相似文献   

4.
陶克 《军事记者》2006,(12):4-5,18
10月23日,解放军报第12期“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特刊”如期出版。至此,从8月1日开始、刊登52个版面的长征特刊,圆满划上了句号。回顾这次长征特刊宣传,感想很多,值得思考、总结的东西也很多。从总体上看,长征特刊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在军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宣部有关部门对军报长征特刊给予肯定和赞扬;特刊的很多稿件被其他报刊和网络媒体转载,这也说明特刊得到了新闻界同行的关注和认可。长征特刊宣传所取得的成绩,是解放军报社党委高度重视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特刊启动之初,社长王梦云就多次提出,特刊一定要出新,出思想性、出知识…  相似文献   

5.
北京晨报策划、组织、实施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报道.历时4个多月.10多名记者、编辑参加报道,除了在北京的采访外.还先后走访了江西、福建、四川、贵州、云南、陕西6个红军长征走过的省市.采访了十几位健在的红军老战士、诸多红军亲属以及长征研究的专家学者。最终.以“见证传奇”为主题,分别以“还愿、英雄、等待、影响、揭秘、传承”6个为分主题.从10月12日至20日.共12个整版.推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读者总体的评价是:内容鲜活。故事感人.幕后新闻多.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6.
在谈论“新闻情趣”之前,应该先弄明白一个问题:读会不会为自己不关心或打动不了自己的章花钱买报纸?无疑.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7.
陈之玉 《青年记者》2003,(12):52-52
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报道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性,这类报道极容易给身在基层的通讯员造成一种高不可攀的印象,认为写这种报道是报社记者们的事。近年来,我接连发表了几篇有影响的报道,逐渐悟出了其中的道理:这类报道的“专利权”并不完全属  相似文献   

8.
京杭运河始于秦,兴于隋,盛于唐宋,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之一,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享誉世界的重要历史人文景观,是中国悠久文明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9.
梁馨月 《视听》2016,(11):23-24
少数民族历史题材电视剧作为我国亟待保护的文化链条之一,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历史题材电视剧现状的分析,探索其文化视角下的基本属性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上,我们就认识了这两个字:“长征”,或者说知道了七个字“二万五千里长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这一代人读到了数量可观的有关长征的文学作品,知道了红军怎样突破乌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应该说,我们是读着这些作品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为历来"详于政事而略于文化"的档案事业带来了文化建设的新契机。档案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文明的使者,如何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一、档案文化建设势在必行《档案法》明确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  相似文献   

12.
历史记忆就是以图片、文字、影像等媒介形式将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特定的信息方式保存下来.媒介是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而文本化是其表现形式.文本是通过文本化来实现的,文本化的过程涉及"记忆"的媒介建构和如何建构的问题.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媒介建构反映的是影视剧文本呈现的历史是"真实"的也是"当下"的,这和我们持有的历史观念以及所处社会情境有关;如何建构反映的是"历史心性",这与影视剧文本生产过程中信息的选择、重估、遗忘以及创造有关.  相似文献   

13.
许菊萍 《视听界》2008,(2):97-97
2006年,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张家港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特别报道《永远的丰碑》。作为一个县级电台,要不要推出这组大题材报道,在最初进行节目策划时,曾引起了大家的争议,但最终还是推出了这组报道。节目播出后,获得了广泛的好评。我台另一档大题材节目《台商眼中的中国入世五周年》也获得苏州市广播“彩虹”一等奖、江苏省广播“彩虹”三等奖。  相似文献   

14.
<书刊报>从2006年9月25日至12月4日,历时两个多月,连续10期刊发经过精心策划和组织的关于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的32篇稿件,"十大元帅的长征时期"、"长征中的重要战役"和"长征中的重要会议"三个专题同步推出.这一系列报道的策划和实施,历时之长,规模之大,效果之佳,在<书刊报>办报史上是空前的,是<书刊报>2006年编务工作的重头戏和压轴戏.这一浩大"工程"集中体现了<书刊报>的定位和特色,充分发挥和彰显了自己的优势,提升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书刊报>进一步从事重大历史题材的宣传报道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开辟了更加牢靠和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广播新闻报道中 ,以历史题材为主要内容的报道近年来大量出现 ,且每每引起较大反响 ,屡屡在国家级的新闻评选中获奖。这里 ,先简单列举 :例如 :《烈士陵园被冷落引发的思考》、《中华英模》、《警报 ,不忘“9.18”》、《让历史告诉我们》、《英雄 ,魂兮归来》、《重唱创业歌》、《民族正气歌》、《甲午百年》、《从雷锋到徐洪刚》、《让历史说话 ,让档案作证》、《老将军话抗战》、《历史不会忘记》、《来自鲁讯故居的呐喊》。从以上列举中 ,可以看出 ,这些报道都有个共同特点 ,或以历史的人、事、遗迹为线索 ,或大量采用历史资料 ,甚至…  相似文献   

16.
赵怡 《新闻窗》2006,(5):101-102
毫无疑问,在现代社会,作为把持大量信息资源的媒体具有其他社会平台不可比拟的强大话语权,这种话语权的拥有同时也要求着媒体必然具备高度的道德自律性和社会责任感,公益广告的发布是媒体对这种责任感的一种物化表现。它既表达了社会主流所倡导的某种道德倾向,重要的是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着媒体本身在社会中的公信力,也就是媒体所表现出的公众形象,从某种角度理解,这种公众形象就是媒体在商业环境中的竞争力。当然,利用公益广告(活动)来树立和提升具有亲和力的形象是所有企业都殊途同归的一个渠道。  相似文献   

17.
河北是一个文物大省。在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的今天,如何在报道中通过挖掘地方文化的底蕴推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去年以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用心制作了《行走在山水历史间》、《元中都一沙海里浮出的驿站》、《武强年画之现在进行版》、《到泥河湾去看海》等专题报道(见《河北画报》2001年第6期——2002年第3期),受到读者、专家的广泛好  相似文献   

18.
19.
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作为彰显中国力量、展现中国精神、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文化沟通的重要载体,已然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沟通世界的重要桥梁.文章通过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面临的困境,解构其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寻其在新时代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深厚的个人文化底蕴,是新形势下广大档案工作者的基本素养,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障。档案工作者的文化底蕴支撑着个人日常工作思想水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价值是文化的灵魂,良好的文化之中蕴藏着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