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虚构和象征是小说创作的基本特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善于通过虚构的手段叙述故事,并以不同寻常的故事情节来表达作品的象征意义。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其虚构与象征相结合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对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社会的认同与否做出了心理结构分析。福克纳小说创作的经验对中国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莫言在改革开放时期,向福克纳学习的同时力主自主创新,为中国文学的当代发展以及发挥文学的文化软实力作用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2.
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对福克纳作品的研究现状,其后重点对福克纳的作品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总结了福克纳经典作品对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 1876-1941)是20世纪早期举世公认的美国最知名小说家之一。他为美国文学做出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为文学宝库留下了多部优秀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更在于他对后来的文学巨匠如海明威、福克纳、斯坦贝克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为此他相继被海明威和福克纳尊称为“他们所有人的老师”及“他们这一代美国作家之父”。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也曾评价他为“作家的作家,是他那一代讲故事者中对后一代的风格和视野都造成影响的唯一一位”。另一权威文学评论家欧文·豪(Irving Howe)对安德森的评价可谓再中肯不过了——“舍伍德·安德森是个次要、但具有特殊地位——且有时可爱得无可比拟——的美国作家。”  相似文献   

4.
舍伍德.安德森是美国自然主义的先驱,被称为美国当代文学之父。他的作品风格对美国的作家群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诸如后世的文学大家海明威、福克纳等。文章旨在从他的名篇《森林之死》中解析安德森的自然主义死亡观。  相似文献   

5.
美籍俄裔作家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被视为二十世纪美国文坛上继福克纳以来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验小说最有影响的先驱.他的影响,就在于纳博科夫推动了现代主义文学走向后现代主义文学.他的代表作品<洛丽塔>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对后来的许多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品讲述的是一位外表风度翩翩的知识分子亨伯特由于难以忘记儿时的玩伴对十二岁少女洛丽塔产生了爱恋.……  相似文献   

6.
威康·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代表者,是美国也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现代主义小说家之一。福克纳逝世后,美国以及许多其他国家对他的评价越来越高,对他的研究本身已经成为一门学问。本文主要从期刊论文数量、研究对象、研究角度综述中国福克纳研究,总结了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宇 《考试周刊》2009,(47):39-40
舍伍德·安德森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极其特殊的地位。他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或者普利策奖之类的能证明他文学成就的奖项,但他的《小镇畸人》确是美国文学史上堪称经典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开创了新的"美国式的写作传统"。他的作品深深影响着后一代作家的创作,其中包括"福克纳、海明威、托马斯·沃尔夫以及索尔·贝娄等一大批美国现当代作家"。福克纳称之为"我们这一代作家之父"。《小镇畸人》由引子《畸人志》和24篇独立又紧密相扣的短篇构成。贯穿全书的是乔治·威拉德,每个短篇中的人物都试图向他敞开心扉,或在某个方面对他构成影响。威拉德是"小镇人"的期待,更是"畸人"们的寄托,因此理解了威拉德的成长,也就理解了"畸人"们的心态。  相似文献   

8.
美国现当代有两位著名作家:海明威和福克纳。他们年龄相仿(生卒年彼此),同属西方现代派代表作家,都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生于密西西比州,曾经是当地颇有影响的庄园主,但到他父亲时已家境中落,因而他对地主家庭极盛而衰过程中的种种变化十分熟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了加拿大皇家空军,战后进密西西比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9.
福克纳的心理描写与余华叙事形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对福克纳心理描写技巧的领悟夹杂了他对其他外国作家的理解,福克纳的影响是泛化于余华的文本之中的.相比福克纳虽然前卫但却关联着传统文学元素的文本,余华割裂传统的先锋叙事形式要略显单薄.  相似文献   

10.
徐高楠 《考试周刊》2011,(24):32-33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在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福克纳献给艾米莉的这朵玫瑰花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本文通过对作品的研读,分析了福克纳的南方主题,以及文中使用的叙事手法和富有质感的文字艺术。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的中国评论界,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研究异军突起,成为美国文学研究中的一朵奇葩。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学者美国文学研究话语体系中的一个主流声音,还是中美多元文化相互影响和结合的产物。美国亚裔文学的学术性研究始于1982年,直至今天,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已成功的走出边缘地位,迎来了美好的春天。三十年以来,国内学者应用了多元和多维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对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品进行了研究和解读,研究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由此以汤亭亭和谭恩美为例,对国内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学研究、叙事学研究和文体学研究作一个总体回顾,并提出建议和展望。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品的形式研究具有很大的空间,而且前景比较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2.
安德森和福克纳都是美国现代文学著名的作家。由于都是在相近的时期,相近的政治社会环境(社会高度工业化及蓄奴制的没落)下进行文学创作,因此,两人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有相似的倾向。特别是安德森的《林中之死》与福克纳的《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在表现爱与死亡这些主题中,他们在视点,题材,结构,象征等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3.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卷帙浩繁,而《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其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分析发现:这篇小说融汇了福克纳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多角度"叙述以及哥特式小说等不同写法,综合了多种语言手段和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4.
William Faulkner, the Nobel Prize winner for literature in 1950,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merican writers. In "A Rose for Emily", he boldly uses the symbolism writing technique. Emily’s tragedy reveals the conflicts and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old and new social concepts and values. With the help of symbolism, William Faulkner thoroughly and deeply portrays the southern American’s spiritual crisis during the historic reform in terms of artistic writing style and unique thoughts.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的《送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被普遍认为是反映了南方新旧两种制度的冲突.本文从女性角度出发重新解读,认为爱米丽个人的不幸遭遇反映了美国南方社会的父权制和淑女制对女性的性别及情感阉割;而在爱米丽死后,杰弗生镇上的人们在她家二楼密室里的骇然发现实际上是爱米丽对虚伪的南方社会的一个绝大的报复.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美国知名学术杂志《当代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 Today)共同主办的“当代世界文学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顺利召开。国内外理论界和创作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作家等16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大会围绕“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学与中国”这个中心议题展开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从四个方面对这次大会进行总结:文学的全球化:选择与承担;世界文学的理论构建:动态与走向;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影响与创新;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福克纳是一位极为重视小说艺术手法实验的现代派作家,然而在他不断变化的小说创作技巧之下,掩盖的是他一直关注的重大社会变革主题。本文通过对福克纳主要作品主题思想的分析,揭示了他文学创作追求的目标,剖析了其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深刻内涵和他本人的内心痛苦和矛盾,从而进一步展示了他企图在幻想与现实之间建立一种沟通的愿望,却始终未能逾越这条鸿沟。  相似文献   

18.
福克纳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与杰弗生镇就像是他自己手中的一块魔方,虽然他想呈现出人性中最为美好的一面,可是又无法屏蔽人性中邪恶的凸现,福克纳试图在自己的创作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即通过批判美国南方社会中的神话过去、种族压迫、禁锢人性的妇道观和清教主义等种种弊端,唤醒人们的良知。福克纳始终相信爱的暖流一定会打破恨的寒冰,美国南方这片情感的孤寂荒原终将蜕变为能够诠释人类美好愿望的伊甸园。  相似文献   

19.
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Anderson),美国小说家。在文学创作上,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语言风格,作品语言明白如话,简洁有力;在语言技巧方面,颇受同时代的女作家格特鲁特.斯泰因的影响,通过语言的重复来表达强烈的感情。他的代表作《俄亥俄州的温斯堡》(又名《小城畸人》)(Winesbury,Ohio)使他蜚声文坛。《小城畸人》是美国小说中的一部经典作品,它由25个短篇组成,《双手》是其中一篇。舍伍德.安德森的创作特点影响了后来的作家诸如海明威、福克纳、沃尔夫和斯坦贝克等。  相似文献   

20.
余华与福克纳都是先锋作家,他们在创作的前期都曾有过对文学的探索和实验。在大胆的文学实验中,他们寻找着自我的创作原则,使现代文学的叙事艺术得到了充实。两位作家的创作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十分关注内心冲突,在创作中重视对时间的利用和创造,在处理创作与现实的关系上他们都找到了一条能表达自己的正确道路。对比余华与福克纳的作品,可以发现余华在对福克纳作品的借鉴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体系,并在不断的学习中进行着属于自己风格的开拓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