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立龙 《师道》2012,(6):35-36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新兴的综合课程,从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解读中我们发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所以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应是让孩子分享真善美的地方,是放飞孩子心灵的天堂,也是激活教师心灵智慧的殿堂。 教育的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的?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但反观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儿童立场常常受到猛烈的冲击。最为严重的是,一些教师从未站在“儿童立场”设计教学,而是从“教师立场”出发,把自己的需求当作儿童的需求,以自己的兴趣代替儿童的兴趣。导致教学内容浮躁虚空,  相似文献   

2.
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如何提高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答案就是必须让品德课与生活同行。  相似文献   

3.
自主探究 主动参与——《品德与社会》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于全面发展与推进素质教育,探索自主参与《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的最佳途径,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倡导小组讨论、学生自由组合;对于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综合能力的发展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要想创设开放式教学,首先就要创设各种开放式教学形式对小学生进行各种情感教育,同时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确定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另外,教师在课下也要创设多种情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延伸品德与社会课的开放式教学.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成为教科书的主人,教师就要转变传统的教材观,摒弃“教教材”的思路。激活教材,让平面的课本活动起来,给予课本生命给予学生“活”的课程;调整,让统一的教材个性起来,最有个性的教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高于学生的生活;整合,让孤立的学科丰满起来,使学生形成完整和健全的人格,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素养。  相似文献   

6.
“开放式教学”,指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冲破“闭合式”教学的怪圈,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做到各科相互渗透,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网络。第一要挖掘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教材的内蕴资源,拓展课外资源,开放《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第二要转变学生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构建开放型的教学模式;第三要开放教学时空,  相似文献   

7.
杨秀杰 《考试周刊》2013,(43):135-136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过于强调让学生接受学习,学生缺乏主动精神与活力,易产生厌学心理。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不仅要通过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在生活中也要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上采用各种策略构筑开放式课堂的方法。采用自主提问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能让学生升华情感;借助网络能让学生扩充知识。开放性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教学和实际生活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对于小学阶段的品德教育明确指出: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教师要结合社会生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引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越发重要。  相似文献   

10.
陈敬文 《生活教育》2014,(20):37-38
基于"道德体验"的《品德与社会》教学,突出基于"道德体验"的教学实践着力点和"品德"与"社会"最佳联结点的探究,通过研究团队的验证、完善,构建了基于"道德体验"的《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1.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合作的有效性直接关乎着小组学习质量.但我们不难发现不少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处于随意性的对话之中,学生活跃了,气氛热闹了,一节课下来,学生究竟收获了多少,却不得而知.因为不少“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部分学生参与意识不强,高耗低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也不会交流、合作.针对以上问题,我不断在实践中进行反思,觉得在合理分组的前提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要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现代教育将多媒体设备应用于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把道德行为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了一幅幅声形并茂的生动画面展现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促进了学生确定道德自我发展目标,并产生了内化,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积极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一、课堂教学,让学生诗意地存在 “课堂虽小,意义却大,它使我们一步一步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刘铁芳语)。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超越文本、体验情感、形成新的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意义生成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个体文化新生命、达成个体创新的意义生成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学生而言,习惯、道德发展与人格养成才是久远的。——这亦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所追求的核心教育价值,是德育课程的魅力所在!在数十载的教学实践中破译了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的密码——"生动",即:品德课堂教学应以生为本,"为生而动"设计教学、"依生而动"组织课堂教学、"促生而动"提升课堂实效。因为,只有学生心动了、行动了,品德课堂才真正的"生动"了,只有"生动"了的课堂才是有效的品德课堂。唯此,才能实现德育课程美好的育人理想。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发掘学生热爱生活、乐于探究的潜力。教师应引导学生置身于实际的社会情境中,使其在逐步认识和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工作经验,深入浅出地例谈了《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品德课程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不断出现新的活力,再也不见了往日的"单调"与"沉寂",演绎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一首首美妙的歌曲,一个个有趣的活动……我们的品德课堂看似那么"美丽",那么"热闹",学生对道德的认识看似那么深入,可是若检查学生的道德行为,则实在不敢恭维,如说脏话、说谎话、践踏花草、折枝掐花、欺负弱小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为什  相似文献   

17.
张玉喜 《农村教育》2007,(1):125-125
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特征;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是课程的核心,也应该是我们实施本课程的最终追求;增强课程实施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落实课程基本理念、实观课程价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一、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一起长大》中《夸夸我的同学》这个话题时,从"我"引向他人,引导学生发现同学身上的优点,由衷地赞赏他人,吸取他人的长处,并从中感受到愉悦。我通过本课教学,帮助学生体会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将儿童社会生活状况来进行的一门基础教学课程,《品德与社会》这门课具有重大的教学意义。所以在教学上,用一种开放式的模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课程当中自行感悟出人物品德的高尚,用疏导等方式来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可以通过讨论的形式来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形成共识,在课后布置作业来使教学内容深入到生活中,避免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20.
刘迎凤 《辽宁教育》2006,(11):37-37
一、真情互动,让课堂再现生活氛围 以前的思想品德课将道德灌输、传授给学生,虽强调道德品质的内化,但由于教学游离于学生的生活,因此,内化这一环节显得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