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彦荣 《中学教育》2010,(10):54-58,64
早期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演进是基于中国人普遍的自救心态下的国家现代化目标下的工具选择。本文主要通过对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诉求及人们对基础教育本身具有的社会教化价值的描述,揭示基础教育作为国家现代化工具的社会基础;通过对基础教育本身如何实现现代化的思想论争揭示其自身现代化的工具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多民族国家中进行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充分考量各民族的发展状况.而且要在发展进程中保持民族关系的和谐,以保障发展进程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制度基本特征.中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特色。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态势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既是自鸦片战争后开始的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逻辑环节 ,同时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转折 ,有量的增长 ,也有质的飞跃和升华。五四时期倡导的现代化意识 ,奠定了 2 0世纪中国一切具有现代意义的现象的基础 ,为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实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考察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对于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社会行为和社会行为选择方式来体现的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主题。现代化建设使农民的社会行为选择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传统的伦理感性逐渐向工具理性演变。农民社会行为选择方式的变迁与中国社会转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社会结构层面的变化一样,构成了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变过程中的另一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运动既是自鸦片战争后开始的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逻辑环节,同时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转折,有量的增长,也有质的飞跃和升华。五四时期介导的同代化意识,奠定了20世纪中国一切具有现代意义的现象的基础,为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实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考察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对于加速我国现代化建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有三座重要的里程碑: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社会演变和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反映在政治制度上,它是一  相似文献   

7.
社会结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问题作为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始终构成了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的基本问题,其在中外社会结构现代化进程中有着不同的表现样态。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作为人类历史上程度最剧烈、影响最深远并且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大变革,既有其普世性,又有其特殊性.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既具有普世性的大多数因素,又具有中国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初步论述了中国现代化的新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选择的必然性与正确性,阐述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动态的不可逆性,是自然的历史过程。文化现代化系统的开放性、无数的非线性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成为推动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的动力。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处理好文化现代化系统开放性与封闭性的关系,正确认识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多样性,坚持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以推动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的精神实质不是简单地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外在表现样态模仿和变革。中国社会传统结构具有不同于西方社会传统结构的根本特点,即乡土性。这种传统社会结构是以己为中心的社会,而不是西方以团体为中心的社会。因此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进程事实,显示了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进程不是由一个“金字塔型”向“橄榄型”社会结构的革命性转变进程。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的精神实质是中国社会历史主体在实现差序格局现代表达过程中所实现的市民社会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逻辑互动;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突出地体现为市民社会、社会意识形态以及政治文明现代化等视域中差序格局现代表达方式的历史嬗变。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的根本问题体现为三个方面,即建设现代化领导权威过程中形成的政治战略选择问题、市民化改革过程中社会结构转型与和谐发展的社会战略选择问题以及基于人的本质及其多重表现样态为基础的人学战略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2.
日常生活世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视域;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国社会历史主体不断回归日常生活世界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过程;而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现实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状况与社会福利政策处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正处于生死抉择的紧要关头。本从什么是社会工作,谁是中国社会工作,中国为什么发展和如何发展社会工作的角度,首次全面探讨了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政策议题,以期为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提供现代的社会稳定、社会发展与社会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华游子文化取得巨大的发展 ,它对世界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游子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有四点启示 :一是文化开放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世纪发展复兴的客观要求 ;二是文化开放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得以赢得社会主义文化优势的迫切需要 ;三是文化开放是应对对外开放后出现的文化挑战的理性选择 ;四是文化开放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初中国革命理论的必然选择,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仍然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以来,全球化成为现代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正是中国人民基于这一趋势所做的明智选择。全球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考验。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建设好社会主义文化,处理好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在全球化进程中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的精神实质是中国社会历史主体在实现差序格局现代表达过程中所实现的市民社会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逻辑互动;总的来说,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突出地体现为市民社会、社会意识形态以及政治文明现代化等视域中差序格局现代表达方式的历史嬗变。  相似文献   

18.
实现民族复兴是饱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若的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长期贫弱的根源,民族民主革命乃是中国独立、富强的根本出路。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和民族复兴的希望。共产党以其他政治力量无法比拟的先进性和革命性,迎得了人民的拥护,取得了民主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在新世纪,党必将带领我们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统一;是目标、方向和途径、动力的统一;是在迎接人口、资源、环境的挑战中向前进的;是坚持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在两种社会制度的竞争、共处中向前发展的;体现了大胆探索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事实上形成了一种革命型现代化模式;这是有效解决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前提、建立强有力的现代化领导权威、化被动现代化为主动现代化的最佳实现途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革命方式驱动社会现代化的革命型现代化模式不断暴露其局限性,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障碍与桎梏,并最终为新的现代化模式所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