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稳定增长,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的需要,以体质教育和运动技术教育为主的高校体育指导思想和以学校时期为中心的体育教育,在当前高校的体育改革中,将转向与终身体育教育相连并成为终身体育重要一环的体育教育。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育,将成为高校体育的发展趋势,即高校体育不仅限于学生时代,还要为终身体育奠定可靠的基础,发挥终身效益。一、对终身体育的认识终身体育思想是以人为出发点,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人、体育、社会三者的关系,旨在塑造全面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体育教育百余年来历史嬗变的考察,从中发现我国体育教育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模仿、照搬到借鉴、融合之路,这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本土特色是体育教育发展之本,政府重视是体育教育发展的关键,以学生为本是体育教育发展的灵魂,非均衡发展是体育教育发展的常态,体育教育理论发展的渐次性趋于成熟。分析了当前我国体育教育发展的困境: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体育教育的质量问题,终身体育教育问题,并对我国体育教育重构提出设想:树立"自主发展"的体育思想;以学生为本,和谐发展;以身心健康为核心,重新制定评价标准;融合国际化,立足本土化;面向未来,构建新的体育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育向善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善"、"向"和"教育善"的定义阐释了体育教育向善的涵义;教育、体育教育和时代三因素是体育教育向善的缘由;体育教育伦理与体育教育道德是体育教育向善的路径,其中,体育教育伦理规范的设定应考虑其外生要求和内生要求,完善体育教育者的道德意识、驱动体育教育者的道德情感、强化体育教育者的道德意志是体育教育道德建设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4.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态系统的整体、系统、平衡观来研究大学体育教育的理论框架已成为大学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包括大学体育教育内外部环境生态化和大学体育教育目标、途径的生态化。要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必须遵循整体性、系统性、控制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5.
以高校体育教育建设为背景,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资本及其评价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按照DEA高校体育教育成本效果评价理论分析,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资本的教育产出评价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替代功效、体育教育认知功效、体育教育学习功效和体育教育娱乐功效四个主要方面。在分析总结这四个教育评价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资本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 一、前言 我国的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稳定增长,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人们善度余暇和健康生活的需要,以体质教育和运动(技术)教育为主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和以学校时期为中心的体育教育,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改革中,将转向与终身体育相连并成为终身体育重要一环的体育教育。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将成为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学校体育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学生时代,还要为终身体育奠定可靠的基础,发挥终身效益。具有  相似文献   

7.
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世纪里,由于市场经济的驱动,学生自主择业和体育社会化的需要,构建以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增加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和学时数以解决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培养通用人才、拓宽就业渠道应该成为我国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由此,增设政治教育课程,人文教育课程,科学教育课程,就业教育课程,改造技术教育课程有助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这对于促进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等工作的整体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以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主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新的教学理念,探讨高校体育教学和健康课程改革的新思路。以达到“健康第一,体育育人”的思想。全面推动素质教育,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传授健康知识,体育技能知识,实现增强体质、改善心理、健全人格的目标。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自主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通过体育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寓思想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生存教育和与人融洽相处的教育于体育课程教学之中,使学生参与体育、融入体育、热爱体育、享受体育乃至终身体育。成为有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增强体能、增进健康,实现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体育属于教育,体育的本质是教育,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既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体育的根本目的。体育具有健身性、教育性和身体活动性等本质属性,因而,体育才反映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生命教育学”理念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将生命安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和生命运动教育相结合,对生命安全教育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进行理论构建,以提升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生命价值,让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中国体育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正> 中国的体育教育是在整个社会大变革中发展的。本文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为背景,通过分析比较中国自1978年以来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日、美、俄、德等国家体育教育的发展变化情况,结合国情,探索21世界中国体育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 一、终身体育将贯彻到体育教育的各个领域,体育教育目标将作  相似文献   

12.
通识课程通过以人文性的教育理念,开设体育健康教育与体育文化欣赏教育内容,从公共体育或通识教育的维度,积极开发培育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健康理念的意义。根据实践经验与相关研究认为,开展体育艺术、体育美学与体育人文教育教学,是推动体育健康与体育文化欣赏教育的一条有着高效率的路径,为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做出了切实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运用体育教育这种手段,可以加强学生体能锻炼,但仅让体育教育具有体能锻炼功能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开展传统体育教育,寓以传统文化在内,使学校体育教育更具民族性、世界性和科学性。世界各国的体育教育都具有民族特性,为此,我国的教育也应该全面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4.
以大学体育教育为研究对象,以其教育改革为研究目标,介绍大学体育教育以及当前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对中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现状进行分析和思考,根据目前体育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对策。研究发现,树立"健康教育"的大学体育教育核心理念、构建多样化、开放式的体育教育模式、确立大学体育教育目标并合理设计、设置大学体育课程体系、不断提升大学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加快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有利于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构建了以健康教育为根本的高校体育教学理论、实践课程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高校体育健康教育模式,以推动我国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大学生体育科学教育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系统方法和现代教学理论,结合体育教学实践,着重从7个方面对大学生体育科学教育进行了较 为系统的探讨,以构建出新世纪大学生体育教育的新规律、新经验,推动大学生体育教育科学化的进展,提高大学生体育 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人文体育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传统体育应代之以人文体育.高校人文体育是以人本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充满人文精神的全面育人的体育,它是高校教育和校园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内容广泛且具有综合教育优势与功能,是塑造完整的人的重要方式.高校人文体育实践的主要条件和途径是:确立高校人文体育理念,合理安排体育教育内容,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运用人文体育教育教学方法,优化体育组织和运行机制,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体育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8.
围绕学校体育长期以来“学科”化价值取向导致的学校体育过于偏重课程技术化、知识体系化和教学程序化,从而忽视了学生本体感受与个性化发展以及引发的教育功利化倾向等问题,提出在“双减”政策实行过程中,从“非学科”角度回归学校体育以体育人的本质,对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在个人成长性和社会适应性、教育方式的运动实践性和身体感知性、教育方法的个体差异性和项目技术“非阶梯”性、教育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等方面进行挖掘和拓展。并据此提出以中华体育精神浸润为目标、以具身性为依据、加强“家校社”联动、重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的“非学科”视域下学校体育以体育人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以现代生命教育的理念审视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对教育及学校体育的本质进行反思,对当前教育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剖析。研究指出:在学校体育中融入生命教育理念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理性选择,以生命教育为价值取向的大学体育教学顺应了教育本质的回归,符合当前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国情。以人为本,树立以"现代生命教育理念"为指导的体育教学思想,有利于学生"人"的发展的整体教育,符合当前学校体育教学走出困境的改革需要。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与核心,应为终身体育服务。现行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及教材体系,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必须把原来以体质教育、运动教育、学校时期为主的体育教育转向终身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