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趣的事情     
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和子女共同成长。一个国家的兴亡,科学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不用说。一个民族的兴亡,取决于它能否孕育出一些真正热爱科学的人。这也不用说。想说的是,正当高考填报志愿时,放眼四周,有几个孩子的选择是与科学有关?多的,是考虑金钱利益,考虑轻松体面,考虑找工作方便,考虑出国道路顺畅……想说的是,在孩子的心目中,献身科学,是件非常辛苦的、枯燥乏味的、成功又遥遥无期的事情……想说的是,一个留美学生带来的故事。他的导师是个很有成就的科学家。想到自己从小被父母逼着苦读书的经历,有一天他问导师:您为什么选择了这条路?您…  相似文献   

2.
走上讲台     
当一个孩子伫立在早晨的花坛旁边观看着小小的花朵开放时,我们说是有两朵花在同时静静开放;当一个孩子翻开了一本厚厚的大书,我们说是有另外一部书在同时打开;当一个孩子感觉到鸟的飞翔的同时,我们也感觉到了灵魂的飞翔;当一个孩子在寒风中啼哭,我们却在想这是因为喜悦还是出于悲伤--他们在这世界上究竟遭遇了什么?……  相似文献   

3.
每次作业发回去之后,我总会听到学生说:"哎呀,这里怎么会错呢?""真可惜呀,我少看了一个字。"……有的家长也常在教师面前说:"我的孩子怎么不懂读题呢?让他自己读就做不来,我帮他读,不用和他解释他也会做。""我的孩子为什么每次考试都考不好?问他有什么不懂不会的,他又说全都懂、全都会。唉,这孩子真是马虎。"……孩子和家长都会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妈妈来信对我说,她七岁大的女儿最近总是发脾气,动不动就说不想长大。孩子不想长大,不仅仅是这一位妈妈的困惑。我想,导致这个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平时跟孩子交流时多有不妥。你是否意识到,在你们的话语中,孩子当下的许多活动都变成了"长大"的任务:吃饭是为了长大,运动是为了长大……在这样的语境  相似文献   

5.
被点名     
《中学生博览》2012,(8):19-22
吴海婷 理由:妞儿,算来,咱俩算是熟了!那天无意翻到你的留言,说你是不受重视的孩子,说那个曾经在你身边说着“加把海婷式柴油,万事无忧愁”的他,也断了联系,你说你想有一天带姐姐一起去看海……看着看着,有些心疼了呢。想说,不用小心翼冀对待这个世界,你畅快淋漓地对着生活笑,它就会花开不败。海婷要做一个脸上写满阳光的孩子,张开...  相似文献   

6.
一日,一位家长来电说自己工作很忙,实在照顾不了孩子,问能否把孩子全托。我问:孩子几岁?答:2岁。某日听到两位家长在议论,其中一个说:我这孩子实在太调皮,管也管不了,烦死了,不如给他找个幼儿园全托,眼不见心不烦。又有一位家长来电询问:你园有全托吗?我问:为什么要全托?她回答说:我这孩子在家里依赖性太强,缺乏独立性,把他送去全托,是想提高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想把孩子送去全托的家长总有自己的理由。我的答复可能并不能让他们满意,因为我认为全托的利弊都很明显,所以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全托。全托的弊端:幼儿园满足不了孩子的情…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孩子们能够大胆想、尽情说、放心做的舞台,也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舞台,更是一个由80多个外籍孩子组成的以优秀品质影响中国孩子的舞台。在这里,没有限制的边界,没有冗繁的束缚;在这里,上演着一幕幕主角永远是“孩子”的剧目;在这里,你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相似文献   

8.
水煮沸了,水汽顶掉壶盖;太阳光下,奶奶的老花镜点燃了小纸片;冬天,玻璃窗上结出了美丽的冰花……家庭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家长应善于利用时机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使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打下基础。那么,如何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呢? 一、珍视幼儿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多提问题。孩子来到人间,对一切都感到好奇:蹒跚学步的孩子会盯着自己的影子,总想踩住它;有的孩子拆开闹钟,想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有的孩子聚精会神地看蚂蚁们扛着一只死苍蝇……好奇心是探究问题的前提,它能使孩子对成人习以为常的事物,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提问不予理会,甚至呵斥孩子:“没完没了地问,烦死了。”须知,这是在把科学的萌芽扼杀在摇篮之中。因为,如果孩子的好奇心多次得不到满足,甚至被压制、否定,则好奇心就会消失。而一个没有好奇心的孩子,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二、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思考和回答问题。这比由家长去直截了当地给孩子解答问题重要得多。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孩子拿着小瓶对妈妈哭嚷:“谁把我的蚂蚱弄死了?”妈妈惋惜地说:“是吗?”她拿过瓶子,  相似文献   

9.
笑口常开     
疑神疑鬼一位老实的乡下绅士来到城里看牙医,医生说要打麻醉药,那位绅士马上掏出他的钱。牙医:“先生,现在不用付钱。”绅士:“喔……我只是想确定一下被麻醉前还有多少钱。”孩子不是我的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一个站着的孕妇想让旁边坐着的男子给她让座,便对那个男子说:“你不知道我已经怀孕了吗?”男子很紧张地说:“孩子绝对不是我的!”为县官裁衣有个县官要为自己做一套新衣裳,便命人叫来一个裁缝。裁缝来了以后,不急于量尺寸,却问道:“大人当这个官多少年了?”县官觉得奇怪,反问道:“这与你做衣服有什么关系?”裁缝答:“大人有所不知,这…  相似文献   

10.
海西 《山东教育》2008,(1):124-127
怎样能让孩子喜欢书?想让孩子喜欢书,并不难。孩子向来是求知欲旺盛、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只要他认为好玩的事,不用大人说他也会积极地做。只要他感兴趣,无论大人怎样禁止他都会偷偷地去做。所以如果一个孩子觉得看书是件特别有趣、无比快乐的事,那根本不用大人嚷嚷“快看书”,不需要特别引导,孩子自然会一本接一本地看下去。  相似文献   

11.
天气比较热的时候,上课时有很多孩子都会请假去喝水,一般来说我是不会允许的,因为请假的人太多,将严重干扰教学进程。但是,对于请假上厕所的孩子,我却无法拒绝:一节课不喝水,应该能忍受,可是从身体健康的角度考虑,我们不能让学生憋得太久!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想喝水的同学撒谎上厕所请假,往往能达到目的,而老老实实说喝水的却不被允许,结果,请假上厕所的越来越多……由此我想到了那个著名的《孔融让梨》的故事,老师和家长常常用它来教育孩子谦让,却很少考虑孩子的真实感受。两兄弟分苹果,一大一小,对于哥哥,家长会这样说:“老师教你尊老爱幼…  相似文献   

12.
《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可以说是没有一个科学教师不知道的,因此,让学生在科学课堂里动起来,也成为了探究式教学的标志。我们科学教师也努力想办法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体验,但是,我们孩子的参与是真参与吗?我们孩子的动是真动吗?左右思考,我觉得有很大一部分活动中孩子的动是假动,具体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佩服的,他们常想到星月以外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昆虫的语言,他们想飞上太空,他们想潜入蚁穴……这就是孩子不同于成人的想像。”  相似文献   

14.
我上小学的时候对邮递员的职业非常崇拜:我想象着将来我也能成为邮递员;不能成为邮递员,成为他的孩子也挺好。那就每天可以看报纸和杂志,还可以骑专门为他配备的自行车了。我还想着能成为我们村一个瓜农家的孩子。因为每天都可以吃上甜瓜和西瓜,想吃哪个吃哪个。多少年过去了,种瓜的人已经去世。我见到他的孩子,我说,你知道么,我曾经想成为你们家的孩子。他笑着说,你知道么,我也曾经想成为你们家的孩子,可以有电视看,可以不用到瓜地里劳动,晚上不用住到瓜棚里提防偷瓜人。  相似文献   

15.
活动背景 我选择这个课题是源于一次秋游活动。当孩子拿着食品纷纷跑向我说“老师我不会打开”时,我想,这就是孩子身边的科学,我应该帮助孩子运用简单的技能解决这个问题。在设计活动时,我考虑更多的是怎样遵循活动本身的逻辑,以孩子的视角,从现象的、经验的、生活的角度来展开活动。  相似文献   

16.
孩子与大树     
从前有一棵大树很孤独。有一天,来了一个孩子,和树玩得很开心,之后的日子里孩子几乎每天都来,就这样,几年过去了。孩子长大了,该上学了。看着孩子变得闷闷不乐,树问:"孩子,怎么今天这么不开心啊?"孩子说:"树啊,我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却没钱交学费。"树想了想,说:"孩子不用愁。我有很多果子,你把果子摘了卖掉,就有钱上学了。"孩子听了很高兴,便摘了许多果子拿去卖了。从此,孩子每到要交学费的时候都到大树这里来摘果子,大树每年也只有这一天才能再见到孩子。时间又过了很久,孩子又长大了,该结婚了。孩子又来到大树面前。大树说:"孩子,能见到你太好  相似文献   

17.
良久,外公打破了沉默:“一个老头想说抱歉,可又不知道怎么开口……孩子,跟我回去好吗?”我12岁那年是家里生活最贫困的时候。妈妈让我去明尼苏达州的外公家,我正是长身体的年龄,必须吃饱饭。外公家在小镇的农场上,虽然不富裕,但吃是不用愁的。  相似文献   

18.
任务     
今天早晨上班,在公交车上听见售票员和一位乘客闲聊,说的是生儿育女的事。女乘客说:……不管是男是女,只要生一个就行了……”售票员说“:是呀,完成任务就行了……”当时我在心底偷偷地笑了起来,事后这句话却时不时地冒出来,这看似一句玩笑话,但现实生活中把生儿育女当成“任务”的人,的确是大有人在。以前看电视,每次看见那些才华横溢的小朋友,就会不由自主地想,他的爸爸妈妈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们是怎样培养自己的孩子的?平时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对那些小小的人儿会认很多字、或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或有着其他形形色色本…  相似文献   

19.
在孩子的语言活动中,首先要给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有了宽松,孩子才想说、愿说,从而感受说的快乐.自由发言,不简单否定孩子的答案是一种宽松,而我认为,宽松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深层次平等.宽松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和谐、理解接纳、支持与鼓励的“.……  相似文献   

20.
有点意识人来不疯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里来人了,孩子就无所顾忌地成为中心,想怎样就怎样,因为很多家长和教育专家都说不能当着别人的面训斥孩子。我也不当着客人的面训斥孩子,但我会在客人来的时候,悄悄告诉女儿:“对不起,妈妈有客人,自己玩会儿好吗?”女儿也会悄悄地说:“好吧。”而且由于我们使用说悄悄话的形式,当女儿真有事要说时,她也会悄悄地告诉我:“妈妈,我想……”客人走后,我就及时表扬女儿安静。我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是一个能说、善说、爱说的妈妈,这既是我的特点,也是我的毛病。一个多嘴多舌的人,难免会为此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