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的古代汉语教学遭到冷遇有诸多原因,如学科本身的原因,教学理念的原因等等.在新时代下要更新观念,以新的视觉重新审视<古代汉语>的丰富内涵,让<古代汉语>素质教育目标与小学素质教育目标接轨,让<古代汉语>素质目标与现代社会对中文人才的实际要求接轨.  相似文献   

2.
师范专科院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受就业压力等社会因素的巨大影响,师范专科院校中文专业学生对《古代汉语》课程的重视程度明显降低,使古代汉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也受到了负面影响。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师范专科院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在当下古代汉语教学应注重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纠正学生对《古代汉语》课程重要性认识的偏差,并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更新自身的教学形象。  相似文献   

3.
古诗文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古代汉语的特点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选择教学方法。合理运用"读、诵、吟、唱"教学和"画"出作品这两种教学方法能够对义务教育阶段古代汉语教学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重业主编的《古代汉语读本》收入了一些古白话作品作为文选的教学篇目,让人耳目一新。但《古代汉语读本》在文选的文字校勘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文选字形与原文不一致;改变原文致误等,本文以《错斩崔宁》一文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古代汉语》辅导教学探索许锋《古代汉语》是中文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也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基础课。为了化难为易,让学生学好课程,掌握知识,从1991年开始,我结合实际情况,对《古代汉语》辅导教学做了一些改革,其效果是比较理想的。一、调整课程教学计划为了便...  相似文献   

6.
张之洞认定传统"小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能力培养的"核心"与"基础",与"经学"、"史学"构成"梯次"结构教学特征,在今天的古代汉语教学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把大学中文文科知识与能力系统拆分的话,按照麦克利兰的分类,属于传统"小学"的《说文》与《广韵》就属于核心能力素质。它的辐射和波及的范围是很广的,就中文学科来说,几乎决定性地制约了属于基准性专业能力素质的其他全部学科范畴。应该对当前的古代汉语教学作一个彻底的改革,将《说文》与《广韵》设置为必修课,这就避免了把古代汉语课讲成"文选课"或古汉语知识"通论课"的境地。真正回归到中文"小学"的"核心"传统,与欧美"通识"或"淹博"等国际主流教学思维模式接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接轨.素质教育是教学改革的方向标.是教师教学的指南针。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为目标,教师的教学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具备全面发展的素质能力。为此.本文试就素质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实施谈谈笔者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成功加入WTO,中国的教育必须与世界接轨已成了无法回避的选择。中国的教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深入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验》开题了,这对于创业之初的职业技术教育来说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喜讯,然而更多留给我们的则是深刻的思考和艰苦的探索。该课题的子课题《目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比较与研究》也即将拉开开题的帷幕,对于《目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比较与研究》,笔者有如下几点不成熟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现在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缺乏文字学知识,对于字理教学知之甚少。而小学教育专业《古代汉语》教材由于课时限制及教材编写方面的原因,文字学知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以为在《古代汉语》教学中,需要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增加有关文字学知识的章节的内容,同时也要与《古代文学》《小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携手,增加学生的文字学知识,在教学中渗透字理知识,以便学生将来更好地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0.
高其良 《天中学刊》1999,14(4):49-50,57
一、陷入因境的古代汉语教学古代汉语教学的革命是以1961年王力先生主编的四卷本教材《古代汉语》的问世为标志的。在此之前的古代汉语教学,从辛亥革命前的死记硬背式,到解放前后的常识、文选分离式,使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日益沉浸于浩翰的古籍之中去摸索着学习,其效果自然是事倍功半的。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的出版,可以说给古代汉语教学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这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革命上。这部教材体现出来的教学方法是将古代汉语的感性知识(文选)同理性知识(常识)结合起来,既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使学生具有比较…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是高师中文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从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对古代汉语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目标进行重新构建和定位,具体量化为五个目标,三个层次,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和探索:优化教学内容,活化教学方法,强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秦永龙,字长云,别号准半斗。退休前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书法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专业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古代汉语、汉语文字学和中国书法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西周金文选注》《书法常识》《书法精品》《楷书指要》《汉字书法通解·行草》《书法》等。参编高校教材有《古代汉语》《古代汉语通论》《书法概论》《书法教程》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明确《古代汉语》课程在中文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实施《古代汉语》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的,古代汉语,教学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阐述,古代汉语,在远程网络教育中的实际作用和意义,分析网络环境下教学《古代汉语》的必要性、特点及学习过程,着重结合案例谈《古代汉语》网络课件的设计、制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古代汉语》课是师范类中文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课程内容涉及面广,难度大,历史时间跨度大。其实用性不能立时显现。加之近年来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大大减弱。使《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走入瓶颈。笔者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特点以及教学体会,就《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能与古代汉语教学同仁共同探讨,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古代汉语》虽是工具课,但绝不同于一般与思想无涉的生产工具。《古代汉语》教学必须立足有道。《古代汉语》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又有别于政治、历史等课,自具特色。进行思想教育,必须着眼有方。其方法:(1)随文评点式,(2)古今比较式,(3)有意补充式,(4)借助权威式。  相似文献   

17.
《古代汉语》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文系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大学《古代汉语》教学应注重词汇教学,特别是繁体字的识读;重视诵读,提高学生的“古汉语”能力;在日常教学中,重视文化知识的渗透,提升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古代汉语》课历来都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新的形式下师生间那种单一知识传授与机械听记的传统教学模式早已不合时宜。如何在课堂上全面深化地进行教学理念转化与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改革,从而使《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在知识性、趣味性和效率性等各方面都得到切实显著的提升,是每一个从事《古代汉语》教学的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高校《古代汉语》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说《古代汉语》具有课程思政教学的先天条件,但在《古代汉语》课程思政的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响了“教书育人”的质量。这就需要对古代汉语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深入地挖掘,采取有效地渗透策略,并重视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从而构建完善的高校古代汉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标突出素质教育的特点 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可概括为:语文知识目标;语文能力目标;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审美教育目标;语文学习目标;语文心理目标。教师要依据不同的体裁,选择实施不同的目标.所选目标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如教《故乡》一文时.笔者增加了两个教育目标:一是思想道德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刻认识帝国主义、军阀、地主阶级的反动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