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情景反讽作为反讽的一种主要类型在乔治·爱略特的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房》中的成功运用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小说的情节发展,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悬念,而且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罗绮伦 《科教文汇》2007,(10Z):182-182,184
情景反讽作为反讽的一种主要类型在乔治·爱略特的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房》中的成功运用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小说的情节发展,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悬念,而且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官场的反讽表达--试论王跃文"官场小说"的反讽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场小说是当下一种重要的创作现象,王跃文的官场小说以其独特的风格在文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反讽是其此类小说的重要特征,本文就其作品的反讽叙事作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官场小说是当下一种重要的创作现象,王跃文的官场小说以其独特的风格在文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反讽是其此类小说的重要特征,本文就其作品的反讽叙事作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曾阳  刘金先 《科教文汇》2010,(26):65-66
英美"新批评"派的布鲁克斯曾说:"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我们称之为反讽。"[1]简言之,反讽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所言非所指。反讽作为一种具有张力的语言技巧,曾得到古今中外众多作家的青睐,毕飞宇也不例外。反讽性语言在毕飞宇的小说中广泛地存在着,它依托作家的反思质疑精神而产生,为实现毕飞宇"轻盈而凝重"的小说理想而服务。下面以毕飞宇1998年以后的作品为例,进一步探析其小说中反讽性语言的基本类型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介绍反讽定义及分类的基础上,对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的《一小时的故事》和《黛西莱的婴儿》中的反讽艺术进行了分析。结论指出,反讽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加了凯特·肖班短篇小说的艺术性,而且借助于这一手法,小说的主题得到了深化,引起了读者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刘景 《科教文汇》2010,(2):50-50,61
本文在介绍反讽定义及分类的基础上,对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的《一小时的故事》和《黛西莱的婴儿》中的反讽艺术进行了分析。结论指出,反讽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加了凯特·肖班短篇小说的艺术性,而且借助于这一手法,小说的主题得到了深化,引起了读者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姜欣  薄淑艳 《科教文汇》2011,(22):93-93,113
讽刺文学是英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凭借对叙述技巧的精妙运用,将反讽技巧进一步发展,使之成为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重要手段。本文着重分析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反讽在各个层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谭泽媛 《科教文汇》2008,(16):160-161
纵观中国小说史,关注官场的创作由来已久,在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以及现代化的成功与失败的时代,“官场小说”成为最迫切的时代课题和民众意愿,这也必然成为官场小说迅速滋生的社会氛围。在新时期“官场小说”中,王跃文的作品独树一帜。他运用娴熟的反讽的艺术手法,还原与解构了庄严、神圣的官场生活,揭示了官员们庸碌的世俗化生存本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反讽作为一种隐性而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在社交评论中被广泛使用,正确识别用户的反讽情感对于网络平台和服务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基于深度学习构建多模态反讽识别模型,以在线旅游评论为例,运用深度学习模型分别提取文本、表情符号和图片的特征向量,通过不同的特征融合方式进行反讽识别。[结果/结论]通过与单模态反讽识别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发现文章提出的多模态旅游评论反讽识别模型在准确率、召回率等指标上的结果更优,验证了多模态模型比单模态模型反讽识别效果更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王春 《科教文汇》2009,(28):254-254,278
小说借主人公福贵之口,讲述了中国农民所经历的无尽的苦难,描写了他们对苦难的承受能力。但是余华在小说中的叙述方法却不同于他的早期作品。余华的早期作品中对于血腥和暴力的叙述冷酷无情,对于残暴的刻画细致入微,极度渲染。《活着》却不同,虽然以不断的“死亡”反讽“活着”,这里面的惨烈本来是不亚于余华小说中的任何一部,但由于作者叙述策略的改变,叙述语言从极度冷酷变为平静,叙述角度从第三者的冷眼旁观变为第一人称的忧伤和温和,使得这部小说沉郁、悲痛而坚定。  相似文献   

12.
简·奥斯丁是英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她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反讽艺术受到了西方文学评论界的高度评价。简·奥斯丁生活在一个舒适的安逸的环境中,接触到的是农村中产阶级、牧师等人物,她以女性的敏锐和细腻感觉描绘周围小小的世界,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奥斯丁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庄园风光。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她的文学背景,分析了她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创作风格和艺术,同时指出了她对英国小说发展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王爱素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160-160,150
卡尔·桑德堡有"人民诗人"的美誉,他在战争诗歌的创作中利用反讽的言语相悖的艺术效果巧妙地揭示诗歌的深刻内涵,表达强烈的感情。本文从反讽的获得、反讽的特征、反讽的存在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分析,揭示诗歌的反讽在诗歌主题表现和内涵挖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董定一 《科教文汇》2009,(21):243-243
《何典》是嘉庆年闻问世的一部运用俗谚写成的讽刺类小说,具有别致而幽默的独特色彩。然而,由于它本身在故事设定以及内容架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离经叛道,历来学界对它的评价比较一般,甚至于语多诟病之处。其中,《何典》的故事情节以及创作主旨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窠臼就是一个众口一声的批判点。本文试通过对作者和小说的结构形武两方面重新对《何典》与才子佳人小说进行比较性的解读,认为虽然该作品中仍然存在对传统的主流小说创作规程以及文化模式的依恋,但从更深的层面来看,它从很多方面都与才子佳人小说格格不入,是以反讽的姿态来对待古典小说创作美学的。  相似文献   

15.
《何典》是嘉庆年间问世的一部运用俗谚写成的讽刺类小说,具有别致而幽默的独特色彩。然而,由于它本身在故事设定以及内容架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离经叛道,历来学界对它的评价比较一般,甚至于语多诟病之处。其中,《何典》的故事情节以及创作主旨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窠臼就是一个众口一声的批判点。本文试通过对作者和小说的结构形式两方面重新对《何典》与才子佳人小说进行比较性的解读,认为虽然该作品中仍然存在对传统的主流小说创作规程以及文化模式的依恋,但从更深的层面来看,它从很多方面都与才子佳人小说格格不入,是以反讽的姿态来对待古典小说创作美学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从《黑暗的心》的主人公库尔茨出发,他从一个才华出众的崇高英雄堕落为一个道德败坏的无耻之徒,成了当时社会的牺牲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英雄”,而该形象具有的反讽意义赋予了该书深刻的内涵,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人类文学史上最具特色的小说之一。  相似文献   

17.
简·奥斯丁是英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她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反讽艺术受到了西方文学评论界的高度评价。简·奥斯丁生活在一个舒适的安逸的环境中,接触到的是农村中产阶级、牧师等人物,她以女性的敏锐和细腻感觉描绘周围小小的世界,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奥斯丁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庄园风光。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她的文学背景,分析了她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创作风格和艺术,同时指出了她对英国小说发展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反讽"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文学作品和人们的日常谈话中。本文作者试图在语言哲学的视角下,以质量准则、礼貌性和真诚性为基本参数,对日常言语行为中的"反讽"话语加以分析,以期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反讽"话语中的哲学含义。  相似文献   

19.
在《患难之交》这篇短篇小说中,作家毛姆运用对比和反讽的修辞手法,在语篇布局上处处照应,时时伏笔,从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生动地刻画出一个虚伪冷酷的绅士形象,阐释了不可以貌取人的哲理。  相似文献   

20.
张楠 《科技风》2013,(15):200
李洱通过运用反讽使得一个故事叙述过程中的背后正在叙述着另一个故事,显性的故事或温馨或华美而隐性的故事却或凄凉或龌龊,反讽这种表里不一的特性使得文本中的两个故事呈现了荒唐的悖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