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新 《语文新圃》2007,(7):44-46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真是一个高人.其高不唯在于以极至的比喻写尽对亡妻韦丛的悼念之情,"沧海""巫云"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纵观唐诗宋词,咏情之作可望其项背者少之又少也;更在于留下了非常人所能创设的哲理性想象空间.尽管这空间并非刻意而为之.……  相似文献   

2.
西曲歌绝大多数为情歌,既写商人与多情女的离别之情,也写农村青年男女清新自然的爱情,既描绘节俗中男女一起歌舞的欢快之情,也直接描绘两情相悦,男欢女爱之情。西曲歌写情的手法多样,内涵丰富,较之吴歌,有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审美差异。其原因在于当时南北文化的融合,使西曲歌中杂有中原曲调,又因荆、郢、樊、邓远离中央,与北方胡人边境相接,人口杂居之地,人文环境受到北方文化的影响有关。但吴歌西曲尚情的总体风貌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3.
“相见时难别亦难”,这是每个时代人们对离别的共同感受.对于多情善感的诗人们来说,离别就尤其触动他们的情怀.灞桥折柳.长亭伤别,自古不尽的相思别离之泪,衍化出绵绵不绝的送别之诗.盛唐诗坛气象万千,送别之作亦佳什迭出.名篇璀璨.然而万语千言别离之情,似乎都不出这样两句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它的作者,便是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于世的盛唐诗人王维.王维给后人留下了70多首送别之作,其情其态,都显示出有别于其山水田园诗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4.
自"诗三百篇"以来,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迄唐诗宋词元曲.这当中不绝如缕的是两千多年来诗人们忘情于其间的醉心之作.如:"红笺小字,个个含愁"之幽会弃妇怀情之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豪情壮志之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寄情山水隐遁山林之章.亦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羁旅思乡之作.更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感时怀世哀伤民生之音……其感情真挚动人,其词藻更令人百般琢磨,无怪乎中国许多文学大师对传袭千年之久的古诗词大加褒扬.  相似文献   

5.
历代注家对《孟子》“乃若其情”章之释意不尽相同,其关键在于对其中“情”字之解释.文章通过疏证孟学注释史上最有影响力之三家——汉代之赵岐、南宋之朱熹和清代之焦循——对“乃若其情”章之解释,在支持蒙培元将此处之“情”释为“感情”意之基础上,对学界在此章研究中遗留下的“情”与“性”为何可以等意替换之问题,作一发微.孟子思想体系中的“情”不单纯是感性情感,也具有理智的客观.  相似文献   

6.
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注重渗透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教育的灵魂,思想品德课教学任务不仅仅要求教师讲明道理,更需要教师以饱满之情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之情,即进行情感教学.惟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和指导学生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汤显祖戏剧美学思想之核心,是属于与理学相对立的"情"的范畴.汤显祖特别强调"情"的作用,认为创作者是"为情作使",强调"神情合至",描绘理想境界.他宣称他的"临川四梦"都是"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产物.汤显祖正是以"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创作主张,构成了他的戏剧观与文学观之核心.  相似文献   

8.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践行教育之情.本文主要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情"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中唐诗人杨衡的送别诗因送别对象不同,使其送别诗内容广阔,情感丰富.送官员之作既表达了对同行的认可与赞许,也显露出诗人积极入世为官的心态;送别文士之作展现了诗人对后起之秀的鼓励与劝勉;与僧、道间则是依依惜别之情和寄意宗教与入世为官的矛盾心理;与亲人话别之作表达了诗人血脉分离的痛苦之情.在艺术手法上,其诗歌入题手法灵活,凄愁意象贯穿诗歌.从杨衡的送别诗中,我们可以了解诗人庞杂且丰富的生活经历.  相似文献   

10.
情感教育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运用文本灌之以情,教师用语言动之以情,学生会之以情,达到心灵和心灵的契合的一种教育方式.情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与其他课程相比,语文教学更强调情感.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教学中情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因素,“以情优教”十分必要。思想政治课作为思想德育教学的一个主力军,更应该调动和运用教材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情,坚持乐情原则、冶情原则、融情原则,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问人间情是何物——从明清文学名著看情的演变发展原载《晋东南师专学报》1993年4期抒情写情,中国文学从产生以来就形成这一传统.可不象明清两代这样意义之特别,声势之甚大,影响之久远.情在明清两代作家的笔下其内涵是不断演变着的.一、从肯定人的正当欲望,追求现世享乐到失去希望乃至幻灭,情的作用呈不断递减之势.汤显祖笔下的情强凋的是世俗的感性力量,特别是人的私欲、欲望.情超出了原有本意而专指男女间的情爱、性爱以及人的一将正当欲望要求.“爱情”是情的最高境界.情具有时代启蒙意义、理想主义的色彩.清代洪升的《长生殿》是一部“掀翻情窟”之作,但剧中的情已流露出无可奈的感伤与悲廉凉.到《红楼梦》中,情已失却了《牡丹亭》《长生殿》中的理想化色彩而充满了幻灭感,宝黛真情在严酷现实面前被击碎就是真情的幻灭.  相似文献   

13.
曹植游仙诗在情感的内容上可分为四类:一是表现"列仙之趣",二是抒发渴望自由之愿,三是抒发隐逸淡泊之情,四是抒发企盼长生建立功业之感.将郭璞的游仙诗与之比较可更清晰地看出曹植游仙诗的特点:情感的昂扬向上、借"游仙"途径抒发渴望自由之情以及浓重的个人色彩.  相似文献   

14.
对故乡的眷恋和怀乡思归之情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一种内心情结,是一个永远言说不尽的主题,贯穿着中国古代文学的始终.对于六朝文人来说由于当时社会时局等原因,"游"者则更甚,既有"游",又有文人的思归之情.  相似文献   

15.
张连双 《教育》2013,(10):49-49
在教学中巧设情境,就是为学生的高效学习设立一个磁力场,并以教材之情作诱发源,以教师之情作诱导物,以学生之情作诱导体,激起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涌起学习的冲动,从而启发和活跃思维,促进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学会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徐籀作为下层文人,注重当下体验,并将之形成文字,其词作具有强烈的存史意义。词作中较为详实地记载了明清易鼎之际个人的心史,徐籀虽非遗民,但是其痛感山河破碎、避乱飘零之作凸显了沉郁愤慨的特色,较之当时诸多词人的隐约其辞,更显酣畅淋漓。徐籀词风多样,不主一格。其闺情词创作摆脱淫鄙陋习,更显清婉深挚。从容地以长调写闺情,铺叙展衍,更见其技法之高超。其逃禅、故作放达之作,更见其内心之复杂郁悒。徐籀注重锤炼字句、用语精炼老到。  相似文献   

17.
一年春当首,彩笔更着花。丁卯新春,四川省副省长康振黄、原四川省委宣传部部长明朗应本刊之约,为全川中小学教师(?)咏祝贺,桃李情,殷勤意,凝笔端。这里,我们(?)前辈之墨宝,作报春之花,敬献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8.
教师节赠言     
1.Itisthemostappropriatetimetoshowyouourthanks.现在是向您表达感激之情最为恰当的时刻。2.Dearteacher,thankyouforilluminatingmyvoyageoflifewithyourownlightoflife.Mygratefulsentimentscomefromthebot-tomofmyheart.老师,感谢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我人生的旅途,我的感谢之情是来自心底的。3.Thewholesecretoftheteach-er’sforceliesintheconvictionthatmenareconvertible.教师力量的全部秘密,就在于深信人是可以改变的。4.Noonedeservesabiggerthank-youthanyou.Onedayishardlye-noughtoshowourgratitude.没有人比您更有…  相似文献   

19.
川渝口头禅文化是非常丰富、鲜活的,相当要好的朋友见面的一些打招呼惯用语,要是出现在北方,基本上意味着打架斗殴,但为什么川渝大地如此流行,它的源头是什么,来自孔孟之乡的笔者思考了2年多,试图主要使用扎根理论陈述范式、历史分析法和新制度经济学之制度框架探究此问题,以解川渝口头禅文化独特之源、别种之解和极致之情.  相似文献   

20.
纳兰性德的爱情词表现出了一种苦情苦意.这固然与他的身世及侍卫生涯有关,但更多的来自于他情感历程的跌宕.这不是一个愁字可以涵盖得了的.愁情不断的叠加,是更深沉的愁情,是更浓重的愁情.然后再细细品读,苦之一字就从字里行间漫卷的忧愁底部缓缓升起,一直浸透肺腑.人生无常、情爱无常之感慨油然而生.而这样一种哀感顽艳之苦情,恰恰就是纳兰万斛深情之所寄.难怪这位天生富贵的公子自诩为"不是人间富贵花".本文就试图从三个方面来看纳兰爱情词的"苦"字:相思是苦,悼亡最苦,恋情亦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