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科技和通讯高度发达的今天,书信疗法给人带来很多疑问:它有效吗?怎样实施呢?在叙事心理治疗中,书信被广泛使用,成为沟通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桥梁,成为来访者探索自我成长力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叙事治疗中,信件的来源主要有三类。下面结合案例,分别叙述它们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信件是叙事疗法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它一方面可延续辅导对话中的赋义,另一方面,可以将心理治疗的效果延伸到咨询室之外。叙事理念下的书信在应用的过程中要区别于普通的信件往来,需要注意四个问题:(1)咨询师回信时要贴合来访者的体验与语言习惯;(2)保持叙事的"去中心化"与"有积极影响"的自我定位;(3)时刻将人与问题分开,使用外化语言来描述问题;(4)咨询师提出的问题应前后衔接,能帮助来访者更好地梳理他遇到的问题。本文以疫情期间一例危机个案的线上辅导为例,探索了叙事信件在危机干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在形式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人物之间书信来往频繁,大量的信件是作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结构故事情节、展现人物性格、丰富叙事视角的叙述功能。  相似文献   

4.
一、叙事的治疗原理 叙事,比较清晰的一种表述是“叙事是为了‘告诉某人发生什么事’的一系列口头的、符号的或行为的序列”。研究叙事的心理学家所接受的是这样一种概念:人类行为和体验充满意义,这种意义的交流工具是故事而非逻辑论和法律规定的格式。在叙事心理治疗中,重要的不是“叙事疗法”名称本身,而是叙事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书信的力量     
罗伯特是我在美国留学时的同窗,每逢周末我们就会坐上他那辆烧机油的老福特车,去吃一顿丰盛的午餐。他的家在距曼哈顿一百多公里外的莫里,罗伯特的父亲达尔是卢特监狱的一名退休警员,一位乐观健谈的老者。  相似文献   

6.
我是常听学生诉说故事的人。作为一名心理教师,聆听学生诉说故事的过程,就是我发现问题的过程。在每个五十分钟的咨询时间里,我要与他们一起经历困惑,找到“出路”。因此,每次心理辅导结束后,我都需要一段时间放空自己,让自己准备好聆听下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7.
一名初三女生因无法在集体中体验到存在感而时常情绪崩溃,医生诊断为轻度抑郁。为了尽快地帮助来访者走出情绪的低谷,投入中考复习,咨询师在每次咨询结束后给来访者写一封叙事书信。通过11次咨询和11封叙事书信,来访者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顺利考上了当地的重点中学。通过呈现其中一封叙事书信,剖析了叙事书信的书写方式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书信的力量     
孙平 《中国德育》2012,(5):35-38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若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可能单独地承担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对学生而言,学校和家庭是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因此,要使学校和家庭之间产生同频共振效应,形成“家校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人类学家布鲁纳指出:“故事一开始就已经包括开始和结束,因而给了我们框架,使我们得以诠释现在。”当事人在选择和述说其生命故事的时候,会维持故事主要的信息,符合故事的主题,但往往会遗漏一些片段。而找出这些遗漏的片段,就能帮助当事人发展出双重故事,从而找回个体生命发展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叙事治疗与人本—存在治疗运用于不同的临床理论、治疗策略和技术,在意义的社会性和意义的生成及治疗关系等方面有所差异和侧重,在人的处境、个人自由和责任等元理论层面具有相似之处,为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的整合提供了基础和空间。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叙事疗法开始盛行,这种疗法是咨询者通过倾听他人的故事,凸显问题,进一步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治疗者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也可以受到启发和教育,唤起他们的内在改变动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走出困境,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因此,可以将这一方法应用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基于叙事疗法的班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主要对相关的管理措施展开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叙事疗法对抑郁症学生进行辅导时,常用问题外化的方式将人和问题分离,减轻来访者的心理压力,增强其对问题的掌控感。合理情绪疗法则能帮助来访者调整认知,理清事件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识别并调整情绪。同时采用叙事疗法的问题化外、丰富支线故事及合理情绪疗法,最终帮助一例无法上学的抑郁症学生重返校园,取得了不错的辅导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探索解决当前学校中问题学生教育难、效果差、实效短等问题,以一名学生迟到为例,将叙事心理疗法的基本理念应用在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过程中.实践操作得出,叙事心理疗法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是有一定意义的,可以激发问题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从而使问题学生转化.  相似文献   

14.
叙事疗法吸收了后现代主义的思想精华,也从实践运用中预示了后现代疗法的未来走向。摆脱传统的以问题为中心、以人为机器的治疗模式,叙事疗法将人置于具体的文化背景中,认为问题故事来源于主观语言的建构,可通过话语分析等手段重塑未来。体现了后现代心理咨询以人为本的理念。叙事疗法在应用演变中将逐步克服后现代心理咨询的缺点,与释义学等的新思潮渐行渐近。  相似文献   

15.
"孩子是孩子,问题是问题,孩子不等于问题"。叙事的外化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从被问题捆绑中解放出来,继而积极地去面对问题。当事学生敞开胸怀讲自己的故事是前提,咨询师的捕捉、重组是关键,从心理疏导到行为转变需要持久的毅力,教师、当事人等所有因素需形成合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问题,找回自信,营造丰富多彩的崭新生活。  相似文献   

16.
叙事治疗方法已成为社会工作实践范式中比较流行的范式,叙事家庭疗法作为叙事治疗领域的一种新发展,它改变了把人当成问题的传统治疗观念,通过外化问题、故事叙说、由薄到厚等治疗方法,帮助案主建立自信。分析了叙事家庭疗法视角与方法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叙事家庭疗法与青少年特点契合的基础,重点介绍叙事家庭疗法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实务过程。  相似文献   

17.
叙事疗法作为一种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目前广受关注。它摆脱了传统心理咨询中将人看作问题的观念,通过“故事叙说”和“问题外化”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在、更自主、更有动力。在学校心理辅导实践中,心理教师可运用叙事疗法为学生绘制一幅“心灵地图”,以温和有力的内在逻辑,引导学生自我成长;发掘学生的内在能量,使学生朝向价值目标行动,重新生发出生命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较低,观察缺乏精确性和深刻性,对事物的理解比较片面,容易受消极信息的影响。后现代主义认为真相会伴随着个体心理历程的变化发生着变化,并且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也会对真相造成影响。一名小学一年级女生情绪易失控,敌意思维很强,容易对他人作出消极评价。心理教师运用叙事疗法的理念和技术,帮助学生重构故事,解决问题,获得了成长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人类心理有一种基本的叙事结构,它是揭示、表现人的存在意义的重要方式。自然科学的心理学仅仅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方式。在我们的心理自我以及对世界的理解中,故事或叙事是第一位的。生活叙事应该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现象学的叙事治疗着重于人们从生活经验中构建故事的方式;治疗是治疗师和当事人合作创作故事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生命是由无数个故事组成的,故事的意义是人们自己建构的。面对父母离异的学生,心理教师利用叙事疗法,首先将问题与她分开,引导她寻找生命中的闪光事件,并由薄到厚,帮助她成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在这一过程中,妈妈也看到,孩子并不是只有一面,而是一个多元的立体的人,母女俩找到了一个全新的、温暖的、有爱的生命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