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与理想课堂建设》讲座中,首先为我们展示了从评课到议课再到目标的技术路线:一、听课、评课;二、观课、议课;三、观课议课目标。观课议课是参与者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依据,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和有价值的课堂现象进行对话交流,以发现和理解教学、改善和创新课堂、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研修活动。  相似文献   

2.
《海南教育》2013,(6):39-39
<正>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常常会对教学现场和教学现象进行观察、反思、评价,或同仁一道,或个人独立进行。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听课、评课",我想,用"听课、评课"来说事,稍显不足,而改用"观课、议课"更为贴切些。一、"观课""议课"和"听课""评课"的区别"观课"就是观察课堂教学之意。观,是指运用各种感觉器官以及必要的记录工具有效地对课堂教学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常常会对教学现场和教学现象进行观察、反思、评价,或同仁一道,或个人独立进行。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听课、评课",我想,用"听课、评课"来说事,稍显不足,而改用"观课、议课"更为贴切些。一、"观课""议课"和"听课""评课"的区别"观课"就是观察课堂教学之意。观,是指运用各种感觉器官以及必要的记录工具有效地对课堂教学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相似文献   

4.
观课、议课是对原来的听课、评课的发展与完善.对小学数学研讨课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能引发反思,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观课、议课是对原来的听课、评课的发展与完善。对小学数学研讨课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能引发反思,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教研组活动始终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一载体,离不开教师观课、议课这两个重要的环节。可以这样说:教师对观课议课的认识,决定了教研组研究的态度;教师观课议课的能力,决定了教研活动的效度。思考之一: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什么不同?从字面上来比较,听课重在听,侧重于听觉器官的感受。听课,强调的是对课堂上  相似文献   

7.
评课一般包括“议”与“评”两个环节,评课的目的不同,这两个环节所占的比重也有所不同。学校层面的评课主要是为了实实在在地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层面的评课应重在议课。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的评课一般只“评”不“议”,或者“议”少“评”  相似文献   

8.
正"词的变化就是文化的变化和灵魂的变化"。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体现的是一种新文化建构。传统的听课、评课存在诸多弊端。比如:耗时低效,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目的不明,问题分散,讨论表面,抓住了行为但没有触及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念等。随着人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深化,从听课、评课转化为观课、议课是大势所趋。那么,什么是观课、议课呢?观课、议课是围绕师生行为、支撑行为背后的教育价值观念、行为结果进行观察和讨论,并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分析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9.
主体行为是指人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外部活动,是一个身心结合的行动过程。评课者的主体行为包括描课、比课和议课。为了提高评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评课者的主体行为应当具备两个条件:观课要专注和评课有主题。为了保证评课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评课者的主体行为应当遵守两个原则:平等议课原则和差异比课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而教学工作的中心是课堂教学。因此,听评课是校长的主要工作之一。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专家、校长探讨了校长听评课的视角、行动方式,有人认为校长的“听评”课应该变为“看议”课,还有人进一步认为校长的“听评”课要升华为“观析”课等等,不一而足,但不管是“听”、“看”还是“观”;是“评”、“议”还是“析”,变化的只是其视角和行动方式,没变的是听评课的本质。这样的探讨实际上再次论证了校长深入课堂听评课的重要性,强调了校长听评课的意义与教研员、教务主任、学科教师等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堂观察关注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通过说课观课议课评课,让课堂观察提升于传统听课,以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观课议课”以它新的内涵和优势,在课改活动中被广泛推崇。但在基层学校,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只是换了一个词语而已。如何利用“观课议课”这种简便的教研活动,更有效的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好四个转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观课议课”以它新的内涵和优势,在课改活动中被广泛推崇。但在基层学校,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只是换了一个词语而已。如何利用“观课议课”这种简便的教研活动,更有效的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好四个转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而教学工作的中心是课堂教学。因此,听评课是校长的主要工作之一。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专家、校长探讨了校长听评课的视角、行动方式,有人认为校长的"听评"课应该变为"看议"课,还有人进一步认为校长的"听评"课要升华为"观析"课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5.
吴萍  曹红丽 《文教资料》2012,(15):160-162
观课议课是提升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本文首先对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加以区分,在分析观课议课准备要求的基础上,重点围绕议课,从在实践共同体中平等对话、开展主题式议课、坚持以学论教原则三个方面探讨"同在共行"的有效议课策略,促进职前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听课与观课比较听课,评课与议课比较,引发思考,展开探讨,提升教师的教研和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7.
评课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率的有效手段,评课者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作课教师水平提高的程度.现在的评课有的为了不影响作课教师的情绪,都只说好,作课教师在评完课后没有任何长进;有的为了显示评课者自己的水平,说哪都不行,或抓住一点毛病不放,让作课教师对改进教学望而生畏;也有的说,有好有坏,但好的多坏的少,不痛不痒,起不到评课的作用.如何让评课起到应有的作用,评课者首先应掌握评课的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评课是学校教学研究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听课人通过听或看授课教师课堂教学、课后说课、教学反思及课前准备情况后发表意见和建议,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换言之,教研活动要通过评、议等手段达到目的。这就说明评课是很重要的。怎样才能评好一节课呢?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的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研究的方式也在不断改进。从最初的"听课、评课",到后来的"观课、议课",再到"课堂观察",及至最近几年提出的"洗课"的概念,反映出不同时代背景下  相似文献   

20.
推荐理由:本次评课在多角度评课、某一角度深入评课的基础上,强调了评课的真、准、信、结、议。评课目标根据各自承担的不同观察点的观课任务,交流观课的体会,并在此基础上达成一定的共识,提高评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评课能力,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