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朔现象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朔现象的实质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这种大众文化是商品经济社会的特有产物。  相似文献   

2.
王朔是中国当代坛颇有争议的人物。本认为,“王朔现象”是大众学在新时期发展的产物,体现出了现代大众学的特征,显示了中国大众学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活力,代表了当今大众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王朔现象”及其批评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诸多评论家对"王朔现象"的评论进行认真的审视和客观的分析之后.指出王朔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当代文化的总体格局。以及王朔所代表的市民文化的崛起对传统精英文化和严肃文学的影响和消融。  相似文献   

4.
王朔作品和王朔现象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无法忽视的内容之一,拟通过对王朔作品和王朔现象的分析来揭示他们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王朔与王朔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朔是当下文坛的一个热点 ,它蕴含着颇丰富复杂的思想文化内涵。本文联系时代社会和作家作品的实际 ,依次从三个方面对王朔进行了阐释 :一、他作为新发迹的文化个体户的代表 ;二、在文化上他追求都市潜意识的快意释放 ;三、在文体上他创建京城侃爷式的新京味小说。  相似文献   

6.
王朔可谓当今家喻户晓的一位高产作家,对于王朔的作品,几乎从青少年到老年,可能都会看过他的一两部影视作品,如《我爱我家》、《渴望》、《编辑部的故事》、《一般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顽主》等。这些作品可以说是红遍整个中华大地。甚至连北大中文系的张颐武教授都说:今天的大众文化其实是王朔和王朔的作品召唤来的。为什么这样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作家,却被大多数作家和知识分子冠以"痞子作家"并成为争议最多的作家呢?他又是以怎样的写作风格去征服广大读者的呢?人们喜欢他作品的原因在哪里?他对中国近20年的文坛又作出了哪些影响呢?为什么他惯用的创作手法会也在作家群中掀起一层层波澜呢?甚至连他面对媒体那赤裸裸的狂言也一度成为了流行语的代言人,而文坛上对王朔褒贬不一的评论中,我们又可以窥探出当今中国社会与文坛及文化现象的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7.
"王朔现象"是新时期文坛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自从王朔的成名作发表以来,他的每一次出击都会引起文坛的轩然大波.王朔现象的实质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这种大众文化是商品经济社会的特有产物.尽管人们对王朔褒贬不一,尽管其消费主义媚俗倾向对文学产生了负面影响,但他已经成为文化史上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对王朔现象的研究在类型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作品内部的探究,即内涵阐释;一类是对王朔现象作文本外的研究,主要是文化思考,即外延拓展.  相似文献   

8.
“王朔现象”是新时期文坛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自从王朔的成名作发表以来,他的每一次出击都会引起文坛的轩然大波。王朔现象的实质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这种大众文化是商品经济社会的特有产物。尽管人们对王朔褒贬不一.尽管其消费主义媚俗倾向对文学产生了负面影响,但他已经成为文化史上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对王朔现象的研究在类型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作品内部的探究,即内涵阐释;一类是对王朔现象作文本外的研究,主要是文化思考,即外延拓展。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期文学中,王朔是备受争议的一个作家,他是"新京派小说"和"痞子文学"的代言人,也是大众文学的代表之一。我们要研究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学,绕不开王朔。他的巨大成功与颇受非议,昭示着文学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对于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坛上出现的“王朔现象”,文化界历来是褒贬有加,莫衷一是。笔者拟从王朔作品的语言特色和情节结构两方面出发,阐释自己对“王朔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在近年来的文坛上,叫的最响、闹腾最红火的大腕人物当数王朔。且不说1988年因王朔的四部小说同时搬上银幕而被称为电影的“王朔年”,也不提京城万人空巷观看室内剧《渴望》的盛况,瞅瞅书摊上那几卷厚厚的王朔文集和中央电视台购买《爱你没商量》那天文数字般的价格,就足以掂量出王朔身价的沉重了。王朔以及他的“海马歌舞厅”在商业气息渐浓的时代括起了一阵旋风,作为社会的敏感部位——中学校园自然也受到了这一旋风的袭击。红透中国的王朔在崇拜偶像、明星的中学生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我大约是落伍了,两年前出了个韩寒,学生们对《三重门》疯狂不已,我尚能与他们一起追赶潮流,侃侃而谈。如今,出了个郭敬明,英气直逼韩寒,其《幻城》直压《三重门》,我反倒热情大减了。不为别的,实在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越来越多的少年做起舞文弄墨的营生,花团锦簇,争奇斗艳,看得人眼花缭乱。郭敬明即便是那“国色天香”的牡丹,也无法一枝独秀啊。不过,王非一采访了郭敬明后,我倒是挺欣赏他这个人的,只是,在欣赏之余,又不免多了些思考,也有了点忧虑。郭敬明的“横空出世”,既得益于他那支生花妙笔,也仰赖于出版发行商为其保驾护航。19岁的他…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一块容易发热的土地,且不说下海热、股票热、追星热、易经热,文坛也不甘寂寞地呈现着各种景观:今天拍卖文稿,明天兜售自己;今天树这面旗子,明天挂那块招牌.人们也自愿抑或无奈地享受着色彩纷呈的“文化快餐”.先是港台武侠、言情小说独占鳌头,接着便有苏童、叶兆言等到明末清初背景昏暗晦涩的历史中去寻找腐朽美丽的故事,顾城用“绝唱”《英儿》了结了一生,《废都》则用一帮酸文人的故事搞得文坛沸沸扬扬……真可谓“江山  相似文献   

14.
“择校”现象的思考陈晓力当前,各地中小学“择校”现象愈演愈烈,已成为基础教育的热门话题。究其原因,其产生和蔓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因素,又有学校内部因素,还有一些综合因素。就其发展趋势看,社会因素应占主要成份,当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方面也有责任...  相似文献   

15.
时下,有许多学校的教师每天放学后留下来给全班补课。我非常钦佩这些教师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然而在做法上,我不敢苟同。补课。是补学或补教所缺的功课。如果是现教现补,那么就有喧宾夺主之嫌。试问:你每天上课在做什么?放学后补课是否属有效劳动?据我的经验和调查,补课很多时候意味着课堂教育的失败,其弊至少有五:1.造成学生被动而学。学生知识掌握得不好,当然教师得重新讲授。然因补课占用了学生大量课余时间,他们人在教室心在外,心猿意马,即使听进去一些,也只是死记硬背,“记亦不能久也”,教学效果微乎其微。2.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成绩不好,  相似文献   

16.
纵观对王朔各种评价,褒贬不一,偏激者有之,冷静自持者亦有之。今天,虽然"王朔热"已经过去,但如何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王朔热"和王朔创作的"顽主"人物形象,还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将王朔重新放回他的青少年时代——"文革",试图从他重要的成长阶段中找出他浑身"刺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体育教学中常出现教师对体质较弱或因为其他原因的学生给予"免考"照顾的现象。这与体育教学应促使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的宗旨是相违背的,也是不可取的。下面,我就"免考"现象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途径谈谈见解。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多,城市房价的逐年上涨,大学毕业生在大都市就业难、生活质量差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由此涌出的一大批“蚁族”群体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结合当下“蚁族”现象,剖析其成因,并对此现象进行伦理学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件事:美国一个教育代表团在上海考察,为了显示中国教育教学的水准,上海的教育部门精心挑选了一所重点中学,特别安排了一位资深的中学特级教师上课。上课时,师生的对话交流,教师的表演发挥得淋漓尽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师生配合得天衣无缝。这一堂课,掌声、笑声、欢呼声不时响起,在座听课的教育专家、教师、领导无不拍案叫绝:“这堂课真是精彩极了。”下课前30秒钟,教师问:“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了,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了。”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答。顿时,全场掌声雷动。  相似文献   

20.
所谓“潘传忠现象”,就是绵阳药业集团,以年薪28万元人民币聘请原民营企业管理者潘传忠为下属天诚大药房总经理,使企业面目迅速发生变化,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媒体作了大量报道,省政府、市政府为此召开研讨会,就这一现象进行广泛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