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新平,1963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满族,博士。1982—1986年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取得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香港城市大学制作工程与工程管理系访问学者;2002年  相似文献   

2.
关新平,1963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满族,博士。1982-1986年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取得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香港城市大学制作工程与工程管理系访问学者;2002年美国夏威夷大学、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合作编制的《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中文版,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87年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是一部国内外知名的学术精品。《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  相似文献   

4.
教育人类学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教育人类学的应用在民族研究、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等方面产生了丰富成果.从对成果的梳理来看,我国教育人类学还存在着学科建设薄弱和应用不强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当代社会背景,指出了教育人类学突出的应用价值,并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与研究三个方面的需要论述了对教育人类学应用研究的诉求.  相似文献   

5.
周少敏简介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1):F0002-F0002
周少敏 博士、教授 1966年10月出生湖南永州。1995年7月于兰州大学化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无机化学硕士学历和硕士学位;2003年7月于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得凝聚态物理博士学历和博士学位;2003年7月至2005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理化技术研究所做博士后;2004年10月至2005年5月在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物理系从事高级访问学;2003年晋升为副教授,200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相似文献   

6.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关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品三国》、《帝国的惆怅》等著作。  相似文献   

7.
林耀华教授的学术生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林耀华教授 90寿诞。我们在此回顾林教授的学术生涯 ,纪念他对中国民族学、教育学和少数民族教育的贡献 ,为的是勉励同仁以更大热情投身西部开发和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先生 1910年 3月出生于福建古田县 ,在闽东乡村习得中国文化底蕴。 192 8年负笈北上 ,就读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 193 2年 ,他的学士论文《严复研究》受到许士廉、吴文藻等名师赏识 ,留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助教并攻读硕士学位。 193 5年 ,英国社会人类学大师拉德克利夫布朗 (以下简称RB)来燕大讲学 ,先生系统接触结构功能学派理论。他的硕士学位论文《义序宗族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简介了香港高等教育状况以及香港城市大学概况;进而以大学自治为切入点对香港城市大学的自治特色进行分析与探讨,得出香港城市大学拥有高度自治权,学校各部门责权明晰,管理和谐这一结论,这为我国高校进一步扩大自治权及科学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香港城市大学自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是:改革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和坚持走特色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简讯     
九月上旬,经VSO海外自愿服务社推荐,由国家教委和省教育厅委派来我校任教的两位外籍教师,远渡重洋,风尘仆仆来到了神奇美丽的彝州,并与我校师生共同欢度第二次教师佳节。 两位教师来自不同的国度,其中,安·皮特尔生(Anne Petersen)女,丹麦人,二十五岁,毕业于爱丁堡大学(Aidipol University),获社会人类学文学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10.
语言人类学是语言学与人类学的交叉学科。自人类学发端开始,在人类学视野下的语言研究就成为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而语言学的研究亦从未离开过人类学关乎文化命题的讨论。语言人类学就是在两个学科的交错互动中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学科定位,即研究语言、文化及人类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北京大学举办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1995年6月21日至7月12日,经国家教委批准,由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承办了首次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这次研讨班在积极推进我国人类学的学科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学的学术水平等方面,将可能发挥承前启...  相似文献   

12.
郑元者,38岁,浙江乐清人。1984年考入杭州大学中文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91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会长。2000年获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久。上海市“曙光学者”称号。  相似文献   

13.
历史人类学滥觞于法国年鉴学派,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的出现促进了历史学与人类学的交叉与融合。本文介绍了历史人类学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相关理论、概念。在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领域,历史人类学已经在华南、华北、江南等区域展开了一些研究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需进一步提倡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即:田野调查、区域取向、底层视角。  相似文献   

14.
人类学对乡村的研究形成了一门分支学科——乡村人类学。乡村人类学基于中国广袤的农村社会土壤,涵盖了诸多的研究主题。以《乡村人类学》一书为中心,结合学术界相关的研究成果,对人类学乡村研究的发展历史与关键性主题比如农村社区、乡村社会结构、农民文化等加以分析。认为乡村人类学基于当前中国农村的现实问题更具有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生态人类学是从文化人类学中孕育出来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因此,生态人类学理所当然继承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传统,以人类社会中的各个民族及其文化作为研究的单元。但生态人类学作为独立于文化人类学之外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理论建构既不能完全趋同于文化人类学,又不能完全依赖于生态学。在总结文化人类学与生态学一个多世纪以来研究经验前提下,生态人类学提出了自己的三大立论公设,以利使自己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16.
《乡村人类学》一书之于人类学学者,好比星辰之于迷路的人。它不仅为人类学田野调查提供理论指导,同时还例数了审视乡村社会的研究方法。该书遵循了人类学“以人为本,回归到人”的理念。从宏观上看,它为乡村人类学田野调查提供了一个整体性的视野,把中国乡村社会视为一个整体,使得人类学者对乡村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从微观上看,它将中国乡村分为几个元素,详尽地透析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发展和未来归属,为人类学学者的乡村社会分析提供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乡村人类学》一书之于人类学学者,好比星辰之于迷路的人。它不仅为人类学田野调查提供理论指导,同时还例数了审视乡村社会的研究方法。该书遵循了人类学"以人为本,回归到人"的理念。从宏观上看,它为乡村人类学田野调查提供了一个整体性的视野,把中国乡村社会视为一个整体,使得人类学者对乡村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从微观上看,它将中国乡村分为几个元素,详尽地透析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发展和未来归属,为人类学学者的乡村社会分析提供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人类学起源于西方,被烙上了西方的社会特质与知识结构印记。人类学在对非西方社会研究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形成自身的学科命题与知识谱系。人类学以独到的方法留下了“他者”的资料,发挥了记忆性价值。其西方性特质,致使在探索“他者”时难免将西方的认知体系植入“他者”,所呈现的“他者”诚然带有想象性色彩。进入新时空,人类学力图重构“他者”。经由记忆、想象与重构的结合,人类学创造了“他者”的形象。人类学与非洲的遭遇,正彰显了此种逻辑。  相似文献   

19.
田晓黎 《教师》2014,(35):128-128
正语言学在古今中外的发展中,以其特殊的功能为人文科学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许多有效的技术手段,而最直接、最充分的受益者就是人类学。在东方学术界,语言学被看做人类学(或民族学)最亲近的学术伴侣,考察民族的形成,确定不同人群的迁徙发展史时,总离不开语言学的佐证。在西方学者看来,语言学根本就是人类学的组成部分,人类学本身就包括体质人类学、考古人类学、社会文化人类学和语言人类学四个分科。  相似文献   

20.
人类学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双重属性,对人类进化、社会构成、文化发展等问题都有系统而全面的学科解释,体现出其他学科少有的理性与人文思考相结合的思维特征和对人类社会的整体关怀。人类学强调的文化相对主义、种族平等观、个人、集体与环境的整体主义视角对当代社会具有极强的警世性。将人类学纳入大学通识教育中,既可以令通识教育更系统、规范,更具学理性的深层思考,也可令人类学这门学科在当代中国社会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