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智性语文课堂”的内涵
  “清晰的概念,对于一门学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要研究“智性语文课堂”的构建这一课题,必须弄清“智性语文课堂”是什么--也就是对“智性语文课堂”进行界定。
  (一)“智性”的本源思辨
  “智性”一词的语法结构为“智慧+性(性质、性能)”,属形容词加后缀而构成的属性词。  相似文献   

2.
【按】一位家长,为自己孩子表现出的朦胧的“爱情意识”很焦心。今天,我说说对此的看法。光明老师:
  今天的我们(指成人:家长与老师),面对孩子朦胧的爱情意识,持什么态度是首先要弄清的———因为你的后续行为都是根据这态度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细节决定成败。只有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想,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才能让化学课堂变得有效。
  一、高度重视“三备”
  “三备”是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备教材是每一个化学教师都会做的事,我所强调的是,不只是把教材知识点弄通就完成任务了,教师要对化学教材的体系、章节的环节性,以至于一节课内容的比重了然于胸,才能得心应手、从容自如地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4.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是偏重于从学生的学法角度提出的。1.“自主”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方式,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提倡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尽力做到:让学生明确目标;让学生发现知识;让学生参与过程;让学生选择内容;让学生掌握方法;让学生探究疑难;让学生自我检查;学生能提问的教师不先问;学生能描述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自己创作的教师不示范。2.“合作”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  相似文献   

5.
我校开展的问题式快乐课堂教学模式,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了应用和探索,取得了一些心得,与同行们做些探讨。
  一、问题式快乐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问题式快乐课堂的基本教学步骤是:“独、议、亮、点、扩”五步。具体操作是:先精心设计好这节课的问题出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独立阅读课本完成答案,这是“独”;接下来,让小组成员之间对问题进行讨论,给出统一答案。这是“议”;“亮”指的是教师组织各小组把问题答案向全班同学展示。各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对抗,一个小组回答后的答案,其它小组可以指出错误或不足,可以补充;“点”指教师点评、点拔。点的要精,点到要点上。学生会的不要讲,学生能看懂的、小组讨论能解决的知识点不讲;“扩”是指知识的扩展、延深、巩固。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讨论,教师点拔强化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知识的应用与深化,扩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修晓林 《新读写》2013,(4):16-16
《家长会变奏曲》一文,以“急”、“忧”、“怕”、“静”为情感波动关键词,写出了一位胸怀大志、刻苦攻读的年轻学生,在家长会前后的心情变化。文章心理描写丝丝入扣,生活氛围生动贴切,有很强的现场感,让人感受到年轻学子生活和学业变奏曲中,因为激烈竞争带来的担忧和欢乐。只是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关键词“静”,如果能够换成充满动感的词,可能会更好。  相似文献   

7.
15分钟名气     
泰迪熊效应
  指在管理学上一些长相温和似泰迪熊的领导更容易成功,有研究显示,世界500强的CEO中,大多长着一张泰迪熊一样的娃娃脸。
  取悦症
  取悦症,亦称“看管人性格障碍”,是一种病理状态。大多数习惯取悦于他人者,对拒绝和敌意有根深蒂固的畏惧和焦虑,只考虑他人而忽略自己。这种过分取悦他人的人常常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8.
【按】一位家长,对自己孩子表现出的朦胧的“爱情意识”很焦心。今天,我说说对此的建议。
  忧心的家长们:
  我们不仅不该为孩子的情感打封条,还要认真地告诉孩子:爱,是一种崇高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启启、蒙蒙拉着小蚂蚁呆呆跑向屋外:“快去听听鸟儿的歌唱!”
  “鸟儿的歌唱?不就是瞎叫唤嘛!有什么好听的。”呆呆懒洋洋地嘟囔着———她还没睡醒呢。
  “谁说我们是瞎叫唤?”一只画眉鸟探过头来说,“我们的歌声不但好听,还能表达各种各样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一个培养出四个博士儿女的家庭,总结出“一二三四”的教育心得,即“一屋、二实、三主、四不”。“一屋”指一间说话的小屋。在一间单独的房间里教训孩子,给孩子正式讲道理,这样他们才能重视,对讲的“道理”容易消化。那些习惯打骂孩子又收效不大的家长,不妨尝试一下这种方法。“二实”指情况属实,分析求实。如果孩子问家长问题,家长要如实回答,即使家长不懂不会,起码也要告诉孩子怎样找到问题的答案。在批评孩子时,一定要有根据,不能主观臆断。  相似文献   

11.
社会热点类的材料进入中考作文命题并不鲜见,要懂得它的命题缘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日前表示,有家长把孩子送到北大时这样说:“让你读北大不是为日后挣8000元工资,而是希望你当省部级官员。”她表示,家长这话让人痛心,是不正确的教育观。在她看来,教育承载不了人成长的全部,也不能导致即刻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前段时间,首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该报告数据显示,57.8%的中学生使用微信沟通,但有25%的中学生选择在微信中屏蔽了家长及老师,23.5%的人的理由是不想听父母唠叨,更有甚者直接把父母“拉黑”。
  这个报告一经发布,立即引来轩然大波,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朋友圈“拉黑”父母的行为可以理解,毕竟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隐私和思维方式,需要有自由的空间,父母要学会放手。也有人认为微信朋友圈是一个父母和子女交流平台。通过微信,父母不仅能及时得知孩子的最新动态,也能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多多地了解社会,而子女“拉黑”父母无疑是一种拒绝亲情交流的表现。
  作为高中生,你对子女在微信朋友圈中“拉黑”父母一定有着自己的看法,请写成文章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3.
育人如同育树:“能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焉尔。”这是指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发展。但是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尊重孩子却有一个“度”的问题:只有讲究好分寸,把握好尺度,才能使家长的有意引导和孩子的自主发展达到和谐的统一。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平等地位与主导作用平等地对待孩子是尊重孩子的首要条件。家长要努力  相似文献   

14.
刘黎 《湖南教育》2004,(19):22-23
“串味”是指食品、饮料等与其他有特殊气味的物品放在一起,染上特殊气味。“角色串味教育”则是指教师和家长角色“串味”后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不当教育。  相似文献   

15.
从前,鸡、鸭、鹅和燕子是一家。一天,它们看到蜗牛在吃力地爬
  行,便问道:“蜗牛老弟,你去哪儿呀?”
  蜗牛道:“回老家呀。”
  “要走多久呢?”
  “大概五个月吧。”
  “啊?走那么久啊!”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中的“习作分享法”是指在作文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机会,使他们与别人一起交流自己的习作,分享各自的劳动成果。学生习作的“分享”对象不仅是同学和老师,还可以有家长、亲友等等,它能超越课堂或学校范围而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习作分享”符合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它能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陷,取长补短,充分调动作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一种良好的环境。学生完成  相似文献   

17.
“对细节的处理水平,区分出了家长手中握着的是锄头还是刻刀--它使孩子的世界和未来完全不同。”--题记
  儿子朗朗对登山、玩水、远足一向有极高的热情。上次去鼎湖山却和小伙伴贝贝找到了一项新的乐子———收集奇石。他们溯溪而上,所到之处,处处都有令人称赞的“奇石宝玉”:
  ———爸爸,快看,这块宝石好大呀,比鸡蛋还有光泽呢!
  ———泛着红光的石头肯定非同寻常!
  ———青苔肯定喜欢长在宝石上的,这块布满青苔的石头毫无疑问是块奇特的石头。  相似文献   

18.
听到中学生说“要我学的,又不是我要学”的时候,难免叫人叹气。你说,做教师的不叹气有什么办法呢?"要我学",它的主语是指学校、老师和家长。或则因为四化的要求,或则因为完成土级的任务,或则因为望子成龙,学校、傲  相似文献   

19.
一、缘起:聆听花开的声音
  家庭、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一所名校的成长史一定是家校共育的合作史,学校从创建走向发展,学生从懵懂走向成熟,不仅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且也要有一支有一定家教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家长队伍。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整体的育人网络,实现优势互补,才能为学生、教师、学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20.
我们经常听到家长和老师嘱咐孩子们:“上课一定要注意听讲!”。所谓“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课堂上,只有孩子们的心理活动集中在所学的知识内容上,才有可能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的。试想,如果老师讲东,学生想西,任自己的注意力“信马由缰”,怎么能有好的学习效果?教育家荀子在《大略篇》中说:“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这里的“壹”就是专一,意为只有教师一心一意地教,学生一心一意地学,就能保证学生最终学业有成。因此课堂上能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所学知识上是老师、家长、孩子共同的心声。作为一名初中生物学老师,从师者的角度入手,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是我长期思考,不断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