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可译为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的兴起是近20年来的事情,在谈到建构主义起源时,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因其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被看作是当代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可称为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是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因为其创立了有关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被看做是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最早提出者。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建构主义理论的贡献在于强调了人的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它对认识个体的主体性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社会认知理论经常被广大学者误解为行为主义研究范式的延伸,属于新行为主义理论阵营,其原因是他们忽视或未理解社会认知理论中的关键概念和研究范式。文章采用社会建构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来分析社会认知理论,发现其基本研究范式、关键性概念和心理的建构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一致,因而社会认知理论应该是属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阵营。  相似文献   

4.
本文为西方教育心理学中流行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综述及评价,研究了该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概括性地介绍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基本观点;较详细地说明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教学观;归纳和分析了建构主义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的根本区别;重点推荐建构主义的几种主要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在近十几年中,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做出被动反应、及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于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作为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即建构主义理论。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充分的学习环境。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或称建构论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美国开始传入我国,当时建构主…  相似文献   

6.
使学生获得真正、灵活、深层的知识 ,通过知识学习发展学生的能力素质 ,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也是教学改革的根本问题。近年来 ,源于认知学习理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日益扩大 ,对当今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 ,认知灵活性理论是最为活跃的一支。它以独特视角对知识结构、学习特点以及迁移能力的获得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改革设想 ,为实现学习的广泛、灵活迁移而达到学以致用架设了重要桥梁。正确评估认知灵活性理论及价值 ,科学运用认知灵活性理论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及…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是当前认知心理学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其领域的兴起和发展可谓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根源于哲学,一直被应用于社会学和人类学以及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学。最早提出建构主义的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创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源自皮亚杰(J.Piaget)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建构主义,能够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已经形成了一套全新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从而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因此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信息技术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创设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一、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 建构主义的由来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现实主义观点。现代建构主义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皮亚杰可以看成是建构主义在现代的直接先驱。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西方的教育理论逐渐被我国的教育工作者认识、认同并付诸实践,如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其中,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影响颇大,并有深人发展之势。它对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本文结合建构主义基本理论和学科特点,探讨建构主义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的作用,并在实践中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1.
姜芳芳 《成才之路》2014,(12):10-10
近二十年以来,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于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渐渐开始流行,并且对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体系形成了又一次的冲击和改革。而对于初中物理这门工具性、实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来说,传统的教学主要是讲解知识,没有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学习,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因此,我们要重视建构主义理论,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12.
当今,教育心理学领域正在发生一场革命,其标志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建构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信念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世界独特的理解。知识并非主体对客观现实的、被动的、镜面式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在建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发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中的一种主流理论。建构主义的要义是科学知识是不能传递的,它必须由学生主动地建构。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科学教育必须改革,建构主义适应了这一时代挑战,建构式科学教育有利于培养迎接这一挑战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理论对网络成人教育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构主义理论基本内容介绍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一种较新的认知理论,对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谈到建构主义起源时,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因其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被看作是当代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其后,心理学家维果斯基(Lev Vygotsky)等人使之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其实际运用与教学创造了条件。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认知学习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可用一句话概括:以学习者为中心。  相似文献   

15.
一、对建构主义的理解 建构主义源自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故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较好地说明人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重要因素等。从另一方面看,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因此概括地讲,建构主义是一种学习理论。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两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16.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分析学生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提出了运用建构主义指导物理教学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是“后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近年来,随着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渐增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受到愈来愈普遍的关注。本文主要论述了这一学习理论的发生根源与逻辑起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主义:一种富有成效的数学教学实践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认知理论,这种理论正逐渐成为国际数学教育改革中的一种主流理论。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为人们提供了反思数学教学的别样视角,同时也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一种富有成效的应用框架。  相似文献   

19.
有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启示的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的启示出发,分析了建构主义在教育技术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推动作用及实质内容,提出了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理论有一股新的潮流渐渐流行开来。即建构主义学说。何为建构?建构一词本源于建筑领域,指为了某种目的,而把已有零件、材料制造成某种结构。与单纯认为学习就是复制、模仿他人本领的传统学习理论不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学习者应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地、有意识地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进行交互.从而将其内化为新的认知结构。而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极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以合适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认知建构理论对于物理教学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