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段时间,无意中翻看到中学时学过的一篇课文《最后一课》。文中的韩麦尔老师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又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韩麦尔老师之所以这样强调民族语言的重要,是因为语言是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和传承工具,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符号,重视语言就是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我国的新一届政府也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去年教师节  相似文献   

2.
读都德的《最后一课》,有许多启发。一“祖国”的内涵是多方面的,语言文字是其中基本的一项。一个民族,失去了母语,也就失去了精神家园,丢掉了立国之魂。凡是伟大民族的健康国民,都热爱祖国的语言。韩麦尔先生(也代表都德)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俄国  相似文献   

3.
韩麦尔满怀深情地告诉他的学生:法兰西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这是都德《最后一课》中的一个片断,从这个特写镜头里,我们看到了这位爱国者对自己民族的无比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眷恋,它让我们每个人为之震撼。仔细想想,我们的母语又何尝不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呢,它积淀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人文价值,在这种语言文化的熏陶下,出现了历史上灿若星河的文学家、思想家,而且产生了诸如孟子、李白、鲁迅等世界级大师,这令我们每位炎黄  相似文献   

4.
大凡读过都德的《最后一课》的人,都会像文中那个聪明顽皮的小学生小弗郎士一样,被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营造的爱国情感所打动。他说,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是啊,一个民族的母语是根植于民族灵魂与血液的文化符号,她不仅是一种表达的工具,还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踪迹,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所以,保护母语就是保护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汉语是汉民族的母语,作为中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她不仅是我们每个人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工具,而且承载着丰富的情…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是教师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心理愉悦——兴趣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伯恩斯坦),而要培养学生对本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都德的《最后一课》,主人公韩麦尔先生所上的“最后一课”是成功的,而韩麦尔先生之所以能成功地上了“最后一课”,他在课堂上所流露出的情感,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表现出“最后一课”的重大意义,韩麦尔先生用自己的服饰来表示这一课的不寻常,以自己满含悲痛的语言来表示自己失去祖国以及不能再讲法语的痛苦。韩麦尔先  相似文献   

6.
大凡读过都德的《最后一课》的人,都会像文中那个聪明顽皮的小学生小弗郎士一样,被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营造的爱国情感所打动。他说,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是啊,  相似文献   

7.
都德的名篇《最后一课》是传统篇目,分析的文章够多了,然而至关重要的一点,却往往为人们所忽略,这就是韩麦尔关于“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讲的两段话.或不理解都德为什么让韩麦尔说这样的话,或视而不见,干脆不提它,甚或以为韩麦尔的见解“相当遇腐”.他们不知道作者把亡国的悲剧与教育的落后联系起来,实在是非常之深刻的见解,一个民族在亡国的悲痛之中深刻地反思自己,正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深沉表现,正是这个民族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希望所在.都德借韩麦尔先生之口这样说道:  相似文献   

8.
“许多发达国家对母语的学习阅读是非常重视的。法国为了维护法语的尊严,由总统办公室负责。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如果民族语言不学好,那么这个民族就要糟了。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语言斗争十分激烈,强势语言在不断侵入。我们的汉语她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是世界上最优质的语言,汉字本身就是艺术啊!对母语阅读的重视,每一位语文教师有这个责任为之呐喊为之不懈努力。”2003年金秋十月的西子湖畔,在全国中学语文新教材观摩活动上,74岁的于漪老师一番动情的铮铮话语像一把重锤敲在我的心坎上,让我内疚,让我反思,让我热血沸腾。我想,对母语阅读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正>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高,从根源来看,我们对语文学科的理解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所以想再说说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与实践。当一个生命呱呱坠地,祖国的语言就随着母乳一起浸染他的身心,日夜哺育他的心灵,所以德国语言学家洪德堡说:"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使用一种语言意味着接受一种文化,隔断一个人与母语的联系,也就意味着使他与自己的文化传统断绝了联系。"母语是每个人的精神故乡,后人的成长总是从语言这块沃土汲取营养的。可以说,我们的灵魂因为母  相似文献   

10.
上课最后一堂法语课的上课是在同学们都坐好后,韩麦尔先生宣布的。这之前,作品有很好的铺垫:情节上的铺垫是镇公所的布告,情绪上的铺垫是上课前的三点异常情况。作品从小弗郎士的心理出发,依次写了教室很安静(而他希望的是像平常那样“总有一阵喧闹”),然后注意到韩麦尔先生穿了绿色礼服,而最后更吃惊的是后边几排坐着“好些镇上的人”。有了这样的铺垫,于是在韩麦尔先生宣布“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时,才在小弗郎士心里激起了强烈的感情,也才合情合理。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作品没有用“我们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这样感情平淡的陈述句,…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修订版“大纲”在“教学目的”一章明确地提出了这一点 ,前所未有。笔者认为这样提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 ,而且切中目前语文教学的弊端。从大的方面讲 ,中小学学生学的是母语 ,母语是民族精神、文化的载体 ,本身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这样的话 :“使儿童了解本族语时 ,我们也就使他们了解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的领域 ,了解人们的精神领域。”小说《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说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刚上初一时大家学过一篇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你们可曾记得,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盛赞法国语言,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为什么语言有这样大的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教育科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这样谈母语,一个民族把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我们中国的母语不仅仅是一般的交际工具,它还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源流。可以这么说,汉语是世界上最形象、最含蓄、最富意蕴的语言。我们的语文课学的是母语,如何根据母语的特点,根据儿童学习母语的规律学习语文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语文教学要给学生打下“语言发展的底子”“精神发展的底子”“一生发展的底子”,我们的每一堂语文课都要尽可能地给学生留下语言、留下情感、留下形象。留下语言过去,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4.
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有一段写道:“接着,韩麦尔先生……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得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象  相似文献   

15.
说起读后感,同学们也许会不屑一顾:不就是读后感吗?是的,就是读后感,也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写好的。请看这一段文字:话说这第二天新老师就来了,韩麦尔先生默默离开了。这天,韩麦尔先生正在钓鱼,炎热的季节有时真的会使人产生幻觉。这不,在韩麦尔先生的耳边,不断环绕着学生痛苦地学着德语的声音,对他而言,就好似被烈火焚烧般痛楚,备受煎熬。深受熬煎的韩麦尔先生收起了鱼竿,决定去看看他的学生们。其实他自己还没有察觉,他鱼竿上的鱼粮早已因为他的分心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教材《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和《别了,语文课》中的张老师,他们一丝不苟地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语文老师的楷模。一、精神支柱:事业心责任心韩麦尔先生面临即将沦陷的国土,面对即将当亡国奴的人们,他此时最想做的就是快速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让它在阿尔萨斯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17.
《最后一课》作为一篇经典的文章,一直被选人初中语文课本之中。小说家都德将普法战争这一重大社会历史题材浓缩在一所小学最后一堂法语课的场景里,谱写了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颂歌,创造了短篇小说艺术的典范。本课教学的重点,则是指导学生理解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这两位主人公的形象,进而感知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若问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中文。第二呢?那也绝对不是法文。小时候学《最后一课》,幼小的心灵着实被都德感动了一把。此时此刻却不禁浮想联翩:若是明天我们的法语老师也垂头丧气地走进教室,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了。”——那该多好!  相似文献   

19.
华东 《语文天地》2015,(2):14-15
一、抓住重点,巧定主问题教学目标《最后一课》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小弗兰士和韩麦尔先生,常规教学一般都是抓住小弗兰士的心理的变化来设计教学的。长文短教,需要抓住文章重点,突出文章精髓,必须准确制定主问题教学目标。教师设计主问题时要另辟蹊径,抓住韩麦尔老师的语言描写解读人物,品味韩麦尔老师的人物语言,感受爱国情怀,从而突出课文最精华的部分。由于学生对小说所写的普法战争的故事背景非常陌生,缺少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很难体会主  相似文献   

20.
法国作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一文中,韩麦尔先生到底上了几堂课?这是被人们忽略的问题。有人轻而易举地下结论:上了一堂课;有人据文中“习字课上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这句话和上下文意思推断:韩麦尔先生上了语法、习字、拼音、历史四堂课。 我们认为,韩麦尔先生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