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运用问卷及访谈方式,对高专英语专业学生不同阅读能力的归因特点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学生普遍自我评价阅读速度慢,阅读能力差;(2)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认为词汇和阅读习惯是影响他们阅读水平的主要因素;教师指导因素受到忽视;(3)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各项归因因素上显得相对集中,具有趋同性,是积极归因;阅读能力弱的学生在各项归因因素上显得相对分散,且外因多于内因,是消极归因;(4)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在词汇、策略和课外阅读因素上解释一致.但对课堂教学因素的解释以及阅读学习方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归因方式,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业成败有重要影响,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国内外教育学者均对这一现象给予关注。民族地区教师除了面对一般性的归因偏差外,还可能受到学生民族属性的影响。为了解民族地区教师对学生学业失败的归因模式,研究采用归因反应测验,对144位民族地区教师进行了测试,检验了能力、努力和民族属性这三个归因因素。结果发现这三个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学生的奖惩倾向,愤怒情绪,以及对学生未来成绩的预期。学生是否努力是影响教师对学业失败归因的主要因素,而民族属性仅在对低能力低努力的学生进行愤怒和预期反应时产生影响。研究讨论了产生这些结果的具体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解释或推论。通俗地讲,人们找出行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就是归因。归因有两种:一种是外部归因,把行为结果的原因归于自己以外的因素,如周围环境、任务难度、机遇等;另一种是内部归因,把行为结果的原因归于个人自身的内在因素,如态度、意志、能力、努力等。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归因倾向始终伴随着学生,并极大地影响其学习活动,在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归因训练是帮助学习障碍学生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干预手段。目前,关于学习障碍学生归因训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训练都比较匮乏,本文从学习障碍学生社会心理的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对学习障碍学生归因问题相关研究的分析,探索学习障碍学生归因过程之特征。并通过对当今三种主流归因训练模式的理论审视,尝试架构与学习障碍学生归因特征相适应的归因训练模式的设计框架,并初步探讨了学习障碍学生归因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其他研究者後继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会直接影响其学习信心和对前途的期待,因此,要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归因,就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归因模式,纠正不良归因模式,并且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归因训练,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自信心,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伯纳德·韦纳(B.Weiner)归因理论的“三个维度与六因素归因模式”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成绩,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对我校2001级数学系学生进行了有关英语学习行为归因认识的倾向及其规律性的抽样调查,并对被抽样的74名学生的答卷进行了详细地统计分析,以了解和探索学生对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的倾向及其规律性,为进一步搞好大学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会直接影响其学习信心和对前途的期待,因此,要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归因,就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归因模式,纠正不良归因模式,并且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归因训练,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自信心,有健康的心理,使他们更容易成功。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外语学习者学业成败自我归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了定量的方法,对一所高职院学生学业成败自我归因模式展开了分析与研究,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学生多种归因并存;2)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和学习动机弱的学生在归因上存在多方面的差异。针对学生的归因特点,本文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以期促进学生的积极归因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考察了410名小学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更多地归为家庭因素和学生因素,较少地归为教师因素和学校因素。(2)不同性别的教师、普通教师和骨干教师归因存在显著差异。男教师和骨干教师更多地归因为教师因素和学校因素。(3)教师对不同类型的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发生频率高的和指向自身的课堂问题行为,教师更多地归因为教师因素。建议教师教育者关注不同教师群体之间的差异,帮助教师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合理归因,增强教师责任感,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来应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10.
在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各因素中,知识本身的因素历来受到许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我们把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应用于数学教学研究,不难发现归因也是影响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学生的归因习惯和归因倾向,改变消极片面归因,引导他们向积极、全面归因进行努力,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的自信心及其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信的大学生应具备正确的自我评价、完全的自我接纳、良好的社会适应等特征.本文着重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自信心的主要因素,诸如自我效能感、归因模式、认知风格、性别差异等,进而提出了通过实施成功教育、开展积极归因训练等策略来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2.
对上海市729名初中生的调查表明,写作价值感、写作效能感、写作兴趣和内归因之间均呈显著相关;作文能力教师评定分数与此四因素呈显著正相关,与外归因呈显著负相关;写作效能感表现出显著的学校差异,写作价值感、写作效能感和写作兴趣的性别差异显著,除了外归因,其余动力因素都表现出显著的年级差异;写作动力随着年级升高而呈下降趋势,初一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习得性无助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在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内因如缺乏成功体验、不恰当的归因和不正确的比较以及家庭、学校和教师的外因共同影响下的一种低自我效能感、低学习动机的认知障碍。通过集体干预的形式,从儿童的英语学科核心能力、归因方式、自我认知以及家长认知四个方面进行干预,旨在将儿童习得性无助感转变为高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4.
Causal attributions for success and failure at a forthcoming examination by 246 Filipino college freshmen, 64 male and 182 female, are examined. Although there is no data with which to compar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t would appear that these young Filipinos generally possessed adaptive patterns of attribution. They ascribed possible success somewhat more to internal rather than external sources but attributed possible failure almost equally to these factors. Luck was perceived as being only of relatively minor importance. Internal success attribution was found to correlate significantly with satisfaction with success in three out of four cases. Effort attribution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students' ratings of how hard they had tried. Contrary to U.S. research, the female respondents if anything possessed more adaptive patterns of attribution than their male peer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has been a neglected area of cross-cultural research but one that should be of concern to all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结合运用美国DynEd教学软件的实践,运用归因理论发现和揭示英语学习者的主要归因特征和倾向。研究结果显示,多数学习者具有外控者特征,主要包括:①缺乏坚定的内在学习信念;②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持怀疑或否定态度;③强调外部因素对学习的影响;④对教师的作用有过度敏感和依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周建华 《教育研究》2012,(2):147-152
以国培计划(2011)——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人大附中高中数学班学员为研究对象,从高中数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教学行为及有效教学行为归因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被试的专业理念较为先进,但专业成长途径、专业知识还不能很好地支撑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教学行为中数学学习、数学教育、数学情境与问题创设及教学艺术四个因子的得分均处在高位,但在实践层面是否与此相吻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从有效教学行为的归因看,外因得分较低,学校领导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良好的评价导向和团队影响。  相似文献   

17.
探究大学生对奖学金评定结果的归因倾向,有利于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归因特征,有利于评估高校奖学金评选工作的规范性。以《大学生对奖学金评定结果归因倾向问卷》对河西学院1031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奖学金评定结果显著地倾向于内归因;男生更倾向于将奖学金评定的结果归因为客观因素,女生更倾向于归因于自身因子;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越来越倾向于外界因子、运气因子等客观因子;理科学生更加倾向于客观因子的归因。  相似文献   

18.
远程学习者的成败归因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国内四省市250名远程学习者施测,并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远程学习者的成败归因方式及部分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①远程学习者总的归因方式倾向于内控性的努力;②从成功和失败两方面的归因方式来看,远程学习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外在背景,而把失败归因于内在努力。③对学习者成败归因方式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学历。研究结果可以为促进远程教育学习者的情感反应和改变学习动机提供可供参考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文山地区苗族青少年归因风格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沃建中、孙慧明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对云南文山地区327名苗族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苗族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得采用稳定(持久)、可控、整体的归因。男性苗族青少年比女性更容易归因于内部、可控的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的苗族青少年更倾向于作出内部、可控归因。与父母亲一块生活的苗族青少年更倾向于作出可控归因。  相似文献   

20.
The present study compared Australian and Chinese teachers' causal attributions for student behavior. A total of 204 Australian teachers and 269 Chinese teachers rated the importance of four causes (ability, effort, family, teacher) of six student problem behaviors.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groups of teachers attributed misbehaviors most to student effort and least to teacher factors. Chinese teachers emphasized family factors more while Australian teachers placed greater importance on ability. There was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attribution pattern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problems, with effort attribution being equally and strongly emphasized across cultural contexts and behavior types. The results are interpreted in the light of how individualistic and collectivistic values influence teacher thinking, and implications for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s for behavior problem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