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教材,传统的做法是“教教材”,新课程主张“用教材教”,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的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教材研读如发,探讨如何创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以期推进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教师既是信息技术教材的使用者,同时又是教材的开发者。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激活信息技术课堂,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中学信息技术教材的"二次开发"是在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统编教材进行的二次创造,是对统编教材的补充、丰富、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赣州市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到各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教材均不太满意.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总结出信息技术教材目前还存在着教材编排低端重复、教材内容缺乏实用性、教材选用欠周全和教材活动设置单一且较不合理这四大问题.从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等角度考虑,为了设计开发出更好、更适合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教材,文章最后对完善信息技术教材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以期给编写信息技术教材的省、市或有关单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岑成康 《广西教育》2014,(1):127-128
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颇受学生的喜爱。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几乎从来不阅读信息技术教材,而是埋头于电脑前,将信息技术课本抛至一旁。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重新捧起课本,将信息技术教材与课堂教学实际联系起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材的导向作用,为学生上机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永刚 《时代教育》2013,(14):127-128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型,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加之计算机网络技术高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使用。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必须要创新教材来满足教学需要。本文从创造性心理学中得到启发,进而将这种启发应用到信息技术教材的设计中,实现信息技术教材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6.
中学信息技术教材的"二次开发"是指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对现有的统编教材进行适当地增加、删除、调整等方式开发出新的信息技术教材,以解决当前统编教材与中学教学现状不相协调的问题,满足各地区不同的硬件、软件、师资、学生等教学实际情况的需要。中学信息技术教材的"二次开发"是在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统编教材进行的二次创造,是对统编教材的补充、丰富、完善和发展。基于此,笔者针对中学信息技术教材的"二次开发"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开发与研究需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依据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添与更改,以流行的先进技术方法替代已经落后的技术内容,开发研究出新的信息技术教材,解决现有教材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满足不同的师资、硬件与软件等实际教学需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需要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本文在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进行改...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教材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一、信息技术教材开发的意义第一,信息技术教材是信息技术教学之本。信息技术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是按信息技术教材所规定的目标要求、内容深广度及教学策略进行的。为了优化教学,必须优化教材。优化教材的主要途径是搞好教材开发。第二,信息技术教材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课程内容必须通过教材来体现。国家鼓励信息技术教材的多样化、校本化,以形成丰富且实用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体系。第三,信息技术教材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依据。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设备建设、用房建设、师资培训等信息化建设中,都必须考虑信息技术教材的设计、制作与使用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材开发,对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材是连接课程与教学的桥梁。虽然教材只是新课程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但是大多数教师仍然将教材视为理解课程标准、细化课程目标、落实课程内容的依据。作为一门新兴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在教材设计与使用上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门开设不久的课程,信息技术课拥有为数众多、编写体例不一的各种教材,比起其他传统学科只有几套教材可用,似乎堪称幸福。但为什么在很多地方,信息技术课依然不能够成为一门鲜活的课程,究其原因,信息技术教材的问题不可不说。作为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教材应充分体现学科的特点,符合课程开设的目标。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但现在大多数信息技术教材在内容、编写、选用、审核等各个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背离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从根本上束缚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辨折清楚目前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广大使用教材的信息技术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教材,摆脱因教材不适用给信息技术课程带来的影响。更需要早日建立符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和实际教学需要的教材体系、本文就是一些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对教材问题的方方面面所做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1.
高中新课程改革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新的课题。教材不再是课堂教学唯一的目标和内容,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是教师专业化面临的挑战之一。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实施中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处理好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的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二次开发,改变教学定势,拓展思维空间,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需求,从而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值得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探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新课程标准出发,通过对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在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重组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全面推动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电子辅助教材就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编制的软件、录像、文字等形式的辅助教材。信息技术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学生信息技术掌握程度差异很大,如何面对差异展开教学?学科教学中有很多重复性的机械劳动要做,如何避免?本文将从电子辅助教材在教学中使用这一点展开讨论,探讨电子辅助教材制作,使用电子辅助教材进行学科教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中的必修模块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第一课,属于信息技术课程基础性的内容。其理论性强,操作余地很小,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学生因此带着对。信息及其特征’比较模糊的概念去学习后面的信息技术内容,显然不利于后续内容的学习。根据新课程理念提出的“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想方设法把这一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得巧妙生动,  相似文献   

15.
《数据信息的加工》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新课标教材的编写假定学生的基础为非零起点,但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零起点,所以需要兼顾Excel操作和使用Excel进行数据加工的教学。本节课内容与数学教材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专  相似文献   

16.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致使教材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材评价体系的研究很有必要。提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一、二、三级评价指标,对信息技术教材评价体系的研究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一、对比新旧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新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与旧教材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新课程标准出发,通过对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在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重组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全面推动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的研究方式、研究范围和研究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样,对数学教学而言,其不仅改变了数学课程内容,对数学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突出理念之一即是信息技术的使用,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同时,新课程还突出强调。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包括教材在内的各种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20.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任务之一.研究以2019年国家教材委员会审定通过的6个版本教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信息技术与函数内容的融合,发现:(1)高中数学教材不仅都落实了课标关于信息技术的要求,且对信息技术与内容的融合进行了探索;(2)信息技术与数学内容的深度融合是可行的、可操作的;(3)教材中的信息技术功能丰富,但各种功能使用的分布不均衡,主要用于计算和画图;(4)信息技术拓展栏目设置的目的多元,但不同目的栏目数量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学习任务的设置;(5)教材中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种类多样,出现的位置主要在习题和例题部分.建议:(1)课标增加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内容,对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内容提出更明确的要求;(2)教材中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融合的深度需进一步加强;(3)教材编写者应针对使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