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由于一些教师没有正确理解新课标的含义,导致了对教师主导性的片面理解:过于强调对学生的赏识教育,忽略惩戒教育;过于强调学生“主体”,而削弱教师“主导”作用.在新课标下,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并通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调控来发挥其主导作用,使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动学习,以此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康永军 《天津教育》2014,(23):110-111
在教学中,教师都希望通过自己设计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但很多时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主要表现在:设计的问题比较乏味,学生没有兴趣;设计的问题远离学生的真实生活,学生认为思考毫无意义;设计的问题没有难度,学生没有可质疑的内容;设计的问题过于宽泛,学生不知道思考的方向;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学生无法进行思考;设计的问题过多,在课堂上就是教师不断提问,增加了学生的认知负荷,学生难以应对甚至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过于细密.而在教学流程中.执行得又过于死板,每一分每一秒都有预先安排。教学变成了教师一厢情愿地演示自己的教案,千方百计地牵着学生往自己设计好的那条道上去。学生的思维稍逾常规,回答稍微偏轨.教师就急忙点拨引导,根本没有学生主动探究的时间,也没有学生主动创新的余地。于是课堂就在平淡中一气呵成,丧失了应用的活力和灵气,缺少生成的鲜活。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应该给学生预留创新的时空.“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气氛,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孩子们都喜欢音乐,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孩子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我们音乐教师出了问题: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一味地注重课堂纪律,语言过于严肃;“正统”的教学内容与“流行”的学生心理需求有距离;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教学流程过于呆板,换句话说我们在不经意间剥夺孩子们的音乐课堂“主人”地位,使他们成了音乐课堂的“随从”,从而导致他们对音乐课堂不感兴趣。为改变这种现状,让音乐课堂教学能健康发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5.
尚振彦 《现代语文》2009,(8):133-134
在长期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作文教学已经成为让学生惧怕、老师作难的一项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老套,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更新过于老套的作文教学方式,发挥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克服形式化的倾向,务本求实,逐步养成创新的习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笔者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和探究。  相似文献   

6.
(二)关于“数学教学生活化” 对于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这一课改理念。教师的理解上也有较大的偏差。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把龙虎山的景观先让学生浏览一遍;又如一位教师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从“桂林山水甲天下”开始;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时,花大力气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图标的意义……这类过于联系生活的例子在课堂上不胜枚举,它严重干扰了数学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走向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素质教育,困难在于教师没有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没有改变固有的教学行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相应地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以育人为根本,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因材施导”;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教学过程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8.
张朝昌 《云南教育》2005,(29):14-15
目前不少语文教师过于担心学生的自鉴能力不足,认为:要是自己不去枝枝权权地讲解清楚,学生便不能明晓。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师教语文,其目的无非是引导学生练习看书作文的本领;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如何去学。这就是说,广大语文教师要树立重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9.
作教学长期以来存在一个现象: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没有积极性。教师说要作,学生就作;教师说写什么,学生就写什么;教师说写几次,学生就写几次。全是教师说了算,作好像全是教师的事。可是写作实践的主体是学生,只有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练笔,写作训练才奏效,写作教学效率才能有望提高。  相似文献   

10.
焊接专业属于中职教学的一部分,传统职业教育将教学分成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由于将这两部分分得过于清楚,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分散,自成体系。偏重理论的教师更注重理论教学,偏重实际操作的老师更注重学生的实习操作,但是很多教师并不知道自己的着重点应该在哪一部分,理论课还没有给学生很好地讲完,甚至学生都还没有搞明白知识是什么,就开始了实习课。对于焊接专业的整体化教学来讲,整体化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无论哪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足够重视,通过理论指导,再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相似文献   

11.
传统英语课堂教学过于注重语言知识传授。忽视语言实践,忽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学习途径和教学评价形式单一,没有调动学生参与、体验、交流,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开放式课堂教学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不同主体的开放的“人—人”互动组织系统,它追求教学过程动态  相似文献   

12.
郑银凤 《现代语文》2006,(10):46-47
长期以来,“知识中心说”在语教学中占据统治地位。“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就是由教材向教师再向学生的单向知识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材是没有生命的僵死的材料,是不容置疑的范本,拥有确定性和真实性;教师是绝对权威,拥有对教材本的唯一解释权;而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这些观念在语教学中被长期实践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许多英语教师抱怨教材内容多,课堂时间不够,基本上不能完成当堂的教学任务,学生听、说能力训练不能很好地实施,甚至只是走走过场、形式而己,最终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究其原因,根源在于教师观念尚未解放,课堂教学方法过于保守。具体表现:教师不充分相信学生所具有的潜力,担心学生听不懂或理解不了,就故意放慢速度,无数次地重复原句;各教学环节不够严密;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等,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传统教学中,教学课堂过于严肃,显得压抑,学生们在老师的指挥下,齐读课文,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接下来便是教师滔滔不绝讲解,学生如木偶,课堂如死水,没有半点  相似文献   

15.
李巧平  王超 《中学生物学》2005,21(10):34-36
探究教学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正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广泛使用.这期间有成功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把"探究"当作一种时尚,教师盲目追从;②探究过于泛化,往往缺乏真问题;③探究过程中,他主现象明显,学生没有真正自主;④探究教学过于强调表面形式,而忽视实际效果;⑤整个过程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此,要成功地进行探究教学,教师不仅要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也要抓住其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才能使探究教学神形兼备.  相似文献   

16.
《青海教育》2008,(5):62-62
教学反思的内涵就是要追求教学行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这一内涵同时适用于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与其恰当性有关的,过于艰难和过于轻易,都会影响到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无效的目标与没有目标无异。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指其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合目的性,要求教学目标不能偏离教学目的;合规律性,要求目标的确定不能违背教学的规律性,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潜力以及教学方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课教学导入阶段,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或谈话等方法引发问题之后,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教师提出一个发散性的问题之后,学生根据问题做出各种各样的回答。有的回答符合教师的意图,和教学目标相一致;有的回答偏离教学目标,是教师没有料到的:或超乎学生研究能力;或本节课没有条件解决。遇到与教学目标不一致的回答,有的教师便采取回避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提问是引起教学对话的关键,只有激励学生积极地思考,才能有效地推动教学,深化学生的学习。观察语文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无效提问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不着边际地问,学生照本宣科地答,问题多而滥,但却没有实际收获,教学低效;二是教学问题指向封闭,问题简单,答案单一,没有思考的价值;第三教学问题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9.
梁淑玲 《广西教育》2007,(12A):24-2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也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都感到难以突破,难以出成效;学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着没内容写,没话写,语言平淡,缺少真情实感,对作文没有兴趣等问题。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验,我有四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有效性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生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