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商时,人们崇尚迷信,祭祀、征伐、疾病、田猎等,都要用占卜的形式预测吉凶祸福。占卜后就在龟甲兽骨上刻下卜辞及与占卜相关的内容,这些由贞人(或巫师)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统称为“龟甲兽骨文字”,简称“甲骨文”,亦称“龟甲文”“贞卜文字”“契文”“殷契文”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殷商时,人们崇尚迷信,祭祀、征伐、疾病、田猎等,都要用占卜的形式预测吉凶祸福。占卜后就在龟甲兽骨上刻下卜辞及与占卜相关的内容,这些由贞人(或巫师)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统称为“龟甲兽骨文字”,简称“甲骨文”,亦称“龟甲文”“贞卜文字”“契文”“殷契文”等。  相似文献   

3.
奴隶社会:十、殷墟:公元前十四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因此,商朝也称殷朝。河南安阳西北是殷都的废墟,所以叫做殷墟。十一、甲骨文:清朝末年,在殷墟发现了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我们把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完备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从商朝开始。  相似文献   

4.
你知道吗?     
1.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商周时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又叫钟鼎文。  相似文献   

5.
甲骨文是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服饰”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甲骨文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有关于“服饰”的文字.文章通过对这些文字的探究来解读其功用,并进一步解读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商王朝百姓崇拜祖先,也崇拜鬼魂和神灵,每逢战争征讨或祛灾庆丰,到生死疾病或婚嫁迎娶,都要通过占卜向鬼神请示,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纛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就叫“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现令发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从甲骨文考察,多见“示”字和“宗”字。“示”是男性崇拜的象征,“宗”表示以男性为主体的神灵已经从野外移入室内,象征着祖庙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1.“殷墟”之名源于“商朝都城留下来的废墟”。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墟,即今天的河南安阳西北,商朝从此稳定下来,“殷墟”成为商朝帝都的名称。上个世纪初,殷墟被发现以后,学者常借用“殷墟”来指称殷墟的遗址,乃是因为古已有其名,并非因其成为废墟而得名。2.甲骨文是商朝刻在龟背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应是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因为除发现了大量商朝甲骨文外,还在陕西扶风、岐山一带的周原等地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些西周早期的甲骨文;而从已出土的甲骨文看,所用龟甲通常是龟的腹甲,有时也用龟的背甲。3.判断…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能够见到的较为成熟的、已初具记录语言的功能的文字是殷墟出土的殷墟文字,距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由于这些文字刻写在龟甲之上或兽骨之上,故称之为“甲骨文”,这也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它具有“三美”,即形象美、音韵美和意蕴美,很具审美价值。现仅就此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图为上海市博物馆的建筑造型图,设计师将它设计成一个“鼎”的形状。在青铜时代,原为食器的鼎又成了权力和地位的标志。这说明A.“食”在青铜时代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B.青铜时代拥有食物的人就拥有权力和地位C.青铜时代解决“食”的问题是统治者的惟一任务D.青铜时代的统治者都是“钟鸣鼎食”之家2.从定义的角度,甲骨文是A.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B.商周时期的卜辞C.考古出土的商周时期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D.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较成熟的汉字3.2004年11月,中国古都学会正式确认郑州为第…  相似文献   

10.
占卜在殷商时期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龟甲和兽骨是占卜所需的物质材料,是显示卜兆及契刻文辞的载体.殷商晚期,龟卜代替骨卜成了主流,但只有在龟甲和兽骨上刻上解释性文字,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卜用甲骨.对于这个变化,从历次殷墟考古发掘的资料观察,卜甲和卜骨在选择、来源、存积形态等方面存在种种不同,这些不同之处是受灵龟思想支配,和使用等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甲骨文时代,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是用“片”来作单位的。从周、秦到汉,字大都刻在竹片和木条上,竹片称简,木条称牍。把若干简和牍用牛皮绳子串起来,就是“册”。这种牛皮绳称“韦”。“册”是一个象形字,很像牛皮绳把竹片串起来的样子。把书籍一册册放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法原初于契刻,始见于仰韶文化彩陶的刻划符号应为原始书契的萌芽阶段。甲骨文的成熟和龟甲兽骨上卜辞书契的书刻,形成了文字书写过程中不同的风格。康南海先生说“文字何以生也,生于人之智也”(1)。“文字是随着智识而产生,亦随之智识而进步。”(2)从文字功能记录事物,抒写情感,记述思想的角度来看,文字的产生,可以说是一切文化的原始了。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都知道,今天的汉字是由商朝的甲骨文发展而来的。这种独特的甲骨文字,是由于古人将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而得名。在初一历史课本的彩图中,有一幅甲骨文的插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视野     
100多年前,商王室的档案在殷墟出土,给它取什么名称好呢?当时,许多专家、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于这些文字都是刻在龟甲上的,所以人们称其为“龟”、“龟甲”、“甲文”、“龟甲文”、“龟甲文字”、“龟版文”等等。但反对者认为,其中有的文字是刻  相似文献   

15.
关于书的话     
传说苍颉造字的当晚,有鬼哭泣?文字里藏有被泄漏的天机。文字写成的书在古时候金贵异常,刻在龟甲兽骨上的《诗经》《周易》只存在王宫豪宅;写在羊皮上的一本《圣经》要用去三十只小羊。那时候,有一本书不异于现在有一辆奔驰600或是三桅游艇。那时  相似文献   

16.
18 99年 ,任京师团练大臣的古物收藏家王懿荣患了疟疾。由于他精通医道 ,所以煎药前总要先看看。一次煎药前 ,王拿来药看 ,不经意发现一块有“刻划”痕迹的“龙骨” ,再仔细辨认 ,甚为惊讶 ,原来上面刻有文字。王懿荣曾精心钻研金石 ,对中国古文字颇有研究 ,这“龙骨”上的文字与他苦心研究的铜器铭文十分相似。于是 ,他立即将药铺里刻有文字的“龙骨”全部买下。经过考证 ,确认是珍贵的商王室档案。王懿荣的发现 ,揭开了中国甲骨文之谜。这些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是怎样到了中药铺呢 ?原来 ,在清朝光绪初年 ,曾是殷都的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  相似文献   

17.
汉语之美     
汉语,你从遥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带着从龟甲兽骨上镌刻的印记,走过诸子百家的争鸣,经过秦汉时期的涅榘,汲取隋唐锦绣的精华繁衍至今,你从渊源的文化深处走来,承袭着魏晋的风骨、盛唐的气度,掠过汉赋的堂皇、宋词的清秀绵延至今;在我心里,承载着厚实朴重的历史,却并不呆板陈旧;你蕴含着包罗万象的文化,却并不显得粗俗艳丽。  相似文献   

18.
一、文化的发展文化起源于社会生活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 ,人们在陶器上刻画符号“ 、 、 ”等记事 ,把文字刻在兽骨和龟甲上 ,记载了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和阶级关系 ,大大丰富了我国奴隶社会的历史资料 ,成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到了商周 ,人们在一些青铜器上铸刻文字 ,记载了当时的社会政治 ,经济情况 ,为我们研究周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这些原生文化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起了决定作用。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 ,从青铜器时代到文化发展的奠基时期 (西周至春秋末年 ) ,我国的文化成就无不反映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社会体…  相似文献   

19.
书的典故     
书是人类永恒的朋友,它是伴随着文字的出现而产生的。最初人们将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称“甲骨文”,或铸在青铜器上,称“金文”。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取一根竹杆截成圆筒,再把这些圆筒劈成一条一条的细竹签,这就是“竹简”。新鲜的竹子含有许多水分,容易长虫子或腐烂,所以在书写之前要先把付简放在火上烘干,称“汗青”、“杀青”或“汗简”。后来我们就把“汗青”作为书籍的代称。如“名垂青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长的竹简有三尺长(约合现在67.5cm长),主要用于书写法律条令和儒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用文字记录人们的社会活动,最早是在三千多年前的殷代后期。那时是用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至于雕版印刷,一般认为开始于唐代中期。国内现存最早的雕板印本,是四川成都唐墓中卞家刻印的梵文《陀罗尼咒经》。至唐朝后期雕版印刷才有了广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