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钢琴作品充满复调结构,而钢琴是一种能够演奏多声部的乐器.复调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巴赫(J.S.Bach),复调音乐作品是每一个钢琴弹奏者必须学习的课程,我们既要训练学生大脑多层次的思维能力、多声部的听辨及组织能力,手指的独立性与控制能力,又要训练学生把握复调作品的纵横关系,以及色彩、力度、声音的准确表达.  相似文献   

2.
巴赫将他十五首以复调形式创作的二声部键盘作品定名为创意曲,意为帮助演奏者.并获取良好创意且能充分地加以展开。创意曲主要是以对位法的写作方式为主,这种方法是同时有两个以上的声部相互交织而成,各声部都呈现着自己的主题,在和声的效果上充满着和谐与交融.每个声部的旋律线条常常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形态及性格特点。分析了巴赫钢琴复调作品中的曲式结构、风格特征.从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奏两个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德国作曲家巴赫,被后人称为"古典大师"、"欧洲音乐之父",他创造了永恒的音乐艺术,他的钢琴复调作品更是音乐殿堂经久不衰的珍贵宝藏。他的钢琴复调作品成为现在学习钢琴的必修课目,贯穿钢琴学习的始终。但是,如何处理好好复调作品各声部的力度关系,是值得反复琢磨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进行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手风琴演奏中的情感体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要演奏好一首作品,在演奏前必须进行审美体验,并深刻地领悟作品的内容、风格及特征:对作品进行理性的客观的分析与把握,对作品进行感性的主观体验,对所演奏的作品进行深刻、细致的感情体验等。  相似文献   

5.
复调作为音乐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高师音乐专业来说复调是学生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高师复调教学中专业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针对高师音乐专业的定位、教学内容、教材选择、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促进高师复调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是音乐的载体。在小提琴演奏中具有表现力的声音不仅要明亮、饱满、均匀,而且还要在演奏的过程中富于变化,以适应不同作品内容的需要。小提琴演奏中的声音变化离不开左右手扎实的基本功,左右手的训练方法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小提琴演奏中的发音。本文从小提琴演奏中的发音问题出发,通过对演奏技巧与发音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让纯正的声音更好地服务于音乐。  相似文献   

7.
论音乐小品     
音乐小品是音乐文献中常见的一种作品类型,它大量出现在西方器乐音乐发展成熟以后的各个时期,其产生方式除了独立创作以外,有些则是从大型作品中节选而来。其较为突出的特点是短小精致、形式多样、通俗易懂,在音乐欣赏、音乐分析、音乐创作、演奏实践等多个方面发挥着奠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节奏 ,在音乐中反映着演奏的力度与速度。节奏处理 ,是手风琴演奏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而培养良好的节奏感觉 ,仅靠对作品本身的分析和认识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认识其本身的结构特点。笔者在此强调三点 ,以帮助学生在演奏中具体处理  相似文献   

9.
J.S巴赫的作品在演奏风格上要非常热诚恳切,同时又应当含蓄、严格。其作品的演奏特点是速度和节奏要严格,统一;声音柔和;在力度上起伏较小,用大线条的渐强和渐弱。  相似文献   

10.
钢琴即兴表演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并在伴奏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和声知识,才能使演奏更加精彩,感情更加丰富。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钢琴即兴表演能力,使其能够灵活、熟练地运用和声知识,增加音乐渲染力,成为了高师钢琴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阐述了钢琴即兴演奏和伴奏中和声教学的运用,以期提高学生的即兴演奏和伴奏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分析、认清纯客观主义演奏和纯主观主义演奏的片面性弊端,并加以克服。完美的器乐演奏应遵循以下三种演奏美学原则。1.以忠实乐谱为基础,对乐谱表达受限的内容进行再创造,达到忠实乐谱与再创作的统一。2.首先把握作品风格的表现,再展现出个人的演奏风格,保证作品风格与演奏风格的统一。3.音乐表现规定了一定的演奏技巧,演奏技巧又要服务于音乐表现,做到音乐作品表现与演奏技巧的统一。这是每位演奏家所追寻的演奏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12.
演奏者在通过对作品内涵的正确了解、理解,又经过独立思考、心理体验与感悟之后,演奏出来的具有演奏者个性、风格、特点的演奏过程.怎样使得这个艺术再创造得以实现并有开拓性,这不但需要有良好的演奏技巧为基础,更重要的还在于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社会实践及较好的音乐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13.
韦伯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他的《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是单簧管演奏艺术中的经典之作,也是韦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乐曲的结构中韦伯主张自由,浪漫主义的色彩。本文就《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的结构特征,分析其在曲式结构和音乐表达上所体现的音乐理念,并且进一步从演奏技巧方面对其作品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德彪西作品《月光》开拓了音乐中光和色彩的音乐风格,是最为大众化的一首,因而也是流传、普及最为广泛的一首,是德彪西早期最具其风格特点的代表作,文章旨在对德彪西乐曲《月光》的特点及其演奏进行初浅探讨,从中得出演奏此曲乃至印象主义风格作品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论述了钢琴演奏中的技巧以及记忆乐谱的方法。在钢琴演奏的领域中,要求在知识和审美的基础上,巧妙地使技巧和情感结合,充分发挥演奏者的再创造能力。换句话说,不仅要求演奏者具有敏锐独到的眼光,更重要的是有表达这种能力的演奏技巧。演奏的记忆则需要运用理性的分析手法,即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分析手法。  相似文献   

16.
巴赫的《二部创意曲集》是一部充分体现巴赫的音乐风格、音乐形象的百科全书,是钢琴演奏者的必修课本,通过对二部创意曲弹奏方法的探讨,有利于掌握复调作品的弹奏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钢琴视奏的能力是钢琴演奏的基本技能之一,是钢琴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构成。钢琴视奏的训练重视知识积累、练习目标、练习方法以及速度和流畅性,重视培养学习钢琴的视奏能力,解决钢琴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莫扎特曾说;“视奏的技巧,就是把一首乐曲,以应有的速度演奏出来,还要表现出应有的表情和情趣,使聆听者觉得仿佛是作曲家本人在弹奏一样。”钢琴学习中视奏速度直接影响学习者的效率和程度,以及学习新作品的信心和积极性。现如今钢琴教学普及化,科学地认识视奏,是培养更多热爱钢琴演奏,热爱音乐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此文就作者在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加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戏剧性地再现了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经过,被认为是“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和“瓦格纳《尼布龙根指环》之前的最伟大的戏剧作品”.作品以叙述性、抒情性、祈祷性的歌词作为循环使用的一种局部结构形式贯穿全曲,是剧情开展的基本模式;场景描绘中的复调技法是剧情开展的内在推动力;宣叙调在作品中被十分突出地加以采用,不同角色以不同的音乐形态推动着戏剧性的演绎.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论述了钢琴演奏中的技巧以及记忆乐谱的方法。在钢琴演奏的领域中,要求在知识和审美的基础上,巧妙地使技巧和情感结合,充分发挥演奏者的再创造能力。要想诠释它,不仅要求演奏者具有敏锐独到的眼光,更重要的是有表达这种能力的演奏技巧。而对于演奏的记忆来说,则需要运用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分析手法。  相似文献   

20.
贝多芬在其一身当中创造了无数优秀的音乐作品,《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五部协奏曲中最为成功的一部。贝多芬在该乐曲中运用钢琴与乐队交替演奏的方式营造出了协奏曲浪漫、浓郁的艺术氛围,《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也被人们誉为是贝多芬最为精致的一部作品。通过这部作品,贝多芬开创了钢琴协奏曲新的演奏形式,同时也对钢琴协奏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以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风格作为切入点,研究和探讨《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的音乐特征及其演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