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学生社团在大学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社团的影响力和在学生中的自我教育功能,是文章探讨和实践的重点,尤其在推动校园安全文化,提高大学生安全感、安全状态中的作用。文章尝试利用朋辈理念,将社团工作嵌入到校园安全文化中,实现校园安全文化育人的目标,从而推动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生社团本身的特质使得其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要借助学生社团寓教于"活动"的思想教育形式、学以致"用"的专业实践功能、职业体验式的发展导向作用以及育人无形的文化浸润效应等功能优势,通过转变理念,积极构建资源支持体系、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构筑思想引领阵地、搭建实践育人平台等措施,探求学生社团发展与管理创新的路径,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3.
当下,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存在部分管理者对社团自治性认识不充分、社团发展定位侧重于拓展交际而对育人目标理解存有偏狭、社团管理机制不够规范、优秀社团文化促进社团发展的功能逐渐减弱等问题。以帕森斯的AGIL模型理论为参照,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路径是:提升社团管理者的能力素养,制定适宜的育人目标并将其贯穿于社团活动全过程,关注社团成员内部需求并完善社团管理制度,注重优秀社团文化的传承以增强社团价值引领功能。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为增强社会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出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决定其必须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其中,高校学生社团作为主要载体之一,具有群众基础广泛、实践特征明显、时代色彩强烈等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社团,对解读、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自身明显的优势,能有力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体育社团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有效拓展和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以体育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德育渗透有助于培育学生磨砺意志、塑造品质、规范行为和提高审美。当前,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德育渗透中面临的困难表现为:渗透意识不强导致的制度机制缺乏建设、渗透资源不强导致的思想政治元素缺失以及渗透途径不强导致的主体协同不够通畅。为此,要提高社团育人认知理念,完善社团育人管理制度;整合高校体育思政资源,拓宽社团育人队伍建设;畅通德育渗透发展渠道,打造社团育人精品项目。  相似文献   

6.
在21世纪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于人才要求的层次日趋渐高,单位注重的已不仅限于文凭、专业技能方面的内容,更注重的则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高低。大学校园社团在此时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院从建校之初本着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努力发展校园社团文化,为学生展示才华提供有力平台。然而纵览校园形色社团,大学生该选谁归谁,已不得不成为一个学校聚焦的话题。本文将初步从校园社团特点方面定位一下大学生选择校园社团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是指经职业学校批准注册,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由学生自发组织并自主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综述近十年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进行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管理创新研究大有可为。分析已有研究显示出新的研究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主流时代价值取向提供了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的理论创新方向,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管理创新的实践路径有必要系统建构起包括主流价值观引领、改善发展环境、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活动形式创新、培育统一职业精神、经营优秀文化品牌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8.
高职学生社团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促进高职校园素质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目前高职学生社团管理中还存在着传承性差、活动策划单一等诸多问题,这影响到高职社团建设的成效。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高层设计,引领传承,抓好"两个转变",搭建"微管理"平台等创新途径来保证社团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丰富多样的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载体和平台,但当前高校对社团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与规划,组织管理不到位,社团凝聚力不足等影响了其作为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新的历史方位要求高校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重视社团在学生素质拓展中的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制度保障、走特色化和品牌化之路,促进学生社团建设,发挥社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浅议高校社团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社团作为高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许多社团缺乏有效的规范化管理,导致一些社团有名无实或缺乏持续性发展动力。本文以高校社团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完善社团发展机制,实现对大学生社团的科学、规范、有效管理,引导学生社团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组织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具有教育引导、服务维权和干部培养等众多功能,在推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和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等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高校学生组织在功能定位和内涵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只有加强对学生组织的有效管理和引导,才能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真正实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下学生工作评估指标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学生工作管理的重心在学院,学校要实现对校院两级学生工作的统领与互动,建构科学的学生工作评估体系进行评估是一个良方。应从评估指标的特征要求、类型分析、科学组织、合理赋值等方面对学生工作评估指标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13.
提出假设高校社团能够促进由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沟通能力构成的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并据此在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做了实证案例研究。从研究结果来看,学生从社团中的收获与教育者的价值预设基本相吻合,但也存在一定的偏差。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学生的社团学习需求是迫切的,然而社团组织和管理过程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社团对自我教育能力养成有作用,然而其作用也是有限的。通过调查研究者发现了高校社团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并从学校教育者角度提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组织一向少有被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结构要素予以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组织更是如此。高职院校因其教学目标和办学模式的不同,学生组织更应作为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筹划和管理,以补充理论课程的不足,实现最终教学目标。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组织管理的角度,理性地阐述了大学学生组织的基本功能,对现行学生组织管理模式弊端进行反思,提出了创新学生组织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conscientious consumerism” project that involves the student as the consumer to either commend or complain to a company about a recent product or service experience. This activity and presentation helps students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mendation/complaint management process within organizations while adding realism with the student as the customer. Students initiate communication with an organization and maintain a timeline of all contacts, calls, e‐mails, letters, and visits to the company as they work to resolve or report their issue. The project begins early in the semester and concludes with a final registered, certified letter to the company CEO where students summarize the class project and praise processes or recommend any needed changes. When the project is presented, students learn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and process customer feedback and complaints. Students have insightful comparisons 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xecution of such processes within organizations. The project contributes to student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numerous key objectives of quality management including: how quality is managed in organizations, the strategic focus customer feedback can play in organizations, process management, voice of the customer, and benchmarking best compliment/complaint management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立足于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对人数众多的教职工党员和青年学生党员、先进积极分子.为促进高职院校的党务日常工作管理信息化,实现整个党委系统及基层党组织数据的共享交流,结合我院党务管理工作的现实情况,使用业务实体模式分析了党务系统的角色、用例、主要类等,设计出了基于web架构的高职院校党务系统的结构模型及总体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措施缺位亟待填补,而"创先争优"活动与学生党员教育的契合互动,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可然诠释。文章拟以此为基石,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党员发展、组织管理、教育培养、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方面提出了改进对策,以在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有效有序开展的同时,提升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的素养与水平。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公选课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王玉琼 《教师教育研究》2005,17(2):50-53,63
阐述了公选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高校公选课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课程遴选、学生选课指导以及公选课学业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适应新建地方院校办学定位的本科教学质量344规范化管理机制,是依据国际标准化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原则,参照目标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有关理念构建而成的。它以"学生中心"、"全员参与"和"系统运作"为指导思想,以3个层面组成的质量目标为运行准则,4个方面构成的全员责任为运转动力,4大系统促成的组织载体为运营保障,互动形成不断优化和提升的人才培养循环过程,使教学质量管理始终处于规范化控制之中,进而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组织在培养学生诸多社会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组织的建设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学生组织容易出现三方面问题,即独立创新意识差、工作与学习失衡、服务意识不强.对此,本文根据管理心理学原理,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高校学生组织建设的四大原则(机制),即引导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