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建福 《学周刊C版》2019,(9):162-162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育惩罚制度受到人们的质疑,人们片面地认为教育惩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不利于学生人格与个性的发展,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普遍不提倡运用。其实不然,教育惩罚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如果运用得当,将成为班级管理中的一剂良药。本文从实际出发,就初中班级管理中如何合理运用教育惩罚制度做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2.
教育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一直处于争议当中。而从古至今,教育惩罚从未真正离开过教育管理。教育惩罚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犯错的印象,从而避免再犯错误。高中班级管理中,管理对象正值青春期,管理工作相较于其他时期压力较大,对教育惩罚的应用也较多。而现在的一些教育惩罚存在诸如惩罚不当、惩罚不公、随意惩罚、不敢惩罚等问题。究其原因或与教育惩罚习惯、学生与家长默认以及相关法律无明确规定等有关。本文针对高中班级管理中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惩罚也紧跟时代的脚步,教育惩罚可谓是我国教育的一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合理应用可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种教育手段在现代的教育事业中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因为教育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惩治相当关注,可是在实际的生活中有很多滥用教育惩罚,严重使用教育惩罚情况的曝光,使人们对教育惩罚产生厌恶。由此可知,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应用合理的教育惩罚、适当进行教育惩罚力度,对班级的管理十分关键,进而使得教育目标良好实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进行一定程度的惩罚教  相似文献   

5.
韦士政 《新疆教育》2013,(13):129-129
在班级管理教育中,对犯错的学生,“赏识”教育和“惩罚”应当并行,尤其要大胆、科学地使用“惩罚”的手段教育学生。正确的看待惩罚教育,师生应明确其必要性,采用合理惩罚方式,把握尺度,按照一定的合理程序进行惩罚。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值班过程中对迟到学生的劳动教育,从传统命令式的"处罚式管理"转变为"倡导式管理"所取得的效果受到的启示中,提出在"班级管理中变‘惩罚式管理’为‘倡导式管理’",提倡在班级管理中学习、借鉴、推广"倡导式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倡学生个性发展的今天,教师稍给学生一点"颜色"就会遭到如体罚、变相体罚、损伤学生心理等言论的攻击,导致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变得步履维艰,陷入了软弱单一,无为低效的困境。其实,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惩罚教育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惩罚教育不是体罚教育,它是以爱为前提的教育方式的一种。在班级管理中掌握艺术的惩罚手段,奖惩相结合,将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小学班级管理案例植根于鲜活的教育实践,传递着真实教育情境中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交往故事,并以双方的言行表现反映班级管理矛盾,暴露出教育问题。由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入手,分析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的教育价值导向,发现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依然存在重学生行为惩罚而忽视其身心和谐发展的现象,学生学习成绩依然干扰着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的公平性。为此,结合案例中暴露的班级管理矛盾,从唤醒学生内在生命力的教育视角出发,可以寻回面向全体学生及激发学生生命活力的班级管理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学生越来越难以管理的形势下,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成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就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从班级氛围,教师身教,对待学生态度以及表扬和惩罚手段的运用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述,希望对班级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小学班级管理的误区曹玉珍小学班级管理目前还存在如下问题:其一,以罚代管表现为学生犯了错或出现与教师要求不一致的行为时,教师不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常以不正当的惩罚作为管理班级的“法宝”。且惩罚名目繁多,如体罚:轻者推推搡搡,长时间罚站,重者拳脚相加...  相似文献   

11.
一、摒弃"惩罚",张扬"奖赏"不知是否受我国法治的影响,惩罚被班级管理者所看中,并且成了管理班级的过硬手段。迟到了,罚站10分钟;作业没完成,罚做数遍;……凡此种种,大抵是较为文明的轻罚,可能还有较之甚者的重罚。在高压式的惩  相似文献   

12.
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是班主任,如何做好小学班级管理是一件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对小学生除了学习上的管理引导,更多要重视他们独立生活能力、自我行为习惯的培养,那么,如何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呢?一、制定班规班纪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老师应该制订合理可行的班规班纪,使班级管理有规可依。如果学生做错了事情,有一个惩罚的标准;做了值得奖励的事情,有奖励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韩吉旺 《安徽教育》2010,(11):34-36
<正>惩罚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种常见方法。惩罚可以分为身体惩罚(体罚)和心理惩罚(以下简称"心罚")两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班主任以体罚为推行班级管理的手段得到有效遏止。然而,另一种变相的惩罚手段——心罚,由于其隐形的特征和缺乏相关的约束机制而得以滋生和蔓延。如何杜绝班主任工  相似文献   

14.
班级是学校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同时又是教育者实施有效管理的手段。如何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教师要结合实践,从座位的调动、班干部的任命、班级活动开展及细节管理、惩罚教育、善待学生、沟通合作等建设班集体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邹永平 《文教资料》2011,(28):127-129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琐碎而辛苦的工作。在班级管理中,要把硬性管理和软性管理有机结合,有意教育和无意教育有机结合,激励教育与惩罚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师爱的温暖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谢建民 《教师》2012,(21):28-29
强化现象是人类行为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强化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行为是否重复,人们可利用强化物来控制人的行为,以求得行为的改造。所以,强化理论成为教师们在班级管理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激励理论。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师们采用各种强化手段(刺激方式),使学生们的行为符合班级管理的目标。本文从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自然消退四个方面简述强化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国人的传统认知中,教师惩戒学生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随着西方文化与观念的渗透,公民权利意识增强,教育惩罚引起社会公众广泛关注。教育惩罚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教育手段,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在学习和生活中改正。上述所说的效果建立在合理惩罚基础上,初中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观正在发展期,行为习惯上还有一些不足,难免会犯错误,教师合理的应用教育惩罚,可以达到引导和教化学生效果,促使其形成健康人格,有清晰的自我认知。本文站在初中班级管理视域下,着重分析在实际管理中合理惩罚的功能性,指出现阶段教育惩罚合理运用之中问题,对于如何在管理工作中提高教育惩罚合理运用水平提出建议,仅供初中教育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中,体罚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但是,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若是没有了惩罚,学生就不会建立应有的规则意识、秩序意识等。"体罚不可取,惩戒有空间",所以教师要运用一些合理的手段来进行惩罚,要在学生和家长不反感的前提下让班级管理中的教育惩罚变得比较容易接受,以达到更好的教学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班级管理是一项纷繁复杂而又讲究科学的工作,在班级管理中,负激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负激励,其实质是威胁激励,就是对个体违背组织目标的非期望行为给予否定、制止和惩罚,使之弱化和消失,使个体积极性朝着有利于个体需要满足和组织目标实现的方向转移、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相较于其他的任课教师来说,肩上多了一份责任,那就是负责管理班级的责任。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与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制度有很大关系,但是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并不是严苛的惩罚制管理,这样的管理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真正好的班级管理是要做到不管而“管”,这才是班级管理的艺术。那么如何实现这样高效同时有助于学生成长的班级管理呢?本篇文章将会对此进行分析,希望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