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化浪潮的出现,预示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平台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实践活动方式:虚拟实践。虚拟实践是人类社会实践方式无限多样中的一种,具有人类实践活动的一般属性。是人类改造世界与发展人的主体性相一致的自主活动,是以人的内在尺度来把握物的尺度、以人类的发展来规范物质活动方式和运行方向的过程。此外.虚拟实践具有鲜明的超越性,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它是在虚拟空间中,把人的现实实践以数字化的方式再现出来.让人可以“离开现实实践看实践”;第二,它正在不断地蚕食着现实实践,确立起了新的实践主色调.并以其无孔不入的强大生命力爆破、颠覆、重组着人类的现存的社会时空.可能成为人类来来实践的普照光。  相似文献   

2.
基于互联网所构建的虚拟社会,变革了社会的生产、交换和流通形态,改变了人类的工作、交往、生活和思维方式,也催生了现代人的发展场域、方式、手段等的嬗变。探寻虚拟社会中人的发展问题,正成为当今时代十分迫  相似文献   

3.
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的实践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技术正在各个方面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虚拟现实技术就是由计算机创造出一个类似于真实的"现实”环境,人们可以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及从事其他社会活动,以此形成了新的网络虚拟交往方式和生活实践方式.因此,由计算机(及网络)虚拟现实技术所产生的人类实践方式也出现了许多以往"现实”实践方式所没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是传统意义上的实践基本形式,它们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一直存在,并且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随着人类进入到信息技术时代,人类活动领域已向网络和网络化的方向扩展,网络空间的虚拟实践已经成为人类新的实践形式,它与传统实践形式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5.
王卫华 《天中学刊》2005,20(6):41-43
信息技术的大发展,把人类社会推向了信息网络时代,对人的实践、认识及主体性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人的社会实践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使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方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人的主体性发展也因此产生了正负效应。  相似文献   

6.
论虚拟实践的哲学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实践是人类实践形态的一次重大飞跃。虚拟实践形态与以往的现实实践形态是一以贯之的。它是实践虚拟性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变革物质客体的新形式,展现了人类感性活动的新平台。虚拟实践既继承了现实实践的固有特性,又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把现实实践的固有属性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虚拟实践形态出现后,当今的人类实践活动将呈现出虚实互补互促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虚拟实践实现了人的存在方式的重大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虚拟实践活动是虚拟世界人的存在方式。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虚拟空间运行的以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和虚拟社会的良性运行为使命,人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生成并实现其本质。语言、时间、文化、理解等人的存在方式统一于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  相似文献   

8.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虚拟世界人的存在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实践实现了人的存在方式的重大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虚拟实践活动是虚拟世界人的存在方式。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虚拟空间运行的以促进入的生存与发展和虚拟社会的良性运行为使命,人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生成并实现其本质。语言、时间、文化、理解等人的存在方式统一于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即虚拟社会。本文坚持理论分析与经验考察相联系,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历史追溯法、实证法考察虚拟社会形成与发展的深刻根源和必然性,运用比较法、辩证法分析大学生道德发展的双重影响,并通过网络调查等方式实证分析虚拟社会中大学生网络道德发展的现状,为构建虚拟社会中的道德秩序奠定基础,也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认识课题。  相似文献   

10.
作为社会数字化转型的伴生产物,“虚拟数字人”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从经济到文化教育等各个行业和领域,都需要能与人类实现协同合作的虚拟员工。当下的“虚拟数字人”仍只是些只有外观而没有自主思想的数字人物形象,不过随着驱动程序的升级,它们也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更深的影响。其在“元宇宙”这类智能虚拟平台搭建起来后还将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为人类社会增加新的人力资源。ChatGPT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契机,它能够作为未来数字人的内在驱动而产生关键作用,赋予后者以“类人心智”。尽管如此,在人物形象的自动生成和智能驱动等方面,虚拟数字人产业仍有较多技术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人的解放理论是关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体系,其科学性和实践性在虚拟技术革命时代得到充分体现。当虚拟技术革命推动虚拟世界出现,人类过半人口生存实践于虚拟世界,人类进入虚拟技术新时代。在革命性的虚拟技术推动下,人的解放系统增添了虚拟解放新要素。研究将虚拟解放、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和劳动解放等要素,纳入到人的解放系统中进行考察,详细分析了虚拟技术革命在推进人的解放中的作用。研究通过引入虚拟技术革命和虚拟解放,丰富拓展了人的解放研究内容,证实了人的解放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2.
论实践在虚拟性上的分化与融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是表征着人超越现实性的哲学范畴。虚拟性是人的基本特性之一,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具有虚拟性特征。虚拟实践是指主体使用数字化中介手段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实践。它是在虚拟性实践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实践形式,具有自由开放性、虚拟化、超越和创造性、交互性等特点。虚拟实践既是对现实实践的突破和超越,又是与现实实践相互交织和融通的。  相似文献   

13.
网络创造财富,给现代青年人心目中矗立了新的英雄模式,创造了有史以来全球信息交换无与伦比的速度,这些都是网络带给人类生活现实性的变革。此外,网络以独具的虚拟方式在虚拟空间中形成对于现实性来说不可能的可能性,进一步形成梦幻的、在现实性范畴框架之外的虚拟,否定了我们以往一切从现实性出发的传统的思维方式,统一性原则无可奈何地破缺了;同时,虚拟是一个新时代的新的生活方式的出发点,将形成人类的各种关系的变革。可以说虚拟使我们面对着人类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生存革命和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环境,因而也成为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网络物理层和软件层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技术架构,以此为基础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网络虚拟实践得以实现.文章通过探究虚拟实践内涵、特征以及与现实实践的辩证关系来分析网络虚拟实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显现.实践在认识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实践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不断超越人的自然性和给定性,创造人的新的规定性的实践形式.实践教学对传承知识、对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性原则的实施、对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对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胡心智 《华章》2007,(8):33
信息技术造就了虚拟实践,虚拟实践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和创造性.虚拟实践是人类实践的新形式,虚拟实践扩大了认识对象,使机器成为认识主体的有机部分,虚拟实践使认识主体和客体处在相互的转化过程中,人与机器思维遵循着相异的规则.  相似文献   

17.
侯江华 《考试周刊》2012,(40):78-79
网络从时间和空间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往行为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交往哲学理论是把交往放在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本文谈谈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利用虚拟网络交往的优势进行实践教学的原则、步骤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动态仿真技术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面临一种新的挑战——网络虚拟实践。文章通过对地方院校的抽样调查,总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现状;解析社会实践教学所面临的困境;通过对虚拟实践理论认同和实践认同的分析,罗列虚拟实践的优点,建议开发虚拟网络载体,丰富教学形式,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要处理好现实社会实践与虚拟实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当代科技革命催生出一个新型的社会——虚拟社会。与之相对应,一种新型的实践形式——虚拟实践应运而生。虚拟实践具有三种类型,即:虚拟生产实践、虚拟交往实践和虚拟生活实践,且各有其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进入了新的时代———信息社会,现代信息社会通过新工具、新方式和新理念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的思维空间。“而正是这种新的极大的思维空间,构成了人类发展的新的平台,成为了新的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志。按照目前比较通俗的语言,这样一种作为现代社会的平台和重要标志的思维空间,也就是信息世界中所谓的虚拟空间。”[1]可见,人们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已经不再局限于物质空间,而是扩大到了广袤的虚拟空间———现代信息技术营造的数字空间。这个空间是一个令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它能使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