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由于社会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接受教育与再教育已成为人的终身进行的过程,学校教育早已不再是一种终结性教育,而是人接受教育的开端,是为终身教育和学习做准备、打基础的。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各级教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  相似文献   

2.
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哲学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的形成和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社会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求人们终身学习;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使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要求人们必须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3.
宋扬 《湖南教育》2003,(4):24-25
终身教育的概念及其主题终身教育,是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教育思想,它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并在相关领域和层面得以发展。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保尔·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1972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所写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问世;1978年,克罗普利和戴夫合著的《终身教育与教师训练》问世;1983年5月,在汉堡举行的“国际终身教育会议”上又一次提出:“终身教育是当代社会的一种绝对必要,是使全体人民在未来得到和谐发展的途径,是更新劳动力知识技能的战略性投资…  相似文献   

4.
论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终身教育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流行的一种国际教育思潮,主张教育应当贯穿于人的一生,接受教育应当是一个人终生永不休止的事情。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在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在我国实现终身教育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5.
祝军 《函授教育》2003,7(2):4-6
终身教育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流行的一种国际教育思潮,主张教育应当贯穿于人的一生,接受教育应当是一个人终生永不休止的事情。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在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在我国实现终身教育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6.
终身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但真正作为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理论和一种具有影响的教育思潮并被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则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情。终身教育理论的创始人是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朗格朗(Paul·Lengrand),他的著作《终身教育导论》的出版,标志着终身教育理论的正式创立。保罗·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的核心是指贯穿于人一生的全面的、连续不断的接受各种教养、教育和训练的总和。由于人类目前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个人在某一时期所学  相似文献   

7.
试论学习化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终身教育理念的接受,人类走向学习化社会已成为当代社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然趋势。因此对学习化社会的构建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十分必要。 一、学习化社会的提出 学习化社会的提出来源于当代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当代终身教育的核心是主张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生的教育和个人以及整个教育的统一综合。其含义可以归纳为两点:纵向的指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所接受的不同层次的教育;横向的指人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不同领域接受的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个人与社会生活的…  相似文献   

8.
一、终身教育概述   终身教育是本世纪 60年代提出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下迅速传播的一种教育思潮。 1965年,法国著名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关于终身教育的提案,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观念,他主张“应当使教育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术”。从此终身教育成了国际课题,并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1983年 5月在德国汉堡举行的国际终身教育会议,把终身教育归结为“当代社会的一种绝对必要,是全体人民在未来得到和谐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更新劳动力知识技术的战略投资。”   关于…  相似文献   

9.
终身学习是一种国际性的教育思潮,终身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相同的目的与宗旨,都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使个人、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从各自的侧重点来看,终身教育侧重于思想和原则;素质教育侧重于目的和手段。从过程和结果来看,终身教育必须以素质为本;素质教育应当贯穿终身。  相似文献   

10.
张巨成 《邯郸师专学报》2001,11(2):58-62,65
中国入世意味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教育全球化的世界潮流。因此,构建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显得更为迫切。终身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对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入世后,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终身教育的思想、理论,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原则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实践,将对我国的终身教育产生更大的影响,入世也意味着我国许多行业的在职人员必须接受“回归教育”,构建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必须用终身教育的思想来指导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的单一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观念,树立教育面向人的一生,面向全民、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1.
“自学”概念内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学是一种自我导向学习,它强调个体学习的自主性、终身性和创造性,强调个体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自行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寻找学习资源,选择学习策略,评价学习成果。它是一种学习方法,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一种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学习观念。它与个体一生相伴,为个体一生的学习提供实际指导和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2.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是直接有关,紧密联系的概念,但它们有其不同的内涵、特征,终身教育是指对人的教育伴随人的生命全过程,终身学习提供公民个人终身继续学习的全程,学习社会提供学习资源、学习机会和激励社会成员人人学习、继续学习的社会愿景.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学习化社会的建成,学习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论终身道德学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终身道德学习是一个人在其人生历程中,通过人生问题的历史性解决,不断反思自己的价值准则,实现自我的道德超越,追求真正人生价值实现和人格完善的学习历程。终身道德学习可通过制度性成人教育的道德教育、社区教育和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教育等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14.
居峰  袁阳 《成人教育》2013,33(2):8-9
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和特点出发,学习应该贯穿人的一生。文章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且也应该树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终身学习的保障制度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终身教育是传统教育观念和理论的一次更新,终身教育突破了一次教育定终身的思想。终身教育不等于成人教育,但是,无论从学习内容还是形式,成人教育都是终身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终身教育在当前社会实践中的最好体现。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将极大地推动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本文就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根据终身教育所涵盖的思想内容、体现的时代特征、欲实现的教育目标、发展教育的原则要求等方面,就发展成人教育进行分析,探讨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向终身教育延伸的有效途径,进而实现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哲学家涂又光先生在其著作《中国高等教育史论》中和给我们授课时提出,中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是15岁以后的、贯穿生命全过程的终身教育.解读涂先生这一终身教育思想时,我们发现它的精髓是围绕继天而教→志于学→不谈毕业,死而后已生发开来的,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终身教育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普及, 终身教育愈来愈成为许多国家与政府的重要教育指导思想和实践行为。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用创新的思想积极主动地适应终身教育的发展需要, 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天生万物 余得为人:论陶渊明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以一生的行为在为生命的意义作注.他感觉出仕是对生命的奴役,短短的仕宦经历充满了生命的挣扎.他把躬耕劳作看作维持自然生命的必须,是真正实现人类的自然回归.他关注自然生命终究消亡的结果,这构成其心理的巨大阴影.而他的及时行乐,同样体现出恬淡纯真的生命意趣.  相似文献   

19.
动作教育及其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作教育是通过个体发展所必须的身体运动经验与技能地增进,来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它在个体发展与学生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对个体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视及对“快乐运动”、“全民健身”、“终身运动”观念的倡导,动作教育出现了功能多元化、目标个性化、实施人化与发展整合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倡导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是科技发展和全球化知识经济社会变化的必然要求,其目标是实现教育的终身化。社区教育是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的一种区域性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构建具有我国社区教育特色的合理模式,可以促进终身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