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编辑是谁?是“贫女”,是“哥伦布”,编辑是“杨显之”。教育编辑应是“贫女”。“贫女”是谁?“贫女”是唐诗中的人物。唐人秦韬玉有《贫女》诗一首,诗云:“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  相似文献   

2.
中晚唐时期,许多诗人创作出了很多富有社会意义和反映社会现实的讽谕作品,贫女诗就是这样一类诗作。诗人从不同角度对唐代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做了详细描写,表现了她们劳动的艰辛,记述了她们承受的沉重负担及所遭受的贫穷生活惨状。另一部分落第举子则创作自喻型贫女诗,借贫女以自喻,显示自己虽出身寒门但才华出众的特点,发泄心中的愤恨和不平,两类诗歌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贫女》是晚唐诗人秦韬玉的名篇,通常认为此诗语义双关,是诗人借贫女抒自己怀才不遇的哀怨。借用现象学关学的层次分析,读者阅读时所经受的语言训练都参与了读者与这首诗的初始相遇,参映着书写上的形式特征。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有可能出现两极分化,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而中国现实是,不管是先富还是后富,是东部还是西部,都在向前发展,只是有的快,有的慢,形成贫  相似文献   

5.
明代社会在嘉靖以后(1522-)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动.承正德年间农民大暴动之后,政治上有一番刷新,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荒田开垦;匠户解放;手工业进步;地区分工明显,国内市场联系较密,对外贸易开放,资本主义萌芽增长起来.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引歙县风土论说:"至正德末嘉靖初,则稍异矣!出贾既多,土工田不重.操资交捷,起落不常.能者方成,摧者乃毁.东家已富,西家自贫……迨至嘉靖末、隆庆间,则尤异矣.末富居多,本富居少,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起者独雄,落者辟易,……贸易纷纭,诛求刻核.……迄今五十余年(万历三十年左右)则?异矣!富者百人而一,贫者十人而九,贫者既不能敌富,少者反可以制多,金令司天,钱神卓地,贪婪罔极,骨肉相残."这里描述了资本的发展史,概括地表明了嘉靖至万历年间,是历史变革的转折点.这当然要引起各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山西中部方言“改汝”意为“嫁女儿”,其本字应该是“解女”.“女”读为“汝”与“黏”“碾”读为[z]声母一样,是“中古汉语娘母字不规则变化的残迹”;“解”在唐代便产生了“送”的意义,科举考试中的“解”举子与结婚“送女”在仪式上存在很强的一致性,因而用“解女”一词表达“送女”之意.陕西方言表示“吝啬”的“啬皮”,河东方言叫做“贫僧”,其本字应该是“贫啬”.河东方言里“啬”可以白读为“僧”;陕西方言读为“啬皮”,是“贫啬”逆序变化后“贫”字进一步丢失韵尾演变而成.  相似文献   

7.
《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作家亚历山德罗·巴里科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主人公一九〇〇至死不愿下船的行为引起过学者们的广泛探讨。多数学者的观点因过多关注了这一行为的消极影响从而滑向了童年决定论。但若从异托邦的视角出发,对一九〇〇所处的空间进行异托邦特征解读并详细探讨作品中异托邦空间和主流空间的权力关系,便会发现一九〇〇拒绝下船的行为代表了异托邦空间中他者的力量对主流空间内权力入侵的反抗。在主流权力企图以各种形式规训身处异托邦中的他者的同时,他者自身也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抵御着来自主流空间的控制,而这正是一九〇〇不下船行为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暑假时,早晚在院内纳凉,总要听见邻院的读书声:“六国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语出一少年书生,他声调清朗,音韵有致,隔墙传来,如丝竹悦耳。听着这琅琅书声,不禁使我又想起了古人“家有书声不惧贫”的名言,对它的内涵似乎又有所悟。人都知读书难,而居贫读书更难。可自古致力读书而不惧贫者却大有人在。他们无视困厄,发愤追求。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边耕种边读书,其境可谓贫矣。然后贫读书者,不在黄金屋,而在事业成。板凳十年冷,铁砚几度穿,只为书之神、诗之风,修身取道。一旦学有所得.文有所就,贫之苦早置度外,…  相似文献   

9.
中国改革第一难题是破除既得利益集团,目前存在的“四大不公”困惑中国经济。所谓不公指的是由于制度、权力等外在因素,人为地造成经济行为歪曲,使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细分析,目前中国有四大不公: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三期中有段仕德老师的文章《<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之我见》。认真拜读后,我觉得将诗中“的夜归人”理解“为主人冒着风雪连夜赶回来”为妥。刘长卿的这首诗描绘出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日暮苍山远”是写投宿的时间及原因“;天寒白屋贫”是写投宿的地点及天气“;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写借宿后的所闻……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诗的主体字“是贫”,这是来自从遥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诗中通过“对白屋”的实写来证“实贫”,通过对冬夜风雪的描绘来烘“托…  相似文献   

11.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全方位的社会转型时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对女大学生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使她们陷入面临多种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的困境。立足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实行"性差教育"、因性施教,通过不断实现女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帕累托改进,逐渐向整个高校德育工作的帕累托最优趋近。  相似文献   

13.
素材卡片     
钱与妻子一富者对一贫者说:“如果让你选择金钱和妻子的话,你选择哪种?”贫者说:“我选择妻子,因为有了妻子,我们便可以同心合力创造金钱。”“如果让你选择呢?你选择哪种?”贫者接着问。“我当然选择金钱,因为有了金钱,便会有妻子,便会有更多的女人。”富者如是说。各有所需上帝来到人间,看到人间繁华的商店,人民富裕的生活,不禁产生了留居之意,便与一凡者提出交换,期限为一年。一年后,上帝与凡者会面,他们谈了彼此的感受。凡者说:“上面没有人的七情六欲,没有人间的爱情、亲情,对于一个凡人来说,这未免太苛苦了……”上帝不等凡者说完,便…  相似文献   

14.
《明史·食货志》载,朱元璋“惩元末豪强侮贫弱,立法多右贫抑富”。实行“右贫抑富”的目的,乃在于“使富者得以保其富,贫者得以全其生”。这是从元末农民起义以后错综复杂的情况出发,或者说从明王朝统治者的需要出发所采取的符合地主阶级整体利益的政策。剖析这一政策,对于了解明初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都是颇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社会上所称“自我本位的一代”,十年前初流行时是自15——20岁之青少年;如今却已升高到三四十岁之青年阶段了。社会学家表示,这完全是美国社会日趋贫者越贫,富者越富之严重性所造成的。而父母和教师均有教育无力感,象如何教导孩子具有最基本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95年4月14日至16日收住院急性食物中毒儿童137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发病年龄、性别 137例最小1岁零4个月,最大6岁,除1名最小者外均系河北省宣化区幼儿园在托儿童。男69例,女68例。  相似文献   

17.
<正> 《诗经·卫风·氓》中有“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一句。郑玄笺云:“我自是往之女家,女家乏谷食,已三岁贫矣。明已之悔,不以女今贫故也。”孔颖达疏曰: “自我往尔男子之家,三岁之后贫于衣食而见困苦。” (见《十三经注疏》第三二五页)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食贫”为“吃‘的东西缺乏”。(见该书修订本第二册第四七八页)笔者认为这种把“食贫”讲作是“谷食贫乏”的说法,无论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还是从词义方面来考察,都是值得商榷的;现在,不揣浅陋,陈以管见数条,以就正于各位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8.
舟船,人类早在石器时代便开始使用了,有考古学可作证明。根据古籍记载,《易》中的黄帝,《山海经》中的番禺,《世本》中的工倕,《吕氏春秋》中的虞(女勾)都是“始为舟者”。不过又有古人说这是“托古圣人,以示久远”。今人看来都是处在石器时代。或许有人不以为然:石制骨制工具时代的独木舟  相似文献   

19.
人生经典十句中的第一句是:"知足者身贫而心富,贪婪者身富而心贫。"对教师们来说,身富的机会可能不多,但心富的境界应能拥有。  相似文献   

20.
穷是极地     
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样的话,人不怕穷,就怕没气节. 穷,作为一种财产的拥有,是最下一等的.多有者为富,少有者为贫,至无有者为穷.什么都没有,穷得底掉,吃了上顿没下顿,家无隔夜粮,一条裤子全家穿,家徒四壁,穷得叮当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