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量词反映了汉民族认知范畴化的过程。范畴化的原型理论能充分解释量词对名词的选择作用。选用什么样的量词应该是以某类事物在认知上显著的"原型"作为根据的,是主观和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纯粹取决于客观事物的维数比例或多少。家族相似性及完形感知理论能够较好地阐明"一量多名"和"一名多量"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2.
完形感知是人们对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在大脑中的整体反映。语言一方面是人们对事物完形感知的结果;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是被人们再认知的对象。完形感知对语言意义的组织作用体现在人们对信息的简化过程中;对语言意义的解释作用体现在人们能以自己的经验使抽象的语言符号成为形意结合的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了认知语言学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力。文章从语篇连贯性的认知解释入手探讨有关语言学家对认知与连贯的关苯的看法,进而分析认知语言学有关理论对连贯理论的补充,并探讨了认知语言学在解释语篇连贯性方面的局限性,认为认知语言学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语篇的连贯性,连贯是一个独立于认知(心智)的概念,而不是认知(心智)的副产品。认知(心智)只能算是解释连贯的一个角度或因素。  相似文献   

4.
现代隐喻学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们的一种认知工具和认知结果。人们从修辞学、语义学及语用学等不同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而各派对隐喻现象的实质解释均带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sperber&winson在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运用关联理论,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对隐喻的产生和理解进行全新的解说,把"隐喻理解"看成是追求最佳关联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阮克信 《小学校长》2006,(1):10-10,6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老师、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阱作、讨论而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构建主义提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媒体是学生认知的工具,既作为感知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维训练从来都应该是学科教育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认知的结果固然是重要的,然而认知的过程更是教学的重点。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学科教育中的思维训练更是明确的努力方向。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思维训练,不管是在理论探讨还是实际操作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一、认知风格 (一)认知风格的定义 "认知风格"最初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这一术语是阿尔伯特(Allport)在1937年首先提出的。对认知风格的定义多种多样,研究者各有自己不同的解释。如Frederick&Klausmier认为认知风格是个体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共同表现出的信息加工习惯;  相似文献   

8.
理想化认知模型(ICM)是人类组织和表征关于世界知识的一种认知结构,能有效地解释人类范畴结构的原型效应,即自然语言中的多义现象。运用ICM理论,从"不折腾"的原型意义、以心智意象为认知参照的隐喻意义以及文化态势三个方面分析"不折腾"的现有不同英译,认为国学大师、翻译家季羡林先生的译法和按文化植入模式进行翻译具有较为恰当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9.
外语学习中的听力理解是主动的解释而不是被动的感知,是积极的认知构建而不是单纯的声学事实,是一个有目的的、选择性的理解过程,而不是要求外语学习者百分之百地听懂听力材料.在外语听力理解过程中,信息处理模式分为对语音进行解码的"自下而上"模式和利用背景知识来理解信息含义的"自上而下"模式,而在实际听力理解中必须有"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种模式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章莉 《考试周刊》2012,(65):29-30
诚如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所以承载认知功能的学科教育,其中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都将会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不可测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都应该是整合生成和预设,而不应该是"我说你听,我讲你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