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专题论述赵树理小说创作语言艺术特色中的主要方面:大众化风格。文章先对赵树理的创作经历和创作环境、代表作做了一个简要概括,扼要指出形成赵树理小说创作语言大众化风格的原因,然后从四大方面论述其语言大众化风格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文章从故事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小说语言三方面与五四以来的小说和传统章回小说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赵树理小说当年取得的辉煌与今日小说阅读的尴尬的巨大反差,引导我们从作家创作主体本身出发,包括创作主体的心理动机、审美价值取向以及写作观念和模式等方面,探究其小说创作的得与失,探究其小说成功的因素以及留下的缺憾。  相似文献   

3.
赵树理小说最本质的特点,就是通俗化和大众化。他继承民间文艺的传统,把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又被民众所能轻松而愉快接受的民间文艺和民间传统,运用到新的时代和生活的小说创作之中。赵树理的创作通俗化和接受大众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语言运用上的通俗化、口语化;结构安排上的情节完整、趣味性强;人物塑造上的注重人物言行刻画。  相似文献   

4.
长久以来,人们将赵树理的小说当作“文艺大众化”的典范,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文艺的大众化应当体现为文艺受众面的广泛。赵树理小说与大众化之间其实有诸多的机缘,比如《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范例寻求,评判者的知识分子视角以及赵树理农民出身的错觉等,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赵树理小说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5.
赵树理新评书体小说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树理所开拓的新评书体小说具有五大艺术特征:一是情节完整,故事性强;二是单线发展,扣子艺术;三是团圆主义,喜剧风格;四是言行画人,绰号手法;五是群众语言,“说”的学。  相似文献   

6.
赵树理创作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是一种难以逾越的精神追求形式.  相似文献   

7.
赵树理因受时代大潮的托举而成就大名,但是这种成名方式对他来说也是利弊兼有:"利"在他的探索"轻易"得到了承认,"弊"是其艺术个性被简单化,一定程度上被遮蔽了。在语言方面,一种语言特点本来可以有很多种解读,但赵树理的语言基本是被削足适履式地定格为大众化与通俗化。赵树理文学语言的表层特点是它较多地减省了某些语言成分,例如少用形容词、色彩词和各种繁复的修辞手段,然而正是在这种对"常态"的偏离中,他创造了一种简略、质朴、浑厚、粗线条和极富张力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选择小说观念的时代背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小二黑结婚》绝非偶然的几乎同时出现、赵树理的小说方向的坚实的生活依据、赵树理是小说创作中从艺术到思想情感的全方位的大众化、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的小说观念的演变等五个方面 ,站在 2 0世纪中国小说观念演进的角度探讨了赵树理小说创作中表现出的小说观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赵树理小说之所以出现评价上的分歧,最重要的原因是赵的创作存在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其一是创作方法和创作目的的冲突,其二是化立场和化人格的不相谐调,其三是审美趣味的自我束缚。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小说的开端对赵树理小说如何处理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的关系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喻深以浅”、“喻难以易”,这是比喻的魅力所在.赵树理小说中的比喻运用别出炉锤,把比喻使用到了极致,为文学的大众化开辟了全新的道路.文章以赵树理的《赵树理文集》1、2、3卷为研究范围,对其小说中的比喻进行研究探讨,以加深对比喻修辞艺术的理解,提高使用比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赵树理小说的比喻独具特色,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明喻大量运用;二是喻体就地取材;三是比喻与夸张辞格兼用;四是比喻多用于描绘人物。赵树理对比喻修辞的成功驾驭,产生了富有独创性的修辞效果:语言通俗质朴美、作品乡土气息浓、幽默讽刺效果显、人物风貌形象活。  相似文献   

13.
鲁迅开启了中国现代启蒙主义文学传统,但是因其与民众在身份和意识上的隔膜而失败。丁玲把启蒙带入解放区,但是当其创作受到政治批判的时候,她主动放弃了启蒙使命。赵树理在满足农民某些特定阅读期待的同时,转变新文学的讲述策略,实现了文学承担启蒙功能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在赵树理的成名作《小二黑结婚》中,以三仙姑形象最为引人瞩目。这一形象集中体现了赵树理的男权主义女性价值观。文章分析了赵树理落后的女性观的种种表现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5.
《邪不压正》是赵树理在1948年发表的一部关于土改内容的中篇小说。小说以恋爱为线索,通过选取土改中不同的四天时间来反映下河村土改过程的全貌。和同类题材相比较,小说《邪不压正》不仅在主题表现、叙事方式和民俗描写这三方面显示了赵树理独特的文学造诣,同时更彰显了赵树理执着为农民写作的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16.
赵树理的小说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这种独特性不仅在于其小说外在形式上的民间性和通俗化,更在于赵树理本人一贯坚持的民间立场和精神上的个人性。龙其小说的语言包含着多种民间文化因素,试就语言的可听性、口语化、形象性、戏剧性进行分析,探讨其中蕴含的民间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是位别具一格而又卓有成效的杰出作家。赵树理卓越成就的取得,与其所具有的独特精神密切相关。所谓“赵树理精神”,质言之,就是积极入世,坚持真理,服务人民。  相似文献   

18.
关于赵树理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地位,读者与专家之间、专家与专家之间存在着较大分歧。其实,这种分歧完全是因为视野不同而造成的。从文学创作模式的转型看,赵树理堪称旗手,即便与鲁迅并肩,亦不甚为过;从作品之艺术水平看,赵树理尚无堪称经典之作,实有愧于文学大师、大家之称誉。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假以慧眼与睿智,予以理性的审视与评判,对赵树理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地位是应该能够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的。  相似文献   

19.
李琦  杨小红 《培训与研究》2007,24(7):1-3,22
在20世纪诸多杰出的作家中,赵树理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他同二三十年代其他表现农民的作家相比,最大不同在于写作立场的不同。后者是“为农民写作”,前者是“作为农民写作”。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家庭出身与社会生活经历;(2)创作前预设的特定读者群以及传统的文学观念。故事情节和大团圆结局;(2)土味十足的语言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