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国当代哲学家卡尔-奥托·阿佩尔(Karl-Otto Apel,1922-2017)在国内还比较少受关注,虽然也已经出现了几本以阿佩尔哲学为专题的博士学位论文,但无论是从翻译来看还是从论著来看,阿佩尔哲学尚未在国内哲学界成为一个重点和热点。阿佩尔的哲学是所谓“先验解释学”或“先验语用学”,而方法上的特色是所谓“先验论证...  相似文献   

2.
维特根斯坦的反私人语言论证分两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步依赖于反直指定义,而关键性的第二步则以对私人语言与公共语言的区分为前提.由于区分的标准实际难以给出,因此最终只能基于直接的反对私人语言,而这恰恰也是现代语言哲学的前提.从维特根斯坦的论证中可以找到现代哲学发展的新线索,同时也能看到他对一些传统哲学问题的重新表达和解答.  相似文献   

3.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从经验本性和语言本性两个方面指出了私有语言的基本错误,论证了私有语言的不可能性,进而批判了私有语言产生的哲学基础“身心二元论”以及对象——指称的语言模式。本文试图指出不能割裂地分析私有语言论证,而应该从维特根斯坦的整体的后期思想来看待其反对私有语言的意义。维特根斯坦通过反对私有语言的论证,提出了日常语言,并要求人们在生活形式中使用语言,从而走出语言的迷宫。  相似文献   

4.
《逻辑哲学论》虽然关注和解决逻辑哲学问题,但重点却是一本伦理性质的书,它把对语言逻辑的思考与形而上学的生命伦理的体验结合起来,通过解决何为言说以及言说如何可能的问题划出思想表达即语言的界限,以显示出不能言说的东西或领域,从而告诉人们正确对待世界的方式,因此安顿生命、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5.
从本世纪中期持续至今的关于康德的先验论证的讨论再一次证实了这一哲学遗产的艰深与价值。康德的先验论证系统是内在性,明示性和构成性的统一。从语义学的角度看这个系统具有自指示性元理论的语义特性,该系统与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性存在语文结构上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传统化中,人生的价值取向问题向来备受历代思想家所关注,其中儒家的有关学说最具代表性。主要表现为道德本位、忠君尊上和家族中心三个方面。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儒家学说的深层结构和内在价值,对我们今天如何搞好:“以德治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所说“私人语言”不是“独白”或其他的对日常语言的转换性使用,而是一种个人自己的约定。维特根斯坦批判了“私人语言”的不可能性:不存在绝对不可交流的“私人感觉”;个人的约定离开了公共语言无从实现。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论证表明了语言与“生活形式”的一体性,语言永远先于和超出个人。  相似文献   

8.
外部世界怀疑论认为我们没有关于心灵之外的对象存在的知识。马尔康姆通过扩展摩尔反怀疑论的常识论证,指出怀疑论内部的语义不融贯性:如果怀疑论是正确的,那么怀疑论者用来证明其观点的语词将无法具有其所赋予的意义。这种对怀疑论自我驳斥的语义学分析构成了反怀疑论的典范示例论证。借鉴维特根斯坦诊断语言问题的独特视角及其自身对怀疑论的讨论,文章将考察典范示例论证是否有资格成为一种反怀疑论的普适性策略,并结合当代语言哲学和认识论的特定立场(语义外在论、认知语境主义)分析该论证背后所涉及的语词(思想)之意义(内容)赋予问题,以及心灵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从而为辨明怀疑论内在困境和有效回应怀疑论勾勒一条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方针,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直接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马克思生态伦理观在中国的现实价值转换,确定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概述了国内外维特根斯坦研究的现状,并指出维氏研究的走向。  相似文献   

11.
论相对主义伦理观及其教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主义伦理观对道德教育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它所关注的一些教育价值和教育问题,往往正是我们德育工作所欠缺的,重新审视相对主义伦理观,这是德育研究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的诗学建树颇丰,他对文学批评本身也提出过很多有价值的看法。柯勒律治提出同情式批评、哲学式批评、心理分析角度和文化政治关怀等文学批评观,并用伦理标准来衡量文学批评活动。他的主要观点是:发掘文学作品的优点,而不是挑毛病;批评实践要有哲学原则的指导;每一个观点都要有其生成的推理过程;批评要有益于激发读者的思考;深入人物的心理才能阐释文学作品的深度;文学批评的变革提升国民文化素质,提升国家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整合与创新,它既超越了两派的纷争,又吸取了两派的积极成分,是一种包容性更强、内容更丰富、体系更完备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康德的科学知识包括先天的形式和后天的质料两个因素。康德认为单纯的概念不是知识,概念联系起来形成判断,在内容上有所肯定或否定,才能构成知识,知识就是判断。“先天综合判断”是由先天形式同后天质料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逻辑判断。康德提出的“先天综合判断”这一知识理论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育伦理学,应当是研究教育伦理观的学问,应当是研究教育的价值、教育的是非标准及其道德规则的学问。在这个意义上,它的对象就是不同的教育伦理观。而在不同的教育伦理观中,有没有一个绝对的、独立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原则,则是应当特别予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罗素的多元关系判断理论在1913年发展成了较成熟的一种形态,它把对“逻辑形式”的亲知作为理解命题的前提条件。维特根斯坦对这个理论提出了数次批评,使罗素的想法陷入“瘫痪”,并最终放弃了这个理论。维特根斯坦的批评怎样驳倒了罗素的判断理论?时至今日,问题仍然没有公认的答案。“标准解读”曾认为引入“逻辑形式”导致了倒退问题,从而无法与罗素的分支类型论相容;新近的解读者们则将问题归纳为“命题统一性问题”。文章分别提出了这两种解读存在的困难,并给出一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7.
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理论观点,蕴涵着颇为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和生存危机。因此,用时代的眼光看待刘禹锡的“万物一贯”的生态和谐观,“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生态价值观,以及“法大行”的生态法制观,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维特根斯坦对怀疑论给出了新颖的解答,但有人认为他并没能对怀疑论给出系统的解答,他的遵守规则悖论本身即是一种类型的怀疑论。这种看法是基于对维特根斯坦的误解。不过,在维特根斯坦思想中的确存在怀疑论成分,他未能完全解答怀疑论,因为怀疑论在根本上是人类认识局限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都重视“实践”,但二者在历史渊源、具体涵义、价值与阶级关怀等方面都有显著不同.维特根斯坦的“实践”无法“走出语言的迷宫”、“治愈哲学‘疾病’”,更不可能成为摧毁现存不合理社会制度的炸药.而马克思通过“实践”解构与超越了传统哲学.  相似文献   

20.
作为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现代知识分子,巴金对传统孝道进行了辩证的思考,既揭露和批判了孝道的专制、残忍与虚伪,又继承了传统孝道重视亲情的合理内核,并注入了自由、平等的现代观念,实现了现代性的转化。这种思考和探索对于如何批判的继承传统家庭伦理文化,构建和谐家庭伦理亦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